时间:2019-05-30 04:47:10
1、实验题 (6分)某学生为测定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以0.14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上述H2SO4,取待测硫酸25.00mL,滴定终止时消耗NaOH溶液15.00mL。
(1)若使用甲基橙做指示剂,如何确定终点?? (2)下列操作将导致测定值高于实际值的是??
A.标准液在“0”刻度线以上,未予调整就开始滴定
B.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
C.观察记录滴定管内液面刻度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D.酸滴定管经蒸馏水洗净后,即注入锥形瓶进行中和滴定
E.在滴定过程中不慎将数滴酸液滴在锥形瓶外
(3)计算待测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计算出结果到小数点后二位)
参考答案:溶液由红色突然变成黄色且半分钟不恢复原色;B 0.042mol/L
本题解析:(1)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3.1~4.4,颜色变化为红、橙、黄,当向硫酸溶液中加入甲基橙,溶液颜色为红色,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酸性减弱,溶液颜色由红色突然变成黄色且半分钟不恢复原色即达滴定终点;
(2)下列操作将导致测定值高于实际值的是: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导致标准液浓度偏小,滴定硫酸时消耗体积增多,计算出的硫酸浓度偏高;
(3)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方程式可得,待测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42mol/L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时,俯视读数,量取的液体体积大于读数体积
B.胆矾结晶水含量测定时,晶体灼烧后在空气中冷却,测得结晶水含量偏高
C.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盐酸时,滴定管水洗后即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测得的盐酸浓度偏小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容量瓶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不影响测定结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时,俯视读数,液体小于读数体积,错误;B、在空气中冷却,CuSO4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CuSO4的质量变大,结晶水的含量偏低,错误;C、滴定管没有润洗,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变小,测得盐酸浓度偏大,错误;D、容量瓶未干燥,对测定结果无影响,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6分)(1)实验室里不同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不尽相同,下图中A、B、C、D是常见的一些保存药品的试剂瓶,请把下列常见试剂的序号填写在各试剂瓶下面的括号内:
(2)用试纸检验NaOH溶液pH大小的操作方法是?
参考答案:①A.④B.①③C,⑤⑥D.②(4分,每空1分,错或漏选该空均不得分)
(2)用镊子取一小块pH试纸于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中部,静置一段时间后和比色卡对比:读出pH大小(2分,每少2个关键字扣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进行蒸发操作时,应将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进行蒸馏操作时,蒸馏烧瓶中应加入几粒沸石
C.进行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进行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A、蒸到将干,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B、加沸水,放在爆沸;
C、正确;
D、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且溶质在其中溶解度不同。密度可以大也可小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胶体和悬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能否透过滤纸或半透膜
B.仅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一种试剂可鉴别乙醇、甘油、乙醛、乙酸、乙酸乙酯、葡萄糖溶液(必要时可加热)
C.过氧化氢在酶催化作用下的分解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Ⅰ所示
D.在实验室中从苯酚中分离出苯,可选用的操作、装置如下图Ⅱ所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 错误,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B 正确,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无明显现象的是乙醇;变为绛蓝色溶液的是甘油;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的是乙醛;悬浊液变澄清的是乙酸;溶液分层,上层为油状液体的为乙酸乙酯;开始为将蓝色溶液,加热后变为砖红色沉淀的是葡萄糖。
C 正确,温度适宜时,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最好,当温度高时,酶失去生理活性,催化效率减慢。
D 正确,可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苯酚和氢氧化钠反应,溶于水,苯不溶,分层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