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30 04:47:10
1、实验题 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把40g NaOH固体放入1000ml水中,即可配制1.00 mol/L
的NaOH溶液
B.实验室配置1 mol/L的盐酸250ml,只需要托盘天平、胶头滴管、250ml容量瓶、烧杯
C.在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OH溶液时,容量瓶洗净后未干燥、定容时仰视观察均可以造成实验结果偏低
D.实验室需要480ml 0.1 mol/L 的硫酸铜溶液,可以用500ml的容量瓶配置,需要称取胆矾12.5g
E.制备Fe(OH)3胶体是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腾的蒸馏水中,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
F.通过渗析可以除去淀粉溶液中的氯化钠,通过丁达尔现象可以区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G.为提高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可以用盐酸进行酸化H.将具有漂白性的Cl2和SO2等物质的量通入水中,溶液几乎没有漂白能力
参考答案:DEFH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实验中多余剩下的钠固体要放回原试剂瓶
B.分液漏斗和容量瓶实验使用前都要检验是否漏水
C.加热煮沸FeCl3饱和溶液至红褐色,所得液体有丁达尔效应
D.纯净的SiO2晶体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的材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钠是活泼的金属,极易和水以及氧气反应,所以化学实验中多余剩下的钠固体要放回原试剂瓶A正确;B、D都是正确的。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煮沸后,滴入几滴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即制得氢氧化铁胶体,C不正确,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该题该类试题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及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 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 |
B | 光洁的铁钉放在冷的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 | 铁钉与冷的浓硫酸不反应 |
C | 将少量的溴水分别滴入FeCl2溶液、NaI溶液中,再分别滴加CCl4振荡静置,下层分别呈无色和紫红色 | 氧化性:Br2>Fe3+>I2 |
D | 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KCl、KI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1 mol·L-1的AgNO3溶液,产生的沉淀呈黄色 | Ksp(AgCl)<Ksp(AgI)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选项中也可能含有Ag+,与实验结论一致;B选项中发生了钝化,钝化是一种化学变化,与实验结论不一致;C选项只能得出:氧化性:Br2>Fe3+、Br2>I2,但不能得出氧化性:Fe3+>I2的结论,与实验结论不一致;D中产生的沉淀呈黄色,是AgI沉淀。由于KCl、KI的浓度相同,且化合物类型相同,表明Ksp(AgCl)>Ksp(AgI),与实验结论不一致。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安徽省合肥八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9)实验室有四个药品橱,已存放如下药品
药品橱 | 甲橱 | 乙橱 | 丙橱 | 丁橱 |
药品 | 盐酸、硫酸 |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 红磷、硫 | 铜、锌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甲橱中盛放的是酸性物质,乙橱中盛放的是碱性物质,丙橱中盛放的是非金属单质,丁橱中盛放的是金属单质,而活性炭属于非金属单质,故应盛放在丙橱中。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所使用的有关仪器要求干燥的是
A.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所用的容量瓶
B.做喷泉实验时用来收集氨气的250 mL烧瓶
C.实验室制氯气时所用的反应容器烧瓶
D.用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加热时所用的试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