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05 22:48:19
1、选择题 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0.10 mol·L-1的盐酸滴定0.10 mol·L-1的氨水,
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A.c(NH4+)>c(Cl-),c(OH-)>c(H+)
B.c(NH4+)=c(Cl-),c(OH-)=c(H+)
C.c(Cl-)>c(NH4+),c(OH-)>c(H+)
D.c(Cl-)>c(NH4+),c(H+)>c(OH-)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两点:
(1)明确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2)根据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判断滴定过程中溶液酸碱性的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2,t℃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H为7 的溶液呈中性
B.0.01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pH为12
C.0.01mol/L盐酸的pH为2
D.t℃时水的电离程度比常温时水的电离程度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水的离子积常数适应于纯水和任何稀溶液,且弱电解质的电离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会促进水的电离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常温下,用 0.10 mol·L-1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0.10 mol·L-1 HCl溶液和20.00 mL 0.10 mol·L-1 CH3COOH溶液,得到2条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图2是滴定盐酸的曲线
B.a与b的关系是:a<b
C.E点对应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CH3COO-)> c(Na+)> c(H+)> c(OH-)
D.这两次滴定都可以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图1中起始的pH对应的是1,因此图1是盐酸,那么图2一定是醋酸,错误;B、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中性溶液时,碱的量是少一点的,因此a>b,错误;C、E点对应的点是显酸性的,结合电荷守恒,其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CH3COO-)> c(Na+)> c(H+)> c(OH-),正确;D、图2实验选用甲基橙不合适,因为刚好反应完全时,溶液显碱性,应选用酚酞作指示剂,错误。
考点:考查酸碱中和图像问题。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向稀硫酸溶液中逐渐加入氨水,当溶液中c(NH4+)=2c(SO42-)时,溶液的pH ( )
A.等于7
B.大于7
C.小于7
D.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电荷守恒可知,2c(SO42-)+c(OH-)=c(NH4+)+c(H+)。所以如果溶液中c(NH4+)=2c(SO42-)时,c(OH-)=c(H+),即溶液显中性,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