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整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7-09-25 18:31:3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以水解
B.医疗上可用BaCO3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剂
C.从海水中得到氯化镁晶体,电解氯化镁晶体可获得金属Mg
D.锅炉水垢中含有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后用酸除去


参考答案:A、糖类分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不水解,二糖、多糖、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以水解,故A错误.
B、碳酸钡是弱酸盐,能和盐酸反应,但硫酸钡既不和酸反应也不和碱反应,所以医疗上可用BaSO4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剂,故B错误.
C、镁是活泼金属,所以镁的冶炼方法是电解氯化镁,但必须是电解熔融态的氯化镁不是氯化镁晶体,故C错误.
D、硫酸钙是微溶性的物质,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能反应,所以锅炉水垢中含有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后用酸除去,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
A.在Na2S溶液中加入AgCl固体,溶液中c(S2-)会下降
B.常温下,AgCl在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CaCl2溶液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
C.向0.1 mol/L的ZnCl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H2S气体,最终得不到沉淀是因为c(S2-)·c(Zn2+)<Ksp(ZnS)
D.25℃时,Ksp[Mg(OH)2]=5.61×10-12、Ksp(MgF2)=7. 42×10-11;则向Mg(OH)2悬浊液中加入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为MgF2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向K2Cr2O7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发生离子交换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且溶液的pH下降,则生成的砖红色沉淀为
A.Ag2O
B.Ag2CrO4
C.AgHCrO4
D.Ag2Cr2O7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已知25℃时Mg(OH)2的Ksp为5.6×10-12mol3·L-3,MgF2的Ksp为7.4×10-11mol3·L-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5℃时,Mg(OH)2固体在氨水中的Ksp比在NH4Cl溶液中的Ksp小
B.25℃时,向Mg(OH)2的澄清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c(Mg2+)减小
C.25℃时,Mg(OH)2的溶解能力大于MgF2的溶解能力
D.25℃时,饱和Mg(OH)2溶液与0.1mol·L-1NaF溶液等体积混合,能生成MgF2沉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Ksp不随浓度变化,只与温度有关,故A错误;B、NH4+结合OH-使氢氧化镁溶解平衡正向移动,Mg2+增大,故B错误;C、因氢氧化镁溶度积小,因此25℃时,Mg(OH)2的溶解能力小于MgF2的溶解能力,故C错误;D、二者Ksp接近,使用浓NaF溶液可以使氢氧化镁转化为MgF2,故D正确,故选D。
考点: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和沉淀转化


本题难度:困难



5、填空题  (13分)Ⅰ、短周期元素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

 
 
 
X
Y
 
 
Z
25℃,0.1 mol·L-1M溶液(M为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pH为13。
(1)Y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2)X、Z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较强的是                (填化学式)。
(3)不能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盛装M溶液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工业上,用X单质制取Z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5)X的最高价氧化物与某一元有机酸的钾盐(化学式为KA,A-为酸根)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25℃,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电离常数为Kal =4.2×10-7,Ka2=5.6×10-11;HA的电离常数Ka=1.1×10-10)
Ⅱ、碳和氮的化合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低碳经济呼唤新能源和清洁环保能源。煤化工中常需研究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投料比及热值等问题。
已知:CO(g) + H2O(g)H2(g) + CO2(g)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
温度/℃
400
500
平衡常数
9.94
9
请回答下列问题:
(6)上述正反应方向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7)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8)830K时,若起始时:C(CO)=2mol/L,C(H2O)=3mol/L,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0%,水蒸气的转化率为        ;K值为             
(9)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i (s)+4CO(g)Ni(CO)4(g),ΔH<0。
利用该反应可以将粗镍转化为纯度达99.9%的高纯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编号)。
A.增加Ni的量可提高CO的转化率,Ni的转化率降低
B.缩小容器容积,平衡右移,ΔH减小
C.反应达到平衡后,充入CO再次达到平衡时, CO的体积分数降低
D.当4v正[Ni(CO)4]= v正(CO)时或容器中混合气体密度不变时,都可说明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


参考答案:
I、(1)
(2)CH4
(3)SiO2+2OH-=SiO32-+H2O
(4)SiO2+CSi+CO↑
(5)KA+CO2+H2O=HA+KHCO3
II、(6)放热
(7)K=c(H2)c(CO2)/c(CO)c(H2O)
(8)40%;1
(9)C


本题解析:I、25℃,0.1 mol·L-1M溶液(M为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pH为13,说明M是强碱,根据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Y是Na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钠,为强碱;则X是C元素,Z是Si元素。
(1)Na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2)C的非金属性大于Si,所以C的气态氢化物CH4的稳定性较强;
(3)因为氢氧化钠与玻璃塞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粘性较大的硅酸钠,所以不能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盛装氢氧化钠溶液,离子方程式是SiO2+2OH-=SiO32-+H2O;
(4)工业上用单质碳还原二氧化硅制取Si单质,化学方程式是SiO2+CSi+CO↑;
(5)根据所给酸的电离常数可知,酸性H2CO3>HA>HCO3-,所以二氧化碳与KA溶液反应只能生成碳酸氢钾和HA,则化学方程式是KA+CO2+H2O=HA+KHCO3。
II、(6)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7)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H2)c(CO2)/c(CO)c(H2O);
(8)830K时,若起始时:C(CO)=2mol/L,C(H2O)=3mol/L,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0%,则平衡时c(H2)=c(CO2)=2mol/L×60%=1.2mol/L,消耗水蒸气的浓度也是1.2mol/L,则水蒸气的转化率为1.2mol/L/3mol/L×100%=40%;平衡时水蒸气的浓度是3mol/L-1.2mol/L=1.8mol/L,CO的浓度是2mol/L-1.2mol/L=0.8mol/L,代入K=c(H2)c(CO2)/c(CO)c(H2O),则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是1.22/(0.8×1.8)=1;
(9)A、Ni为固体,增加Ni的量,平衡不移动,CO的转化率不变,错误;B、缩小容器容积,压强增大,平衡右移,但ΔH不变,错误;C、反应达到平衡后,充入CO,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则再次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减小,正确;D、因为该反应有固体参加,气体的总质量分数变化,达到平衡时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则气体的密度不变,所以当容器中混合气体密度不变时,可说明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而4v正[Ni(CO)4]= v正(CO)表示正反应速率,不符合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的特征,不能判断平衡的到达,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元素推断,化学用语的书写,化学平衡的移动机平衡常数的应用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