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15:45:14
1、实验题 (10分)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钠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过程是:取一小块钠在空气中加热片刻后与一定量的水反应,收集到VmL气体(标准状况),向所得溶液中滴入1.000mol/L的盐酸溶液30.00mL恰好中和完全(如图所示)。试回答:
①甲、乙、丙三套装置共有________处错误。
②丙的操作中,若以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时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是?。
③若V=168mL(标准状况),在一定条件下将其引燃,恰好完全反应。请将钠块在空气中加热片刻后所得到的固体成分及其质量填表如下:(表格可不填满也可补充)
成分 | ? | ? | ? |
质量/g | ? | ? | ? |
2、实验题 为测定乙醇分子的结构简式是CH3OCH3还是CH3CH2OH,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测量量筒中水的体积,就可知道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从而确定乙醇分子的结构简式。试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实验装置中的错误___________。
(2)如何检验改正后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
(3)为准确测定乙醇的结构,对反应物的用量有何要求_____________。
(4)若实验中所用乙醇含有少量水,测得氢气的体积将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5)造成实验误差的因素还可能有哪些__________ (答出两种即可)。
3、选择题 下列对有关化学反应过程或实验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Cl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Cl2是电解质
B.在少量Fe(NO3)2试样的水溶液中,滴加稀H2SO4酸化,再滴加KSCN溶液变成血红色,说明Fe(NO3)2试样已经变质
C.向淀粉碘化钾的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蓝色,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
D.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溶液褪色,说明BaCl2溶液有酸性
4、选择题 配制250mL 0.2mol/L稀H2SO4溶液时,下列操作可能导致浓度偏低的是
A.浓硫酸稀释后,没有冷却直接转移到容量瓶中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转移过程中没有洗涤小烧杯
D.容量瓶洗净后,没有干燥
5、实验题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将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填写完整。
(1)实验室可用装置A来制取氨气,其反应原理是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____(填“大”或“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2)利用装置B可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分别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做实验,加热试管后,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装入试管中的固体是___,受热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实验结束,待盛有碳酸钠的热试管冷却后,向其中滴加足量稀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用装置A和装置B做实验时,若受热试管中盛放的是固体药品,则该试管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即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其原因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