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整理《原电池原理》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七)

时间:2017-08-22 15:29:0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用铅蓄电池电解甲、乙电解池中的溶液.已知铅蓄电池的总反应为:
Pb(s)+PbO2(s)+2H2SO4(aq)

放电
充电
2PbSO4?(s)+2H2O?(l)
电解一段时间后向c极和d极附近分别滴加酚酞试剂,c极附近溶液变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极为阴极
B.若利用甲池精炼铜,b极应为粗铜
C.放电时铅蓄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O2(s)+4?H+(aq)+SO42-(aq)+4e-=PbSO4?(s)+2H2O?(l)
D.若四个电极材料均为石墨,当析出6.4?g?Cu时,两池中共产生气体3.36?L(标准状况下)
91考试网


参考答案:A、电解一段时间后向c极和d极附近分别滴加酚酞试剂,c极附近溶液变红,说明C极附近有碱生成,即该电极上氢离子放电,该电极是阴极,则d极是阳极,故A错误;
B、电解一段时间后向c极和d极附近分别滴加酚酞试剂,c极附近溶液变红,说明C极附近有碱生成,即该电极上氢离子放电,该电极是阴极,则d极是阳极,a是阴极b是阳极,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所以b极应为粗铜,故B正确;
C、放电时,铅蓄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s)+SO42-(aq)-2e-=PbSO4?(s),故C错误;
D、若四个电极材料均为石墨,甲电解池中阳极上生成氯气,阴极上生成铜,乙电解池中阳极上生成氧气,阴极上生成氢气,当析出6.4?g?Cu时,转移电子是0.2mol,所以生成0.1mol氯气、0.1mol氢气、0.05mol氧气,所以两池中共产生气体5.6?L(标准状况下.),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1)现有如下两个反应:
(A)NaOH+HCl=NaCl+H2O(B)2FeCl3+Cu=2FeCl2+CuCl2
①根据两反应本质判断,______能设计成原电池(填“A”或“B”).
②如果(A或B)不能,说明其原因______.
(2)如图所示装置,烧杯中盛有滴有酚酞的NaCl饱和溶液,C(1)、C(2)为多孔石墨电极.
①接通S1后,两极均有气体生成,C(1)附近溶液显______色.装置内发生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若有11.7g?NaCl发生反应,理论上生成Cl2的体积(标准状况)为______.
③反应一段时间后(电极未脱离液面),断开S1,接通S2,观察到二极管发光.此时:C(2)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91考试网


参考答案:(1)原电池为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NaOH+HCl=NaCl+H2O为中和反应,没有电子转移,不能用来设计原电池,2FeCl3+Cu=2FeCl2+CuCl2为氧化还原反应,可用来设计成原电池,
故答案为:①B;?②A的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没有电子转移;
(2)①接通S1后,为电解池装置,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反应为2Cl--2e-=Cl2↑,阴极反应为2H2O+2e-=2OH-+H2↑,总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电解?.?H2↑+Cl2↑+2NaOH,
C(1)连接电源负极,为电解池阴极,生成大量的OH-,滴加酚酞变红色,
故答案为:红色;2NaCl+2H2O?电解?.?H2↑+Cl2↑+2NaOH;
②n(NaCl)=11.7g58.5g/mol=0.2mol,根据反应2NaCl+2H2O?电解?.?H2↑+Cl2↑+2NaOH可知,生成n(Cl2)=0.1mol,
则:V(Cl2)=0.1mol×22.4L/mol=2.24L,故答案为:2.24L;
③断开S1,接通S2,为原电池装置,各电极反应与电解池相反,C(2)的电极反应式是Cl2+2e-═2Cl-,
故答案为:Cl2+2e-═2Cl-.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有关如右图所示原电池(盐桥中装有含琼胶的KCl饱和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铜片上有红色物质附着
B.取出盐桥后,电流计依然发生偏转
C.反应中,盐桥中的K+会移向CuSO4溶液
D.锌片上发生氧化反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原电池中,溶液中的阳离子在正极得电子,被还原。A正确;盐桥中的K+会移向CuSO4溶液,补充阳离子。C正确;锌片是负极,被氧化,D正确;B取出盐桥后,正负极断开,不构成原电池。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9分)水是组成生命体的重要化学物质,有关水的反应有很多。
(1)用电子式表示H2O的形成过程                                   
(2)在pH=1的水溶液中,①NH4+、Al3+、Br-、SO42-  ② Na+、Fe2+、Cl-、NO3-
③K+、Ba2+、Cl-、NO3- ④K+、Na+、HCO3-、SO42-四组离子中,一定大量共存的是      (填序号)。
(3)在下列反应中,水仅做氧化剂的是     ,水既不做氧化剂又不做还原剂的是       
A.2F2+2H2O=4HF+O2
B.2Na2O2+2H2O=4NaOH+O2↑
C.CaH2+2H2O=Ca(OH)2+2H2↑
D.3Fe+4H2OFe3O4+4H2
(4)“神舟七号”飞船上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能和燃料电池,H2、O2和KOH的水溶液可形成氢氧燃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反应产生的水经冷凝后可作为航天员的饮用水,当得到1.8 L饮用水时,电池内转移的电子数为       


参考答案: (1) (2分);(2)①③ (1分);
(3)C、D(1分); B(1分);(4)H2 +2OH - -2e =2H2O(2分);200NA (2分)。


本题解析:(1)H2O是共价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H2O的形成过程是,(2)在pH=1的酸性水溶液中,①NH4+、Al3+、Br-、SO42-不会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正确;② 在酸性溶液中H+、Fe2+、NO3-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错误;③在酸性溶液中K+、Ba2+、Cl-、NO3-不会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正确;④在酸性溶液在中H+、HCO3-会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错误。因此一定大量共存的是①③;(3)在反应CaH2+2H2O=Ca(OH)2+2H2↑  和3Fe+4H2OFe3O4+4H2中水仅做氧化剂;在2Na2O2+2H2O=4NaOH+O2↑中,水既不做氧化剂又不做还原剂;(4)“神舟七号”飞船上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能和燃料电池,H2、O2和KOH的水溶液可形成氢氧燃料电池,燃料氢气的电极是负极,则负极的电极反应为H2 +2OH - -2e =2H2O;反应产生的水经冷凝后可作为航天员的饮用水,当得到1.8 L饮用水时,则由于n(H2O)=1800g÷18g/mol=100mol根据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可知,每产生1mol的水,转移电子2mol,现在产生来 100mol的水,所以电池内转移的电子数为200NA。
考点:考查有关水的结构、性质及应用和计算的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电子表和电子计算器的电源常用微型银锌原电池,其电极分别为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一定浓度的KOH溶液,放电时锌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2OH—==Zn(OH)2;氧化银电极上的反应式为:Ag2O+2e—+H2O==2Ag+2OH-,总反应式为:Ag2O+H2O+Zn==Zn(OH)2+2A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OH— 向正极移动,K+、H+向负极移动
B.锌发生还原反应,氧化银发生氧化反应
C.锌是负极,氧化银是正极
D.随着电极反应的不断进行,电解质的碱性减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Zn发生氧化反应,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随反应的进行,由于消耗水,使KOH溶液的浓度减小,pH略微增大,故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