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物质组成与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8-10 02:45:0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已知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和氢氧化钠;第二步是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某校合作学习探究小组对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进行了再探究。将过氧化钠与一定量的水反应,有气泡放出,将所得的浓溶液分成四份,分别进行实验探究:

试回答:
(1)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和氢氧化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二氧化锰作用下过氧化氢发生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B、D两个实验,回答D实验中酚酞试液不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考虑,回答A实验中酚酞试液不变红的原因可能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Na2O2+2H2O==2NaOH+H2O2;②2H2O22H2O+O2↑
(2)H2O2有漂白性(或强氧化性)
(3)H2O2有漂白性(或强氧化性);NaOH的浓度大或OH-的浓度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实验题  有人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目的是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并验证:①钠的物理性质;②钠与水反应的产物是什么。


(1)当进行适当操作时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
(2)如何进行操作?
(3)实验现象是___。


参考答案:(1)小试管和酒精灯
(2)将大头针向上提,使钠块落入水中,将小试管扣在导管上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用拇指堵住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松开拇指点燃小试管中的气体
(3)钠浮在水面上很快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并逐渐消失,水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点燃小试管中的气体时,有尖锐的爆鸣声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某科研小组设计出利用工业废酸(10%H2SO4)来堆浸某废弃的氧化铜锌矿的方案,实现废物综合利用,方案如图所示.
91考试网
已知:各离子开始沉淀及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表所示.

离子开始沉淀时的pH完全沉淀时的pH
Fe2+
6.34
9.7
Fe3+
1.48
3.2
Zn2+
6.2
8.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铜锌矿中含有少量的CuS和ZnS,在H2SO4的作用下ZnS可以溶解而CuS不溶,则相同温度下:Ksp(CuS)______?Ksp(ZnS)(选填“>”“<”或“=”).
(2)物质A可使用下列物质中的______.
A.KMnO4?B.O2?C.H2O2?D.Cl2
(3)除铁过程中加入氨水的目的是调节溶液的pH,pH应控制在______范围之间.
(4)物质B可直接用作氮肥,则B的化学式是______.
(5)除铁后得到的Fe(OH)3可用KClO溶液在碱性环境将其氧化得到一种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K2FeO4,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参考答案:(1)相同条件下,溶解度大的物质先溶解,因在H2SO4的作用下ZnS可以溶解而CuS不溶,则相同温度下:Ksp(CuS)<Ksp(ZnS),故答案为:<;
(2)除铁过程中加入A和氨水,使亚铁离子变成氢氧化铁沉淀,故A应为氧化剂,考虑不引入新的杂质,应选BC,故答案为:BC;
(3)从图表数据可知,铁离子沉淀完全的PH为3.2,锌离子开始沉淀的PH为6.2.故除铁PH范围为:3.2~6.2;
(4)因所用废酸为硫酸,B又可作氮肥,所以B为NH4)2SO4,故答案为:(NH4)2SO4;
(5)由题给信息可知,反应物为2Fe(OH)3、ClO-、OH-,生成物之一为FeO42-,因铁在反应中化合价升高,故氯的化合价降低,故另一产物为Cl-,根据元素守恒,还有水是产物.根据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此方程式为:2Fe(OH)3+3ClO-+4OH-=2FeO42-+3Cl-+5H2O.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课本实验设计得简要明了,但也常存在一些不足,在学习过程中对其进行分析与改进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课题。
Ⅰ.草酸晶体(H2C2O4·2H2O)受热易分解(分解温度为175℃),产生CO和CO2。关于草酸晶体受热分解及验证部分分解产物的实验装置如图。

(1)写出草酸晶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
(2)设计该装置欲验证的分解产物是?
(3)草酸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如下表:

?
分子式
颜色、状态
水溶性
熔点/℃
密度/g·cm—3
草酸晶体
H2C2O4·2H?2O
无色晶体
易溶于水
101.5
1.650
有同学认为,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存在着不合理因素,请分析指出(任答两点):
?
?
Ⅱ.下图甲是 “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是?。有人对该实验提出了如下改进方案:
①按下图乙所示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取下注射器并集满Cl2;
③点燃酒精灯加热1~2min后,再移开酒精灯。迅速将注射针插入石英玻璃管内,并将Cl2缓缓推入玻璃管中;
④拔出针头,再用同样方法快速向玻璃管中推入空气。请回答:
(1)步骤③中,移开酒精灯、推入Cl2时,观察到铜丝继续保持红热状态,由此可判断,该反应为?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步骤④完成后,发现乙试管中的蒸馏水变为蓝绿色。此时缓缓拉动活塞,使少量NaOH溶液吸入乙试管中,看到试管中有?色的沉淀产生,该反应的离方程式为?
(3)改进后的实验与课本实验相比较,其优点为?
?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共15分)I.(1)H2C2O4·2H2O? →? 3H2O+CO↑+CO2↑(2分)
(2)CO2(1分)
(3)①草酸晶体在未达分解温度之前已熔化成液体而流出,使实验难以进行。(2分)
②CO会污染空气,而该装置未考虑尾气处理。(2分)
II.产生棕黄色的烟;(2分)
(1)放热;(1分)(2)蓝;(1分)? Cu2++2OH-====Cu(OH)2↓(2分)
(3)防止了氯气、氯化铜颗粒逸散到空气中所带来的污染。(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某同学设计如图的实验方案来探究NH4Cl和Ba(OH)2·8H2O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根据他的实验步骤填写对应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1)列表整理实验事实和结论

(2)问题讨论
①实验中为何要在晶体混合后立即用玻璃棒快速搅拌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实验中即使不结冰,将烧杯拿起时烧杯与玻璃片也可能粘在一起。怎样用简单方法说明烧杯与玻璃片之间是因结冰而粘在一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浸有稀H2SO4的棉花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2)
①使反应物迅速充分地反应,并使温度迅速下降。
②将烧杯和玻璃片提起,从侧面轻推玻璃片,若玻璃片能发生相对滑动,则说明烧杯和玻璃片是因水粘在一起的,若不能相对滑动,则为冰所冻结。
③吸收生成的氨气。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