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试题《物质组成与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时间:2017-08-09 23:43:3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某钾盐溶于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说明该钾盐是K2CO3
B
向含有少量FeCl3的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Mg(OH)2粉末,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
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FeCl3
C
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说明常温下K sp(BaCO3)<K sp(BaSO3)
D
C2H5OH与浓硫酸170℃共热,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
检验制得的气体是否为乙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为了探究HClO的漂白性,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

(1)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制得氯气,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通入Cl2后,从集气瓶A中干燥的红色布条不褪色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从集气瓶B中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为了确证是HClO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你认为还应增加的实验是______.


参考答案:(1)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
故答案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氯气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氯气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因为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原理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氯水具有漂白性;
故答案为: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产物具有漂白性;
(3)氯气和水反应的产物是盐酸和次氯酸,要证明谁有漂白性,得做两个实验:证明盐酸是否有漂白性和证明次氯酸是否有漂白性的实验;
故答案为:盐酸能否使红布条褪色.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含有铝、铁、铜的合金制取纯净的氯化铝溶液、绿矾晶体和胆矾晶体,以探索工业废料的再利用。其实验方案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合金与烧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人认为合金与烧碱溶液形成了原电池,则作为原电池负极的物质是?
(2)由滤液A制AlCl3溶液的途径有①和②两种,你认为合理的是??。上述实验方案多处采用了过滤操作,过滤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用粗制氧化铜通过两种途径制取胆矾,与途径③相比,途径④明显具有的两个优点是:??、??。
(4)通过途径④实现用粗制氧化铜制取胆矾,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酸溶、加热通氧气、过滤、?、冷却结晶、?、自然干燥。其中“加热通氧气”所起的作用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在测定所得胆矾(CuSO4·xH2O)中结晶水x值的实验过程中:称量操作至少进行?次。若测定结果x值偏高,可能的原因是?
a.加热温度过高? b.胆矾晶体的颗粒较大
c.加热后放在空气中冷却? d.胆矾晶体部分风化?
e.加热时胆矾晶体飞溅出来? f.所用坩埚事先未干燥(潮湿)


参考答案:(1)2Al+2OH-+6H2O=2[Al(OH)4]-+3H2↑?(2分);Al(1分)
(2)途径②(2分);烧杯、漏斗(2分);引流(1分)
(3)产生等量胆矾途径④消耗硫酸少(1分)途径④不会产生污染大气的气体(1分)
(4)蒸发浓缩(1分)过滤(1分)2Cu+O2+4H+=2Cu2++2H2O(2分)
(5)4(2分)(6)aef(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所示,比较不同浓度的硫代硫酸钠溶液和同浓度的硫酸反应的速率大小的实验中,锥形瓶瓶底衬有画了“十”字的白纸,先向瓶内加入硫代硫酸钠溶液,再加入硫酸溶液。需记录反应所需的时间,正确的记时方法是

A.加入硫代硫酸钠溶液后即开始记时,瓶中出现浑浊现象时记时结束
B.加入硫代硫酸钠溶液后即开始记时,加入硫酸溶液后记时结束
C.加入硫酸溶液后即开始记时,瓶中出现浑浊现象记时结束
D.加入硫酸溶液后即开始记时,至看不到瓶底“十”字记时结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简答题  如图实验装置用于验证某些物质的性质.在试管A中装入足量的固体NaHCO3,D为固定蚊香的硬纸片.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A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3)在双球干燥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双球干燥管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上述实验现象说明:______.
(5)若将干燥管内的Na2O2换成Na2O,则双球干燥管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91考试网


参考答案:(1)依据装置分析判断是加热碳酸氢钠固体的反应生成碳酸钠和二氧化碳水;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故答案为:2NaHCO3?△?.?Na2CO3+H2O+CO2↑;
(2)B中盛的是浓硫酸起到吸收水蒸气干燥二氧化碳气体;故答案为: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干燥CO2)
(3)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故答案为:2Na2O2+2CO2═2Na2CO3+O2;
(4)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随反应进行变为白色固体碳酸钠,反应生成氧气具有助燃性,蚊香燃烧更剧烈;
故答案为:淡黄色的Na2O2逐渐转变为白色粉末,点燃的蚊香燃烧更加剧烈;
(5)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无氧气生成,在二氧化碳环境,蚊香逐渐熄灭;
故答案为:点燃的蚊香逐渐熄灭;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