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9 23:43:30
1、实验题 氨气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氮气和水。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测定氨分子的组成(图中夹持、固定装置部分均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A的锥形瓶中放入NaOH固体的目的是?。
(3)在干燥管B中不能选用的干燥剂是?(填序号);
A.碱石灰
B.生石灰
C.五氧化二磷
D.氢氧化钠
(4)E装置中盛装浓硫酸的目的是:?;
(
5)待实验完毕后,若实验测得N2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a L,干燥管D增重b g, 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用含a、b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6)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缺少收集装置,夹持固定装置略去)制备并收集NH3
①在图中方框内画出用烧瓶收集甲的仪器装置简图.
②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
参考答案:(1)化学方程式:?2NH3+3CuO
3Cu+N2+3H2O?。
(2)目的是?利用NaOH碱性和遇水放热的性质,使NH3·H2O分解放出氨气?(只答出1条给1分)?。
(3)是? C?(填序号);
(4)目的是:?吸收多余的NH3?;
(5)
(6)①
?(缺塞子、导管画错不给分)
②其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NH3·H2O
NH4++OH-?。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SO2并检验SO2的漂白性
B.测定盐酸浓度检验
C.从食盐水中提取NaCl
D.合成氨并氨的生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C、D三项正确,而B项由 Cu+4HNO3(浓)===?Cu(NO3)2+2H2O+2NO2↑,3NO2+H2O===2HNO3+NO?两道化学方应方程式可知试管收集到无色气体正确,但铜与浓硝酸的反应产物为NO2,不是NO,故B项 错误。
点评:实验装置与实验现象的试题具有相对灵活性,不仅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认知,而且着重考查实验过程现象的观察能力,此类题型难度适中,考生应多加注意课本实验内容的熟练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断定NaHCO3白色粉末中是否混有Na2CO3的方法是( )
A.加热观察是否有气体放出
B.加盐酸并观察生成气体的速度
C.Ba(OH)2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
D.加CaCl2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
参考答案:A、加热碳酸氢钠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有气体放出,碳酸钠不分解,只能说明含有碳酸氢钠,故A错误;
B、碳酸氢钠与碳酸钠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B错误;
C、碳酸氢钠与碳酸钠都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故C错误;
D、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碳酸氢钠不与氯化钙反应,根据是否有无白色沉淀生成,可以判断是否含有碳酸钠,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情况,会使配制的结果偏高的是
A.用滤纸称量NaO
H固体
B.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容量瓶中原来含有少量蒸馏水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观察液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