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05:52:55
1、简答题 I.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质量为m=200g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O为纸带下落的起始点,A、B、C为纸带上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s打一个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9.8m/s2,那么
(1)计算B点瞬时速度时,甲同学用
SAC 2T |
PR |
2×0.75 |
参考答案:Ⅰ(1)、由于实验过程中重物和纸带会受到空气和限位孔的阻力作用,导致测得的加速度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所以求速度时不能用v2B=2gSOB来求,只能根据v?t2=xt来求瞬时速度值,所以乙正确.
(2)、根据△x=at2?,可求出a=OC-OAT2?,代入数据解得a=9.5m/s2?,由mg-f=ma解得阻力f=0.06N.
(3)、根据mgh=12mv22-12mv21可知,可以利用A点之后的纸带验证机械能守恒,即能实现.
Ⅱ(1)、由P=I2?R可得,I=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某同学利用右图所示装置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现有的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带铁夹的重锤.回答下列问题:
(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米尺B.秒表?C.4~6V的直流电源D.220V的交流电源
(2)如图是实验时所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重锤的瞬时速度为______m/s,该同学测得的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1)该实验中需要测量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因此需要米尺,打点计时器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因此不需要秒表,由于实验使用的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因此需要220V的交流电源,故BC错误,AD正确.
故选AD.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
vC=xBD2T=(84.00-24.00)mm2×0.02s=1.50m/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将T=0.02s,△x=4mm带入解得a=10.0m/s2.
故答案为:1.50;10.0.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若按实验要求正确地选出纸带进行测量,量得连续三点A、B、C到第一个点的距离如图所示。
(1)纸带的_______________(选填:左、右)端与重物相连;
(2)选择纸带时,要求打出的第1、2两点间距约为2mm,其理由是重物的运动可视为_______________运动;
(3)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左
(2)自由落体
(3)0.98m/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如图1所示,是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
(1)某同学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步骤,其中不正确或没有必要的是______(填序号即可)
A.正确安装好实验仪器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学生电源的直流输出端上
C.用天平测出下落重物的质量,且精确到0.01kg
D.实验中,需保持提纸带的手不上下移动,且保证纸带竖直
E.为了使打出来的第一个点清晰,应该先释放纸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开关
F.在纸带上离起始点较远的地方选择几个连续的点,测出它们距起始点的距离
(2)在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把第一点记作O(此时纸带速度为零),打点记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有关长度在图中已标明.则打点记时器打出N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为______和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图中量为已知量,重锤质量用m表示)
参考答案:(1)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学生电源的低压交流输出端,故B不正确.
C、因为我们是比较mgh、12mv2的大小关系,故m可约去比较,不需要用天平.故C没有必要.
E、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再释放重锤,让它带着纸带一同落下,故E不正确.
故选:BCE.
(2)重力势能减小量:△Ep=mgh=mg(d1+S1);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因此有:
vN=S1+S22T
故动能的增量为:△Ek=12mv2N=m(S1+S2)28T2
故答案为:(1)BCE;(2)mg(d1+S1);m(S1+S2)28T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现要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倾斜的气垫导轨;导轨上A点处有一带长方形遮光片的滑块,其总质量为M,左端由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的细绳与一质量为m的砝码相连;遮光片两条长边与导轨垂直;导轨上B点有一光电门,可以测量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t,用d表示A点到导轨底端C点的距离,h表示A与C的高度差,b表示遮光片的宽度,s表示A、B两点间的距离,将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看作滑块通过B点时的瞬时速度.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1)若将滑块自A点由静止释放,则在滑块从A运动至B的过程中,滑块、遮光片与砝码组成的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可表示为______,动能的增加量可表示为______.若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1 t2 |
1 t2 |
1 | 2 | 3 | 4 | 5 s/m 0.600 0.800 1.000 1.200 1.400 t/ms 8.22 7.17 6.44 5.85 5.43
1.48 1.95 2.41 2.92 3.39 |
1 t2 |
1 t2 |
参考答案:(1)根据几何关系可得导轨倾角sinθ=hd,滑块从A到B过程中系统重力势能减少量为△E?p减=Mgs.sinθ-mgs=Mgs.hd-mgs=Mgshd-mgs
滑块速度为v=bt,所以系统动能增加量△E?k增=12(M+m)v2?=12(M+m)(bt)2?.
若机械能守恒应有△E?p减=△E?k增,将上式代入整理可得1t2?=2(Mgh-mgd)(M+m)db?.s
(2)描点、连线如图所示,斜率k=2.39×104?m-1?.s-2?
故答案为(1)Mgshd-mgs,12(M+m)(bt)2?,2(Mgh-mgd)(M+m)db?.s
? (2)如图,2.39(2.38~2.44都可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