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高考知识点《动量》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9-06-26 05:07:4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A、B两船质量均为M,都静止在平静的水面上,现A船中质量为

M
2
的人,以对地的水平速度v从A船跳到B船,再从B船跳到A船,…经n次跳跃后(水的阻力不计)(  )
A.A、B两船(包括人)的动量大小之比总是1:1
B.A、B两船(包括人)的速度大小之比总是1:1
C.若n为奇数,A、B两船(包括人)的速度大小之比为3:2
D.若n为偶数,A、B两船(包括人)的速度大小之比为2:3


参考答案:人在跳跃过程中总动量守恒,所以A、B两船(包括人)的动量大小之比总是1:1,故A正确,B错误;
若n为奇数,人在B船上,则0=MvA+(M+M2)vB
解得:vAvB=32
故C正确;
若n为偶数,则?0=MvB+(M+M2)vA
解得:vAvB=23
故D正确.
故选A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所示,在原来静止的升降机里的水平地板上放一物体A,A被一伸长的弹簧拉住而静止,现突然发现物体A被弹簧拉动,由此可以判断升降机的运动可能是

A.匀速上升
B.加速上升
C.减速上升
D.加速下降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静止的物体合力为零,所以小物块开始时受到重力等于支持力作用,拉力和静摩擦力相等,此时弹簧拉力可定小于最大静摩擦,当物块被拉动时,弹簧弹力不变,肯定是最大静摩擦变小了,又因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正压力越大,最大静摩擦力越大;根据题意判断出正压力变小了,重力大于压力合力向下,加速度向下,升降机可能减速上升也可能加速下降,所以CD正确。
思路分析:物体A被拉动瞬间一定是摩擦力减小,进而判断一定是A对地板的压力减小,所以物体A此时处于失重状态.因此可以判断出升降机的运动情况,可能是减速上升,也可能是加速下降.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超重和失重以及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分析知识点的连接是学生应该重点掌握的。


本题难度:困难



3、计算题  (4分)1928年,德国物理学家玻特用α粒子()轰击轻金属铍()时,发现有一种贯穿能力很强的中性射线.查德威克对该粒子进行研究,进而发现了新的粒子——中子.
(1)请写出α粒子轰击轻金属铍的核反应方程.
(2)若中子以速度v0与一质量为mN的静止氮核发生碰撞,测得中子反向弹回的速率为v1,氮核碰后的速率为v2,则中子的质量m等于多少?


参考答案:(1)?(2)


本题解析:(1)根据质量数与电荷数守恒,该核反应方程为
(2)根据动量守恒可得:(2分)
解得:(2分)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如图所示,三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B、C,在水平面上排成一条直线,且彼此间隔一定距离.已知mA=mB=10kg,mC=20kg,C的静止位置左侧水平面光滑,右侧水平面粗糙,A、B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A=μB=0.4,C与粗糙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μC=0.2,A具有20J的初动能向右运动,与静止的B发生碰撞后粘在一起,又与静止的C发生碰撞,最后A、B、C粘成一个整体,g=10m/s2,求:
(1)在第二次碰撞后A、B、C组成的整体的速度大小;
(2)在第二次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3)A、B、C组成的整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能滑行的最大距离.91考试网


参考答案:(1)A的初动能12mAv20=20J,故v0=2.0m/s;
A、B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Av0=(mA+mB)v1
解得v1=1.0m/s?
A、B、C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设碰后的速度大小为v2,根据动能守恒定律,有:
(mA+mB)v1=(mA+mB+mC)v2?
解得v2=0.5m/s?
(2)在第二次碰撞中损失的机械能
△E=12(mA+mB)v21-12(mA+mB+mC)v22=5.0J?
(3)A、B、C整体在粗糙水平面上所受的摩擦力
F=FA+FB+FC=μAmAg+μBmBg+μCmCg=120N?
根据动能定理:-Fs=0-12(mA+mB+mC)v22
可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为
S=(mA+mB+mC)v222F=124m=4.2×10-2m
答:(1)在第二次碰撞后A、B、C组成的整体的速度大小为0.5m/s;
(2)在第二次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5.0J;
(3)A、B、C组成的整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能滑行的最大距离为4.2×10-2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质量为m的钢球自高处落下,以速率v1碰地,竖直向上弹回,碰撞时间极短,离地的速率为v2。在碰撞过程中,地面对钢球冲量的方向和大小为
A.向下,m(v1-v2)
B.向下,m(v1+v2)
C.向上,m(v1-v2)
D.向上,m(v1+v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于碰撞时间极短,篮球的重力相对于地面对篮球的冲力可忽略不计.根据动量定理求解在碰撞过程中地面对篮球的冲量的方向和大小.
选取竖直向下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得地面对篮球的冲量,则地面对篮球的冲量的方向向上,大小为m(v1+v2).
故选D
考点:动量定理.
点评:应用动量定理求解冲量是常用的方法,要注意选取正方向,用带正号的量值表示矢量.如重力不能忽略,还要考虑重力的冲量.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