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5 17:45:35
1、选择题 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若某行星质量是地球质最的4倍,半径是地球半径的
1 2 |
2 |
2 |
2、选择题 某同学通过直播得知“神舟”六号在圆轨道上运转一圈的时间小于24小时,由此他将其与同步卫星进行比较而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神舟”六号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B.“神舟”六号在圆轨道上的运行速率小于同步卫星的速率
C.“神舟”六号在圆轨道上的运行角速度小于同步卫星的角速度
D.“神舟”六号运行时离地面的高度小于同步卫星的高度
3、选择题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成功。作为我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的主要任务是为嫦娥三号实现月面软着陆开展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继续进行月球科学探测和研究。如图,嫦娥二号卫星的工作轨道是100公里环月圆轨道Ⅰ,为对嫦娥三号的预选着陆区——月球虹湾地区(图中B点正下方)进行精细成像,嫦娥二号在A点将轨道变为椭圆轨道Ⅱ,使其近月点在虹湾地区正上方B点,大约距月面15公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沿轨道Ⅱ运动的周期大于沿轨道Ⅰ运动的周期
B.在轨道Ⅱ上A点的速度大于在轨道Ⅰ上A点的速度
C.完成任务后,卫星返回工作轨道Ⅰ时,在A点需加速
D.在轨道Ⅱ上A点的加速度等于在轨道Ⅰ上A点的加速度
4、选择题 2007年10月25日17时55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嫦娥一号”卫星实施首次变轨控制并获得成功.这次变轨是在卫星运行到远地点时实施的,而此后将要进行的3次变轨均在近地点实施.“嫦娥一号”卫星的首次变轨之所以选择在远地点实施,是为了抬高卫星近地点的轨道高度.同样的道理,要抬高远地点的高度就需要在近地点实施变轨.如图为“嫦娥一号”某次在近地点A由轨道1变轨为轨道2的两个轨道的示意图,其中B、C分别为两个轨道的远地点.关于上述变轨过程及“嫦娥一号”在两个轨道上运动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A点处应点火加速
B.“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A点处的速度比在轨道2的A点处的速度大
C.“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B点处的加速度比在轨道2的C点处的加速度小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选择题 2008年9月2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七号”飞船,关于“神舟七号”飞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点火后飞船开始做直线运动时,如果认为火箭所受的空气阻力不随速度变化,同时认为推力F(向后喷气获得)和重力加速度g不变,则火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入轨后,飞船内的航天员处于平衡状态
C.入轨后,飞船内的航天员仍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但该引力小于航天员在地面时受到的地球对他的引力
D.返回地面将要着陆时,返回舱会开启反推火箭,这个阶段航天员处于超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