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02 04:26:03
1、实验题 某同学用如图6所示的装置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
下图是实验中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自由落体运动的轨迹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的点是从放手开始打下的连续的计时点,两点之间的距离已标在图中。
(1)关于打点计时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用的是220V交流电源
B.电磁打点计时器用的是6V直流电源
C.实验时应先释放纸带,然后赶紧接通电源
D.纸带上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
(2)通过对纸带的分析,你认为自由落体是做 (填“匀速”、“变速”)运动。你的判断依据是: 。
(3)根据纸带上的数据可求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m/s2。
(4)打点计时器打下B、C、D、E、F各点时,重物的速度分别是vB= m/s、
vC= m/s、vD= m/s、vE= m/s、vF=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重物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参考答案:(1) A D (2分)
(2)变速 (2分) 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不相等(或位移越来越大) (2分)
(3) 9.6 m/s2 (9.5~9.7m/s2都给分)(2分)
(4)vB= 0.19 m/s ; vC= 0.39 m/s ; vD= 0.58 m/s ;
vE= 0.77 m/s ; vF= 0.96 m/s 。 (每空1分)
(5)描点准确,连线正确 (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关于“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小题1】所用的测量器材除三角板和刻度尺外,还必须有 ;
【小题2】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点O,则下列做法和分析正确的有 。(填选项前的代号)
A.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应取90°
B.橡皮条、细绳和弹簧测力计应与木板保持平行
C.当换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必须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相同的位置O
D.当换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必须向以两个分力为邻边作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方向拉
参考答案:
【小题1】
【小题2】BC
本题解析:【小题1】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时,除了要记录力的方向还要记录力的大小,所以需要有弹簧测力计;
【小题2】两个弹簧测力计的夹角不一定要为90°,所以A错;
实验中为了减小误差,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B正确;
为了使两次拉橡皮筋效果相同,要求两次要将O点拉到同一位置,C正确;D错误。
故选BC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6分)(1)①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调整游标卡尺两侧脚间距离,主尺和游标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卡尺两脚间狭缝宽度为 mm。(3分)
②如图所示,螺旋测微器测出的金属丝的直径是 mm。(3分)
参考答案:(1)① 0.65 ;② 1.500
本题解析:①主尺读数为0mm,卡尺读数为13×0.05=0.65mm,所以游标卡尺读数为0mm+13×0.05mm=0.65mm②主尺读数为1.5mm,可动刻度读数为0mm,所以螺旋测微器读数为1.5mm+0mm=1.500mm
考点:考查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点评:难度较小,游标卡尺的读数先要明确卡尺的类型,本题中螺旋测微器注意可动刻度为零,所以主尺读数为1.5mm,而并非1mm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下图为接在50Hz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是每5个点所取的记数点,但第3个记数点没有画出。由图中数据可求得:(保留2位有效数字)
(1)该物体的加速度为 m/s2,
(2)打第3个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 m/s。
参考答案:0.73 0.47
本题解析:根据逐差法可得
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过程中间时刻速度,故第3个点的速度为:
考点:考查了纸带的数据处理
点评:需要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推导公式分析解题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用如图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质量分别为mA、mB)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得到如图所示的三个落点.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点的平均位置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
①两小球的质量关系应为mA ___________ m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由图可以判断出N是_____球的落点,P是_____球的落点.
③用题中的字母写出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大于 ②B,A
③
本题解析:(1)为了使两球在落地时,能拉开距离方便测量,所以A球的质量大于B球的质量,
(2)碰撞后小球B在前,A在后,并且碰撞后A球的速度小于碰撞前的速度,故M点为碰撞后A球的落地点,P为碰撞前A球的落地点,N为B球的落地点,
(3)根据动量守恒可得,因为下落高度相同,所以时间相等,所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