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5 08:45:24
1、选择题  某兴趣小组对一辆自制遥控小车的性能进行研究.他们让这辆小车在水平的直轨道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并将小车运动的全过程记录下来,通过处理转化为v-t图象,如图所示(除2s~10s时间段图象为曲线外,其余时间段图象均为直线).已知在小车运动的过程中,2s~14s时间段内小车的功率保持不变,在14s末停止遥控而让小车自由滑行,小车的质量为1kg,可认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车所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则(  )
A.小车所受到的阻力为1.5N
B.小车额定功率为6W
C.小车在变加速运动过程中位移为39m
D.0~2s内汽车的牵引力为3N
参考答案:A、14s末停止遥控而让小车自由滑行,由图象14s-18s时间段得a3=0-618-14m/s2=-1.5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小车受到阻力大小:
f=ma3=1.5N?①故A正确;
B、在10s-14s小车作匀速直线运动,牵引力F=Ff=1.5N
小车额定功率P=Fv=1.5×6W=9W?故B错误;
C、小车0-2s内的位移?x1=12×2×3m=3m?
2s-10s内根据动能定理?Pt-fx2=12mv22-12mv12
解得?x2=39m?
开始加速过程中小车的位移大小为:x=x1+x2=42m?故C错误;
D、由图象可得0-2S内的加速度a1=3-02-0m/s2=1.5m/s2? ②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1-f=ma1? ③
①②③联立得;F1=3N,故D正确;
故选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求:
(1)该物体在5s内各个时间段的运动情况.
(2)在此过程中走过的位移是多少.
参考答案:(1)0-2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4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5s内匀减速直线运动;
(2)0~5s内的位移:s=12×(2+5)×2=7m;
答:(1)该物体在5s内各个时间段的运动情况为:0-2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4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5s内匀减速直线运动.
(2)在此过程中走过的位移是7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内的位移是1m,物体在第3s内的位移是 (? )
A.2 m
B.3 m
C.5 m
D.8 m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第1s内的位移、第2s内的位移、第3s内的位移比为:1:3:5。
由已知条件:第1s内的位移是1m,得第三秒内的位移为5m。
故选C.
点评:本题是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求解:第1s内的位移、第2s内的位移、第3s内的位移比为:1:3:5,加快捷方便.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三角形传送带以1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2m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现有两个小物块A、B从传送带顶端都以1m/s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5,(g取10m/s2,sin37°=0.6,cos37°=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A先到达传送带底端
B.物块A、B同时到达传送带底端
C.物块A、B到达传送带底端时速度大小相等
D.物块A、B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之比为1:3
参考答案:BCD
本题解析:分析A受力可知,A物体重力的下滑分量大于滑动摩擦力,即相对于皮带向下加速,加速度为: ,分析B的受力可知,B相对于皮带也是向下滑的,摩擦力向上,其加速度也表达为:
,分析B的受力可知,B相对于皮带也是向下滑的,摩擦力向上,其加速度也表达为: ,可见两个物体的加速度相同,加速位移一样,由运动学公式
,可见两个物体的加速度相同,加速位移一样,由运动学公式 知,AB两物体滑到底端时时间相同,故A错误,B正确;由
知,AB两物体滑到底端时时间相同,故A错误,B正确;由 可知到达底端的速度相同,C正确;划痕长度由相对位移决定,由以上方程
可知到达底端的速度相同,C正确;划痕长度由相对位移决定,由以上方程 可以求得加速度为
可以求得加速度为 ,代人
,代人 可以求得时间为
可以求得时间为 对A物体与传送带运动方向相同,
对A物体与传送带运动方向相同, ,B物体的划痕为:
,B物体的划痕为: ,故物块A、B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之比为1:3,D正确。
,故物块A、B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之比为1:3,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所示,等腰直角三角体OCD由不同材料A、B拼接而成,P为两材料在CD边上的交点,且DP>CP.现OD边水平放置,让小物块从C滑到D;然后将OC边水平放置,再让小物块从D滑到C,小物块两次滑动到达P点的时间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材料的动擦因数相同
B.两次滑动中物块到达P点速度大小相等
C.两次滑动中物块到达底端速度大小相等
D.两次滑动中物块到达底端摩擦生热不相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