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常见题型》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7-08-08 00:20:0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去过寺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落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铢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从此庙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要求选择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
义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本题解析:作文立意提示:1、从佛祖的角度看,我们要知人善任,要看到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等。
2、从弥勒和韦陀的角度看,我们要清醒客观的认识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谈合作的重要性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好高骛远,往往事与愿违;过于低调,可能失去机遇;一味拿来,往往到处碰壁。
请以“适合就好”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我家楼下不远处,有个废品收购站。收废品的来自安徽,带着一家三口。每天经过时我都会看到他们俯下身子忙着整理收来的废品。每次看到他们,我总会想到“艰难”两个字。每当家里有空饮料瓶或废报纸,我总是趁早晨上班的时候,顺手悄悄放到收购站门口,然后离开。
某个早晨,我仍像往常一样,把一袋旧报纸放到那个门口,准备离开。没想到,那女人竟然出来了。我愣住了,急忙摆手说:“不要的,送给你们了。”没想到,她竟跑过来,拦住我,硬塞给我两枚一元的硬币。我推搡着,那女人说:“大哥,我们是收废品的,虽然挣钱不多,但也算是做生意的,没道理不给你钱的,快拿着吧。”听了这个安徽女人的话,我隐隐感觉脸在发烫。我郑重地收下那两元钱,看着她高兴地转身离开。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主立意,自定文体,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神圣的尊严
海卡尔说:人的尊严比金钱、地位、权势,甚至比生命都更有价值。在美国纽约中央车站,人们向流浪汉或流浪艺人施舍时,一定得平等待之。他们在表演时,身旁放着收钱的金色盘子或帽子,如果你没有欣赏他们的表演便投钱,会被拒绝,如果你欣赏完后没有鼓掌或者发表评论,他们照样不会接受你的钱。因为他们认为:“您的施舍,我的尊严,我们是平等的。”所以人活着,要顶天立地,要昂首挺胸,要有尊严。
尊严,是一个人的颜面,是一个人得到他人认可的某种东西。这种颜面不是虚荣的面子,不是用来炫耀的某些东西。
尊严,是一种操守,一种价值观,一种自立自强的精神;是一种通过自尊自爱,从而得到他尊他爱的美好感受。
尊严是神圣的,不可侵犯,不可亵渎,我们应该捍卫尊严。一个人如果连尊严都没有,那他的生命必定是黯淡的,甚至是毫无价值的,人都应带着尊严活着。有了尊严,你才会看得起自己,从而高标准严要求自己,不逾矩;有了尊严,别人才会敬重你,你的所作所为才有意义。一个人,一个民族,如何获得尊严,不能靠别人,只能靠自己。靠自身的修养,靠骨子里那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自敬者人恒敬之,自贱者人必蔑之,这是最基本的道理。有尊严地活着才有意义,决不可放弃做人的尊严;卑微的生命因尊严而高贵。
在大是大非面前,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视尊严为生命,他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美谈。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苏武宁牧羊塞外也不投降,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他们有浩然正气,他们活得有尊严,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就算失去了生命,也要捍卫尊严。
然而也有许多人为了生存,为了追名逐利,为了向上攀爬……出卖尊严。现实生活中有为息事宁人屈辱下跪的,有为金钱触及道德底线的,更有为一时利益出卖人格的……尊严,似乎与我们渐行渐远。奴颜婢膝,阿谀奉承,丢失尊严,丧失人格,就算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只会为世人所不耻。文强、许迈永、曾锦春之流为了一己私利,出卖人格,出卖尊严,全然忘却了做人的基本准则。李浩之流,为泄私欲,不惜任意限制、剥夺他人自由和生命,完全丧失为人的底线,丑恶至极。
尊严,不是谁特有的,世间万物都有尊严。没有贫富差距,没有高低贵贱,尊严是平等的。上至伟人,下至普通百姓,都有尊严。
尊严,神圣不可侵犯。


本题解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可以从以下角度审题立意。
角度一:从“我”的角度,写关爱与尊重。审题时抓住关键句“我隐隐感觉脸上发烫”“我总会想到 ‘艰难’两个字”,“我”本意是要关爱他人,却没有尊重他人。材料的主旨是谈“关爱与尊重”的关系,关爱即关心爱护,尊重即敬重理解。在关爱别人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别人的感受,不能只顾自己,冒犯他人的人格。关爱他人要从内心尊重他人的人格,真正的关爱不是施舍,而是发自内心的关怀与给予。
参考拟题:关爱他人从心开始 同情不如鼓励 施舍(帮助)要注意保护受施者的尊严……
选材小贴士:选素材时要从关爱与尊重两方而去考虑,不能只侧重一个方面。有一个故事:富商在散步时遇到卖旧书的年轻人,就将钱塞到年轻人手中。没走多远忽又返回,从地摊上捡了两本旧书,并说:“对不起,我忘了取书。其实,您和我一样也是商人!”
两年后,富商应邀参加慈善募捐会时,一位年轻书商紧握着他的手,感激地说:“我一直以为我这一生只能摆摊乞讨为生,直到你亲口对我说,我和你一样都是商人,我才找到了自尊和自信,从而取得了今天的成绩……”不难想象,没有那句尊重鼓励的话,富商当初即使再怎么关爱年轻人,年轻人的思想也断不会出现巨大的转变,进而发迹,这是关爱与尊重的力量啊!
与此相反,在微博上盛传着一张照片:病房中的女孩苍白的脸与镜头着重表现的“好心人”手中醒目的几十万现金,强烈对比之下,女孩无奈的眼神正是对这种以牺牲他人尊严为代价的“伪慈善”行为的最好控诉。真正的慈善应当从心出发,真正的慈善不是施舍,而是发自内心的关怀与给予。
角度二:从收废品的女人的角度,写自尊。自尊,即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有了自尊才活得有尊严。在一些人的眼里收废品的一家人过得很“艰难”,可女主人称自己的职业“虽然挣钱不多,但也算是做生意的,没理由不给钱”,面对他人的可怜与施舍,坚守自己的尊严,相信他们一定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从这个角度,最好写议论文,对“什么是自尊”“人为什么要自尊”“怎样做到有自尊”等问题,可以层层推进展开论述,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参考拟题:人穷志不短 神圣的尊严 卑微的生命因尊严而高贵……
选材小贴士:选材一定要紧扣“自尊”,体现自尊。古语云:“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屠格涅夫说:“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却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
松下幸之助说:“我想一个人的尊严,并不在于他能赚多少钱,或获得了什么社会地位,而在于能不能发挥他的专长,过有意义的生活。”
龙应台说:“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
莫言小说《马语》里的一匹战马,为维护军马的尊严而不惜自毁。
角度三:从收废品的女人的角度,还可写坐享其成不能给人快乐。收废品的女人面对送上门的不用出钱的废品,选择给钱,不愿坐享其成不劳而获。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生活,她觉得只有劳动才能给人持久的快乐。构思时可以正反对比当今社会上有人不劳而获、坐享其成最终遭人唾弃;有人拼搏奋斗,令人景仰。
参考拟题:不劳而获岂能让人快乐 坐享其成不能给人快乐
选材小贴士:选材时要注意现实针对性,尽量选取那些有时代感的新鲜素材。如:有的富二代们坐享其成,躺在父母的家产上炫富,遭人唾弃,醉生梦死的生活并没有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快乐。可是也有一些富二代不愿坐享其成,而选择另立门户,自主创业,如美的集国老总的儿子何剑峰创立盈峰集团;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之女王雪红选择自主创业……他们成为让父辈们刮目相看的“创二代”,令人佩服。
角度四:收废品的女人说自己是生意人,“做生意没理由不给钱”,显示出了她的职业操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她们一家虽然看起来地位卑微,但坚决不占小便宜,她们有自己的原则,辛勤劳动,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挣到的钱是干干净净的。因此可以从“职业操守”的角度,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参考拟题: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坚守职业操守 坚守尊严
选材小贴士:怎样正确对待金钱?在使用这类话题的素材时,要注意分寸,不可太偏激。钱很重要,经商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只是无良商人在金钱面前迷失了自我。为了节约成本,追逐更大的利益,无良商人制造了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塑化剂事件,中国人对于食品安全的态度早已变得麻木和无奈,改为选择外国食品,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面对这一个个丧失道德和违法的食品安全事件,商人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素材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选自《孟子》)
素材点拨:孟子的名言是很有说服力的理论论据,适用于记叙文、散文、议论文,可以引用、化用,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适用于“骨气”“尊严”“相处”之类话题的作文。
素材二:现实中有为息事宁人屈辱下跪的,有为金钱触及道德底线的,更有为一时利益出卖人格的……尊严,似乎与我们渐行渐远。
素材点拨:这则素材是很好的反面典型材料,适用于列举现象、引出要议论的话题,也适用于做反面论据。三句话构成排比,能增强文章气势,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引人深思。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旅行
凡是遥远的地方
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
不是诱惑于美丽
就是诱惑于传说
即使远方的风景
并不尽如人意
我们也无需在乎
因为这实在是一个
迷人的错
仰首是春 俯首是秋
愿所有的幸福都随着你
月圆是画 月缺是诗


  请你根据对这首诗的理解,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要求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8年春晚之后,盲人歌手杨光这个名字已家喻户晓。他的身世颇多曲折,8个月时就因病失去了光明。但他一直在用心去感受阳光,触摸这个世界,虽然他的眼前一片漆黑,但他的心中却拥有灿烂的阳光。他一直在用阳光般的心态去追梦。他说:“我成功的标准就是把快乐、温暖传递给我的观众。谁又能说我不是真的阳光呢?”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拥有心灵的阳光
  一考生
  大自然中的阳光驱散世界的黑暗与寒冷,给人间带来光明和温暖。无论是希腊人对阿波罗的景仰还是中国神话中“夸父逐日”的神话,都体现出人们对于阳光的感激与崇敬。自然界不能没有阳光,否则万物无法生长;人类社会同样不能没有阳光,否则心灵只能在晦暗中消亡。所以每个人都要拥有阳光,像歌手杨光那样“用阳光般的心态去追梦”。
  拥有阳光,就是要拥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与激昂。
  法国总统萨科奇小时家境贫寒,经常受同龄孩子的嘲弄与讥讽。有一天,他骑自行车穿梭于树林间,被邻家的富裕子弟拦住,一把拽过自行车摔在地上,说:“像你这种穷鬼,哪配骑自行车?”说罢,狂笑着离开。萨科奇并没有反抗,而是回到家里在日记本上写道:“我不是想当总统,而是一定要当上总统。”正是这种自信给他带来了无穷的斗志、动力和激情,使他在挫折面前不低头、不畏惧,勇往直前并最终取得了成功。
  拥有阳光,就是要拥有“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的豁达与超然。
  这种豁达与超然不是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而隐居南山的归隐之情,而是一种积极用世、乐观向上的心态。体操运动员桑兰正值青春飞扬时期,却不慎摔落器械,将后半生交付给了轮椅。她不仅没有沮丧、沉沦,反而更加乐观坚强,积极生活。现在,她上了大学并且是中央电视台特约奥运记者。她的人生更加富有意义,她的阳光更加灿烂。陶潜遇到仕途不顺却只想归隐避世、逃离现实,较之于桑兰,差矣!
  拥有阳光,也是要拥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坚定的自尊与自爱。
  2007年11月,重庆的一群农民工写信给温家宝总理,希望他们和专家共同创作的《农民工之歌》能登上春节联欢晚会。他们不仅收到总理的回信,并且获得了登上春晚的机会。“身上的是泥水,脸上的是汗水”“昨天我们还是农民今天当工人哪”“相信自己,相信未来,我们的人生一样好年华……”如果不是因为他们的坚持,如果他们自己都觉得处在社会低层,受人歧视,他们就没有勇气向总理提出心愿。如果不珍爱自己的成果,他们的《农民工之歌》就难以震撼我们,并给他们自身带去诸多关爱和关怀。
  我们只有自信、激昂、豁达、超然,自尊自爱,才能拥有阳光,才能真正驱走内心的黑暗与寒冷,撷得灿烂的人生。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阳光!
  [点评]经认真修改,文章由自然界的“阳光”写到心灵的“阳光”,由中外神话中的“阳光”写到法国总统的自信,写到桑兰的乐观坚强,写到农民工上春晚的自尊自爱……所有这些材料,作者用并列式结构组织得浑然有序,读来思路严密,结构清晰。
  通观全篇,选例新鲜,语言流畅(但“陶潜遇到仕途不顺却只想归隐避世、逃离现实,较之于桑兰,差矣”等个别语句表达不妥当)。评为一类卷,得分:56分。


本题解析:
  材料中的关键句有“因病失去了光明。……虽然他的眼前一片漆黑,但他的心中却拥有灿烂的阳光”“他一直在用阳光般的心态去追梦”“我成功的标准就是把快乐、温暖传递给我的观众”等,由此可从以下角度立意:
  一、在困境中应当努力追求光明;
  二、以昂扬、乐观的心态拥抱生活、实现梦想;
  三、在自己拥有快乐、温暖之后,还要积极地传递快乐、奉献温暖。
  参考拟题:1、阳光最多的地方2、追逐阳光。
  【病文展示】
  拥有心灵的阳光
  一考生
  无论是希腊人对阿波罗的景仰还是中国神话中“夸父逐日”的神话,都体现出人们对阳光的感激与崇敬。自然界不能没有阳光,否则万物无法生长;人类社会同样不能没有阳光,否则心灵只能在晦暗中消亡。所以每个人都要拥有阳光。
  一
  拥有阳光,就是要拥有“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
  法国总统萨科奇小时家境贫寒,经常受同龄孩子的嘲弄与讥讽。有一天,他骑自行车穿梭于树林间,被邻家的富裕子弟拦住,一把拽过自行车摔在地上,说:“像你这种穷鬼,哪配骑自行车?”说罢,狂笑着离开。萨科奇并没有反抗,而是回到家里在日记本上写道:“我不是想当总统,而是一定要当上总统。”正是这种自信给他带来了无穷的斗志、动力,使他在挫折面前不低头,勇往直前并最终取得了成功。
  二
  拥有唐诗宋词描绘的画般意境,如同拥有充满世界的心灵的阳光。
  喜欢山水田园诗的幽静、淡雅与恬淡,恰似芳香四溢的茉莉,尊贵而含蓄,高雅而矜持。愿陪伴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漫步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静谧与幽深之中,体会“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的神秘与安详。若有一天,我愿与王维共悟惮道,参悟人生的真谛,在辋川淅淅沥沥的丝般细雨中,行走,融化,与大自然合而为一。
  喜欢婉约词派的缱绻、缠绵与温柔,恰似亭亭玉立的荷花,大方而挺立,纯洁而脱俗。最为欣赏的,既非“奉旨填词”的柳三变,亦非政才逊于文才的南唐后主李煜,而是身世飘忽、几经沉浮的李易安。愿陪伴年轻时的她乘船兴尽而归,有意无意惊起一滩嬉戏的鸥鹭;更愿陪伴离丧后的她倾听帘外雨疏风骤,细看院内绿肥红瘦。若有一天,我愿与李清照一同把酒东篱,感受“凄凄惨惨戚戚”的愁,品那“三杯两盏淡酒”,重拾那份本不应属于她的惘怅情怀。
  李太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使我懂得一个人可以没有权势,但不可没有骨气;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使我明白一个人可以放弃生命,但不能抛弃气节;苏轼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使我坚信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无法被打败……
  先哲们的教诲如阳光般浸润我的心田,启迪着我的心智。
  [升格指要]
  本文第二个层次抒写的是“拥有唐诗宋词描绘的画般意境,如同拥有充满世界的心灵的阳光”。如果抛开作文供料看,这一层写得很有特色。作者从个性爱好出发,着重选取中国古典诗词浩瀚文化中的山水田园诗与婉约词入文,自成一种恬淡的文风,带给读者一股清新之气。
但是,考场作文必须切合题意,这几段所写内容虽说也算“拥有阳光”,但与命题人的限定(“阳光”主要指一种心态)毕竟有较大距离(宽容的评定,恐怕也是与题意若即若离)。这样一来,自然难得高分。评为二类卷,得分:44分。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