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9-12-28 08:51:3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刘衡,字廉舫,江西南丰人。嘉庆五年副榜贡生,充官学教习。十八年,以知县发广东。奉檄巡河,日夜坐卧舟中,与兵役同劳苦,俾不得通盗,河盗敛戢。署四会县,地瘠盗炽。衡团练壮丁,连村自保。诇捕会匪,焚其籍,以安反侧,只治渠魁①,众乃定。调署博罗,城中故设征粮店数家。乡又设十站民以为累衡至即除之。俗多自戕,里豪蠹役杂持之,害滋甚。衡释诬滥,严惩主使,锢习一清。道光三年,授四川垫江,俗轻生亦如博罗。衡先事劝谕,民化之。获匪初犯者,曰:“饥寒迫尔。”给赀使自谋生,再犯不宥,匪辄感泣改行。
调署梁山,处万山中,去水道远,岁苦旱。衡相地修塘堰,以时蓄泄,为永久之计。捐田建屋,养孤贫,岁得谷数百石,上官下其法通省仿行。寻调巴县。为重庆府附郭,号难治。白役七千余人,倚食衙前。衡至,役皆无所得食,散为民,存百余人,备使令而已。岁歉,衡谓济荒之法,聚不如散,命各归各保,以便赈恤。是年虽饥不害。
衡尝谓律意忠厚,本之为治,求达爱民之心。然爱民必先去其病民者,故恒寓宽于严。官民之阻隔,皆缘丁胥表里为奸。有诉讼,坐堂受牍,亲书牒令原告交里正,转摄所讼之人,到即讯结。非重狱,不遣隶勾摄;即遣,必注隶之姓名齿貌于签。又令互相保结,设连坐法,蠹役无所施技。性素严,临讼辄霁颜,俾得通其情,抶不过十,惟于豪猾则痛惩不稍贷。尝访延士绅,周知地方利害,次第举革。待丞、尉、营弁必和衷,时周其乏,缓急可相倚。城乡立义学,公余亲课之。为治大要以恤贫保富、正人心、端士习为主。总督戴三锡巡川东,其旁邑民诉冤者皆乞付刘青天决之,语上闻。
擢绵州直隶州知州,宣宗召对,嘉其公勤。每语人曰:“牧令亲民,随事可尽吾心;太守渐远民,安静率属而已,不如州县之得一意民事也。”然衡所在属吏化之无厉民者。后擢河南开归陈许道,未几,病。久之,病不愈,遂乞归。数年始卒。博罗、垫江、梁山、巴县皆请祀之名宦祠。
衡所著书,皆阅历有得之言,当世论治者,与汪辉祖学治臆说诸书同奉为圭臬。
(选自《清史稿》,有删改)
[注] ①渠魁:古代称敌对方的首领。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八年,以知县发广东发:派遣
B.衡先事劝谕,民化之谕:明白
C.给赀使自谋生,再犯不宥宥:惩罚
D.惟于豪猾则痛惩不稍贷贷:宽恕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四川垫江任职时,刘衡对于初次犯罪的人,会以他们是受饥寒逼迫为由予以释放,并资助钱财让其谋生,这些人很感激刘衡。
B.在山东梁山任职时,刘衡捐出田地建造房屋,抚养孤儿,救助贫民,每年收获谷物几百石,上级推广他的办法让全省仿照执行。
C.有了诉讼案件,刘衡亲自书写公告受理,诉讼人到来之后立即审讯结案。又针对百姓设置了连坐之法,避免他们施展邪恶手段。
D.博罗、垫江、梁山、巴县的百姓请求把刘衡的名字记入官员的祠堂里祭祀。刘衡的著述书籍与汪辉祖的书籍被时人当成准则。



2、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非由外我也——铄:自外而内熔化
B.万物皆于我矣——备:准备
C.恕而行——强:竭力,尽力
D.舍正路而不——由:走



3、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粗词语不全含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
A.行李之往来? 沛公居山东
B.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D.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4、阅读题  文化经典阅读(8分)
小题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①。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②,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这段文字孟子指出战争的目的是?
战争胜败的原因是?
小题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梁惠王关心的是?
孟子倡导的是?



5、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12分,每小题3分)。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①,不甚重也。表卒,粲劝表子琮,令归太祖。太祖辟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太祖置酒汉滨,粲奉觞贺曰:“方今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及平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后迁军谋祭酒②。魏国既建,拜侍中。博物多识,问无不对。时旧仪废弛,兴造制度,粲恒典之。
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暗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帕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校,不误一道。其强记默识如此。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
①通侻:随便,不拘小节。侻,同“脱”。②军谋祭酒:官职名。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西京扰乱,皆不就就:成功
B.下车即缮其甲卒缮:整治
C.时人常以为宿构宿:原有的
D.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垂:接近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表现王粲才华出众的一组是(?)
①车骑填巷,宾客盈坐?②博物多识,问无不对?③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皆惊?④闻粲在门,倒屣迎之?⑤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⑥文武并用,英雄毕力
A.②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王粲年纪还不大,就备受当时的名人蔡邕的赞赏推重,而荆州刺史刘表却认为他虽然一表人材,其实名不副实,不很看重他。
B.荆州刺史刘表去世之后,王粲劝说刘表之子刘琮归顺曹操,曹操封刘琮为丞相掾,并赐予关内侯的爵位。
C.王粲将袁绍、刘表两人与曹操进行对比,称赞曹操不仅能够收纳贤人豪杰,而且能够让他们各尽其才。
D.王粲博闻强记,碑文过目不忘,擅长撰写文章,提笔一挥而就,没有人再能够给他修改。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
(2)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