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11-11 00:09:1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①
杨炎正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②,不暇顾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
  [注]①淳熙五年,作者与辛弃疾同登镇江北固山甘露寺中的多景楼,写下这首《水调歌头》。②“应答龙鱼悲啸”语出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意即波涛汹涌之声是江水之下鱼龙相互应答的悲啸之音。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寒眼乱空阔”一句中“寒”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示例:①对国家风雨飘摇的局势的担忧;②对年华逝去、报国无门的悲叹;③寄情山水的无奈。(2)“寒”字一语双关(或“虚实相生”),既表现出眼前所见的秋景萧条冷落的特点,又表现出作者目睹山河破碎,无法为国建功立业的内心的凄寒,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感情基调。(意思相近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注释】诗题“重送”,是因为这以前诗人已写过一首同题的五言律诗。刘、裴曾一起被召回长安又同遭贬谪。
【小题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5分)
【小题2】“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日暮江边送别的凄清伤感的画面。日落时分,江边送客,被贬的友人已乘舟远行,诗人独立江边,只闻猿猴哀啼,唯见江水茫茫。(3分)表现出诗人送别友人时悲戚无奈的思想感情。(2分)
【小题2】以景结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2分)描绘了在连绵万里的青山间一只小船独自远去的情景,(2分)既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随他远去的只有万里青山,又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与不舍。(2分)(手法答“想象”,能够合理解释亦可)


本题解析:
【小题1】这是一道有关诗歌情感的题目,首先要理解第一句的内容,然后才能理解其作用,作用题目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回答,首句写氛围,“猿啼”写声音,“客散”写情状,“暮”点明时间,“江头”交代地点,仅仅七个字,把送别的环境,点染得“黯然销魂”。内容的问题解决了,清晰,此句为首句,对全诗的作用自然就明确了。
考点:欣赏文学作品的情感,能力层级为D级。
【小题2】这是一道有关诗歌表达技巧的题目,“青山万里一孤舟”与第二句的“水自流”相照应,而“青山万里”又紧承上句“更远”而来,既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远去的只有万里青山,又表达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深情,随着首孤帆远影在望中消失,诗人的心何尝没有随着眼前青山的延伸,与被送者一道渐行渐远呢。所以到此诗歌的情感即表达出来,因此表达技巧为以景作结的表达手法。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D级。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试题。
少年游·早行
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1.诗题为“早行”,诗人是如何表现“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写“啼鸟两三声”,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词的下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下阕的抒情方式呈现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诗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作者描写了早霞已散、晓月犹明、残星未落、寒霜犹重等来表现“早”。(意对即可)
2.清幽静谧(消静),以动衬静(反衬)。(意对即可)
3.诗人的心境是轻松愉悦的。有直接抒情:尽管霜重天冷,但诗人心情轻松,便觉马行轻快。间接抒情:以景写情,心情愉悦,便觉青山流水皆有情,赏心悦目。(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听郑五愔弹琴?孟浩然
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
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
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
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
小题1:本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2:诗歌主人公郑五愔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本诗最突出表达手法是用典,并且多处用典(2分)。
分析:①本诗第一句把郑五愔比成“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是明显的用典,这里竹林既是用典,也是写实。
②龙唇琴,古代琴名,这里也是借用典故,写出琴的贵重。
③“余意在山水”,山水是指孟浩然志在山水,郑五愔的琴音也志在山水,二人志趣相投。此处也化用了“高山流水”的典故(6分)
小题1:形象:(2分)孟浩然通过对听琴的描写,勾划出一位善琴好饮,放浪潇洒,飘然出尘的高士形象。
分析:(3分)诗中用“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的细节表现郑五愔的豪放旷达(1分),用酒、清风、竹林、琴、夕阳烘托其高洁(1分);结尾以自己的高尚追求,来表现郑五愔的高尚追求,展示人物的内心境界(1分)。写完弹琴,诗中的人物也就呼之欲出了。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首句以阮籍比郑愔,说郑愔像阮籍一样以善饮出名,如今在清风里,在竹林下坐着豪饮。竹林是用典,也是写实。三四句写郑愔喝得半醉的时候,放下衣衫的长袖,把琴擦擦,开始鼓琴。古人衣袖特长,一般挽着,故云“下衫袖”。龙唇琴,古代琴名。《古琴疏》记载,汉末荀淑有架龙唇琴,一天下大雨不见了。三年后下大雨,有条黑龙飞入李膺家中,李膺一看,是荀淑的琴,就把它送还给荀淑。诗以龙唇琴借指郑愔的琴名贵。
五六句说郑愔一边饮酒,一边弹琴。弹着弹着,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落山。一杯弹一曲是描写郑愔边饮边弹的气派。下句表现郑愔琴艺高超,大家沉浸在美妙的琴声中,光阴流逝,而浑然不觉。孟浩然其人也非常善琴,他的琴艺曾得到著名道士参寥的赞赏,连孟浩然也陶醉在郑愔的琴声中,足见郑愔的琴艺确实精妙。
郑愔的琴艺得到孟浩然的欣赏,他的琴音引起孟浩然的共鸣。浩然志在山水,郑愔的琴音也志在山水,二人志趣相投。春秋时,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说:“妙呵,听你的琴,眼前就出现巍巍的泰山。”伯牙志在流水,锺子期说:“妙呵,听你的琴,就好象滔滔的江河!”诗人表示自己喜欢山水,不愿仕进。借用伯牙锺子期的故事,说郑愔与自己思想志趣相投。一般写弹琴的诗,或渲染琴声的美妙,或感叹琴师的身世,而孟浩然通过对听琴的描写,勾划出一位善琴好饮,放浪潇洒,飘然出尘的高士形象。诗用“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的细节表现郑愔的豪放旷达,用酒、清风、竹林、琴、夕阳烘托其高洁;结尾以自己的高蹈,来表现郑愔的高蹈,展示人物的内心境界。写完弹琴,诗中的人物也就呼之欲出了。本问答出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本题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形象。结合诗歌中的具体事例分析诗人的形象。诗歌借助典故描绘了很多郑愔谈琴的细节,整理可知,他是一位坐在竹林里善琴好饮的高士形象。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小题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小题2】尾联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
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小题2】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本题解析:
【小题1】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抓住关键词“吴宫、晋代”,可知写的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时的情况。颈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抓住关键词“山、青天、水、白鹭洲”可知写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前一句是昔,后一句是今,目的显而易见,古今对比,抒发作者古今兴亡盛衰之感。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结合作者经历及诗歌内容,可以推知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浮云”比成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遮住了自己望长安,自己不得见长安,自然不会被统治者所重用。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