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1 00:09:15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①
杨炎正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②,不暇顾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
[注]①淳熙五年,作者与辛弃疾同登镇江北固山甘露寺中的多景楼,写下这首《水调歌头》。②“应答龙鱼悲啸”语出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意即波涛汹涌之声是江水之下鱼龙相互应答的悲啸之音。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寒眼乱空阔”一句中“寒”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注释】诗题“重送”,是因为这以前诗人已写过一首同题的五言律诗。刘、裴曾一起被召回长安又同遭贬谪。
【小题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5分)
【小题2】“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试题。
少年游·早行
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1.诗题为“早行”,诗人是如何表现“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写“啼鸟两三声”,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词的下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下阕的抒情方式呈现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诗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听郑五愔弹琴?孟浩然
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
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
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
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
小题1:本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2:诗歌主人公郑五愔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5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小题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小题2】尾联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