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4 05:36:49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50分)
材料一:孙杨因无证驾驶被警方刑事拘留后,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决定暂时取消其参加国内外一切比赛资格,不参加国家队集训,同时不代表国家游泳队参加任何社会活动和新的商业活动。“非常痛心,但处罚不是目的,作为一个明星人物,希望孙杨能够正视错误,反省自己,重回国家队。”泳管中心副主任尚修堂如是表态。
材料二:孙杨事件也被很多外媒关注,游泳行业权威杂志《游泳世界》专家帕梅拉·罗伯特认为,对孙杨的处罚太严厉,他甚至认为这么对待孙杨是愚蠢的,孙杨是普通人,并不是超人。
根据上面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必须写成议论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
宽容与纵容
如果真有这样一座花园,人们所有的美德与缺点都在其中盛放,那么宽容是一朵清雅的栀子,平淡而芬芳;纵容毗邻于它,以罂粟花美艳欲滴的姿态紧挨着生长。
若非如此,也不会有人说“让一个人变坏的最好方法就是纵容他的错误”了。纵容恰如那枝美不胜收的罂粟,让一个个在它面前流连不去的人们因麻木而迷失,从此再也找不到归去的路途。宽容与纵容,不过一步之遥。为何上一秒还是繁华绚烂的风景,下一步便是无底深渊?
纵容的结果是什么,无论以往还是现在都一样显而易见。一个人会因对自己的纵容而踏上迷途,一所学校会因对学生的纵容而杂乱无序,一部法律会因对罪人的纵容而名存实亡,乃至如今以泱泱大国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的中国,若放松要求开始纵容,也将光辉不再、最后没落于全球村之中。
可是,或许有人在问了,那些违法犯罪的人,有多少都是被逼出来的?他们也是生活所迫,虽然可恨,却也可怜!这个时候,对他们究竟是宽容,还是绝不放过?
是的,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而我,也曾为此深深困惑过。直到后来我看到一个故事,故事里的老太太为了快要饿死的孙子迫不得已偷了一个面包,站在法庭前的她面对着众人哆哆嗦嗦地诉完实情,法官沉默良久作出判决,让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一个人掏出一美元,为这个城市竟还有人流离失所甚至因此犯罪的现象而接受惩罚,为自己的冷漠付费。所有的人静静接受判决,各拿出一美元作为面包的赔偿更是为自己赎罪。然后,老太太拿着众人沉甸甸的一颗颗真心,当庭释放。
看完这个故事,我为其中的人心之美、宽容之美所震慑,也在结局的一刹那看透宽容与纵容的距离。故事里的人宽容了老太太作为社会底层为生活所迫而犯下的错误,却不曾纵容自己的冷漠,因为在他们眼中,造成那个错误的人,除了老太太,还有他们自己!
这才是宽容与纵容的真义!以审视与冷静的目光让人世的一切落入眼底,决不纵容自己或别人在人性、道德上的失守和错误。而宽容正是这理智世界里的那一抹暖色,是人们之所以不纵容的理由。人们为了心中的尺度和原则而宽容,也为心中的尺度和原则,绝不纵容!
——于是,“绝不纵容”之四字,得以维持世界;“任情宽容”之四字,得以粉饰乾坤。
本题解析:两则材料为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两个观点针锋相对,在写作时,如果是赞同泳管中心,则可以从孙杨“违背道德底线,背离了体育精神”“严重损害了国家游泳队和中国运动员的形象”“必须正视错误”“公众人物的责任”等角度阐述理由。如果是赞同帕梅拉·罗伯特的观点,就可以从“不能因为他是明星而对他加重处罚”这一角度立意,因为其已被按法律处以拘留7天罚款2000元的处罚了,开除国家队真的重了,孙杨也是普通人,说白了还是个大学生,不能拿“超人”衡量他等等。在写作时,观点不能骑墙,是赞成泳管中心的做法还是赞同帕梅拉·罗伯特的看法,要注意清晰地表明自己的看法,进行辩证对比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放”在现代汉语中可以组成很多词。
①“放手”这是一种管理方法,作为领导,不必事必躬亲;松开手,把处理权“放”给手下,反而能激发大家的积极性。
②“放眼”这是一种观察方法,“风物长宜放眼量”可以少一些牢骚;放眼远观,可免做井底之蛙;放眼风景,可舒目怡情。
③“放飞”这是一种教育方法,作为家长老师,无须将孩子囿于狭小的天地里,而应大胆地“放飞”,让孩子锻炼出强健的翅膀。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或感受,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注意]
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不要照抄或扩写材料。
③所写文章符合文体要求。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从“放”的三个义项来看,写作有三个基本方向:
一、管理要有艺术,给别人留下潜能发挥的空间,充分发挥别人的积极性。
二、看待事物目光要长远,不能鼠目寸光。
三、教育要解放思想,打破束缚孩子成长的藩篱。
可以选择这三个义项中的一个切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运用自己储备的各种素材,构思行文。但文体必须是议论文或记叙文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群体当中,我们同时又生活在自然中。你是否曾经为路边的一株小草停下过你匆匆的脚步?你是否为枝头的一声鸟鸣投去你好奇的目光?你是否为脚下踩过的黄叶而心有所动??面对自然的种种,你或许有过深切的感受,或许有独到的认识,或许有不一般的思考。
请联系生活实际,以“面对自然的思考”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
命题立足于“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角度,提醒人类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这是本次作文考查的一个重要附加目的。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审题:一是中心词“思考”,决定了文章必须着重于考生的自我反思,内容必须是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二是限制性词语“面对”,暗示考生必须将文章写到设身处地的情境中,直接面对大自然;三是“自然”的内涵决定了面对的必须是自然之物或自然运动中的各种现象,不能写以人类活动为主体的各种社会活动。但是,话题中的“ 思考”又决定了必须反思人类自身的行为,所以选材和立意要十分谨慎。比如写“人类破坏森林、乱砍滥伐、侵占农田”之类的活动,就跑题了,但是如果站在自然的角度观察、思考然后联想到这些现象,就不是跑题。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3年冬季,一档亲子真人秀“爸爸去哪儿”红遍大江南北,温暖了无数人的心;2014年春晚,一首王铮亮的《时间都去哪儿了》一夜走红,让回家的游子泪奔,于是“钞票去哪儿了”、 “年的味道去哪儿了”……让“去哪儿体”一时成为流行语。其实“去哪儿体”更多的透露出人们心灵深处的快乐与无奈、幸福与纠结……
请结合你的心得和体验,在“________去哪儿了”中的横线处填入一词,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能以材料中出现的例子为题;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快乐时间去哪儿了
如果可以,我愿冲破牢笼,变成一只小鸟,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题记
望向天空,看着鸟儿自由自在地翱翔,总有种说不出的羡慕;走在路上,看见那些小孩儿尽情地玩耍,总是会回忆起那些逝去的快乐与美好。
那时的我才三岁,正是天真无邪的时候,带着对幼儿园生活的美好憧憬,步入了学前班的世界,这里都是同龄的孩子,在短时间里,我们就打成一片,你追我赶,东奔西跑,自由自在;猜谜语,捉迷藏,荡秋千。那时的我,没有作业,没有试卷,没有分数,没有责骂,没有烦恼,只有满满的幸福与快乐。
我们总是要长大,不可能一辈子在幼儿园里生活,就像是雏鸟一定要飞翔一样,一定要去面对这个世界,即使这个世界很残酷。幼儿园三年的时光是短暂的,属于自己天真快乐的时光是短暂的。
随着步入小学、中学的世界,一切都感觉变了。每天都觉得匆匆忙忙,曾经的天真与烂漫去哪儿了?时间都去哪儿了?在操场上锻炼身体了吗,没有;在图书馆里看阅读了吗,没有。和同学们谈天说地了吗?没有。时间都去哪儿了?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都用在了补课上。现在,每天面对的是父母望女成凤的期盼,老师不厌其烦的教导,同学们面壁苦读的场景,做作业,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竞争多了,压力大了,快乐少了。
每天早晨一觉醒来,睡梦中听到的不是鸟儿清脆的鸣叫声,而是母亲的催促声,“快起床,上学要迟到了。”于是匆匆起床,匆匆吃一点饭,然后便去上学了。一路上,看到有的同学走着,有的同学骑着车,有的同学让爸爸或妈妈开车送,但大家都背着十几斤重的书包,几乎都带着厚厚的眼镜。来到学校,我们便开始了一天紧张的学习。
一周紧张的学习结束了,周末到了,但迎来的不是轻松的周末,而是比上学更累的补习,我就好像是被上满了发条的闹钟,不停地转动,补数学,补英语,补物理,从这个补习班出来再向另外一个补习班跑去,好不容易补完课,晚上回到家后,还要完成堆积成山的作业。
终于盼到暑假、寒假了,应该好好休息了,约上几个好朋友去享受一下大自然吧。可是,爸爸妈妈又给我报了补习班、特长班。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期盼,自己每天穿梭其中,疲于应付,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呀!
现在的我,少了几年前的天真与快乐,多了几分困惑与压力。快乐时间都让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学习剥夺了,如果我可以冲破牢笼,像鸟儿一样飞翔,那该多好。
本题解析:2013年冬季,一档亲子真人秀“爸爸去哪儿”红遍大江南北,温暖了无数人的心;春晚上的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引起了国人的共鸣,人们仿佛瞬间发现时间不见了。其实,古人早就用“白驹过隙”“逝者如斯夫”等词语提醒了人们。而现在,时间真的是自然流逝了么?不见得。《时间都去哪儿了》,让我们停下脚步,静下来小心地去思索,问问自己。当下我们还有什么心愿,来不及实现;当下我们还有什么重要事情,被耽搁了。当下我们还有什么值得感怀和纪念的事情,却在忙碌中丢了。《时间都去哪儿了》,或许人生的答案都在歌声中思考找到。或许我们明白了什么才是人生最重要的部分,什么我们还须抓牢,很多事情我们现在起就要认真思考。
本次作文是一篇半命题作文,既可以谈时间去哪儿了,幸福去哪儿了,快乐去哪儿了;也可以谈信仰去哪儿了,健康去哪儿了,村庄去哪儿了。可谈内容很多,无论谈论什么,都能应引起人们深刻的思考。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3年被称为“禁令年”。“中央禁令对公务员的影响”使多数公务员觉得“公务员不好当”,但去年公务员报考人数仍十分巨大。
对此,媒体广泛报道,社会热烈讨论。有记者报道,在国家某部委工作的小林说,担子重,但奋斗的过程比怨天尤人更值得享受;在国务院直属机构工作的小袁说,干好本职工作,我们过的就是最平凡的小日子;而在某中央党群机关从事外事管理工作的小蒋说,当公务员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你对未来有怎样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选择适合自己的路
但丁曾经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有的人认为公务员是最好的职业,而在某中央党群机关从事外事管理工作的小蒋说,当公务员并不是最好的选择。选择什么样的职业,走什么样的路是自己的自由,但选择适合自己的路才是最重要的。当今社会,我们都有自己要走的路,都有要实现的梦想。可是,我们只顾着走路,却忘记了去思考这条路是否符合自己。只有选择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我们才能够走到胜利的彼岸,否则即使累得筋疲力尽也都是徒劳的。
着名演员蒋雯丽就为自己选择了一条正确辉煌的人生之路。她从小就是个活泼爱动的女孩子,而且尤其喜欢体操,可因为体质不行,在市体操队练了五年,也没能转为正式体操队员。后来,她又想成为一名作家,可是由于受文学基础和生活环境所限,她一直找不到什么好的写作题材,自然也就没什么成就。但她经过对自己的客观认识后,毅然走上了演员之路,并发挥出了自己的特长,成为了闪耀的明星。也许做一件事不成功,并不是没有付出主观的努力,只不过是因为那不是适合自己的路而已!而后来她走上了表演之路,那是适合她的,也就必然给她带来了成功。
陶渊明,在看清了官场的黑暗之后,他清楚地知道,这条让人羡慕的为官之路不适合自己。于是,他选择了归隐田园。与其为了一顶乌纱帽而痛苦地活着,倒不如扔掉它找回自己的乐趣。田园的生活虽然清贫,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静悠闲却比纸醉金迷的官场生活惬意多了。陶渊明为自己正确的选择而感到庆幸。于是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他的性情得到了陶冶,他的个性得以张扬,他活出了自己的风采。
霍金,虽然他只有几个手指能活动,可是他的大脑是健全的,于是他选择了一条充满坎坷而又富有挑战的物理学之路,他凭借自己的毅力刻苦钻研,终于在这个领域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他本可以在生病之后选择安乐与享受,可是他没有,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什么是坚韧与执着。他始终没有向命运低头,他用自己的成绩证明了选择这条是正确的,如果没有这样的选择,也就没有了让后人赞扬的他。
年轻的我们,总是爱做梦,爱幻想,但对于人生的道路,还是充满了未知。我们一定要活出自己的个性,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人生之路,那样我们的人生才能有意义和价值。有时我们崇尚那些才华横溢的作家,崇尚那些为祖国争光的体育健儿……可是,羡慕终归是羡慕,我们一定要了解自己,而不能盲目地效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路,才能够轻松地走到成功的彼岸。
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明确自己的目标,哪怕我们的理想不远大,可是最起码我们能够找准方向,如果方向弄错了,再远大的理想又有何用。只有适合自己的路,我们走起来才会轻松,才会心情愉悦。
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并为之去努力和奋斗,这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超越!
本题解析:本题属于材料作文。材料作文要先审清材料,抓住关键句子,总结出材料的主旨。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分析材料可以让我们思考:我们工作究竟是为了什么;能够发挥自己能力的工作就是好工作;不该贪图“禁止”的东西;有禁令,前途更坦荡;当公仆,还是当老爷?根据材料中小林、小袁、小蒋三个人的话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①无论干什么都要奋斗,公务员更应该“务好公”,引领潮流。②遵纪守法,干好本职工作,为国家发展增加正能量。③职业选择是每个人的自由,适合自己的选择就是最好的。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