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4 05:36:49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接要求作文。(50分)
孔子曾提出“已所不欲,勿施予人”。他认为,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就不必施加给别人,那么,“己所欲”(自己喜欢的东西),是否就应该施加于人呢?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
范文:
沉默的父子
父亲是一位钢琴家,儿子是在父亲的琴声中降生的。
父亲嗜琴如命,每当世事困扰他时,他独爱在钢琴前,灵巧的手指在琴键上轻快地跳跃,弹奏出美妙的音符,也拨动着自己的心弦。他时而弹起《秋日私语》,灵魂与美丽的自然融合,时而弹起《童年的回忆》,思绪在记忆中徜徉。他多么希望时间就此停止,琴声就这样萦绕。
儿子降生,父亲视儿如琴,心里默默念叨:“我一定把你培养成最出色的钢琴家的。”
从此,父亲带着儿子朝着目标开始奋斗。先是早教,别人家的孩子在看儿童画报,看动画片,而儿子在听理查德的《梦中婚礼》,车尔尼的《第三交响协奏曲》。父亲欣慰地看着儿子在自己预定的轨道上行驶,无差无错。
到了该上小学的年龄了,别的孩子背着书包快乐地上学了,可父亲认为这样的学校教育无法实现孩子做钢琴家的目标了,他毅然决定自己教育孩子,而每日的教程就是钢琴,一天八小时,这是一个8岁孩子童年的全部。慢慢地,孩子的手指变得纤细而修长,指关节也渐渐突出而有力了,父亲满意地笑了,儿子则只是沉默,没有反抗,没有兴奋。
初中,父亲开始带着儿子参加各类的钢琴比赛,儿子总是很争气,捧回了一个又一个的奖杯,看着那排列整齐的奖杯,听着父亲在亲友邻居面前的炫耀,孩子静静地坐在钢琴前,沉默着。
成年了,儿子巧遇伯乐,终于成为世界级的钢琴家,他开始到世界各国巡回演出,电视里不间断地播报着他的新闻。一次专访,记者问:“你的成功主要是谁的功劳?”,儿子沉默很久:“没有人。”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
接到父亲病危的消息,儿子还是从大洋的另一边赶了回来,看着病床前西装革履的儿子,父亲脸上是欣慰的笑容,他虚弱的说:“我终于尽到了我自己的责任了,这辈子我没有什么遗憾了。”儿子俯下身子,轻轻地靠在父亲的身上,贴着他的耳朵,慢慢地说:“你只是尽到了一个钢琴家的责任,你尽到了父亲的责任吗?”
父亲愕然,不语。(试评得分:48分)
本题解析:
(一)审题立意
切合题意,如:
① 己所欲,慎(择、慧、智、思)而施于人。
②己所欲,未必施于人。
③ 己所欲,可施于人也。
④己所欲,不必(可)施于人。?
⑤己所欲,可施于人。
偏离题意,如:
1.从“己所欲,施于人”的角度中提炼出:①好东西要分享;②人要学会换位思考;③人要有善心,要懂得感恩。④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2.从“己所不欲,是否施于人”的角度中提炼出:①人与人之间应该懂得尊重;②万事莫要强求,要相互理解。③要保持个性的独立。
注:这些同学的立意都是在原材料的分析上进行了一个“拐弯思考”,以致于偏题跑题。
3.但如果是紧扣“勿施于人”来谈要尊重,要理解,这可以视为基本切题。
(二)文章体裁
记叙文,议论文。
文体自 选,但选定了文体就必须吻合文体要求。
即:选定记叙文,则必须具备记叙文的基本要素;
选定议论文,则必须具备议论文的要素。不可文体杂糅。
结构完整,字数700字以上,正常给分。
结构不完整的:
1.600字—700字:每少50字扣1分。
2.600字以下,少于30分。
3.400字以下,少于20分。
4.文段中使用“伪排比句式”,与观点材料联系不紧的,视为无效文字。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作文。
古时候有个渔夫,是出海打鱼的好手。可他却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爱立誓言 ,即使誓言不切实际,一次次碰壁,也将错就错,死不回头。
这年春天,听说市面上墨鱼的价格最高,于是便立下誓言:这次出海只捕捞墨鱼。但此次渔汛遇到的全是螃蟹,他只能空手而归。上岸后,他才得知,现在市面上螃蟹价格最高。渔夫后悔不已,发誓下次出海一定只打螃蟹。?
第二次出海,他把注意力全放到了螃蟹上,可这一次遇到的却全是墨鱼。他只好又空手而归 。晚上,渔夫躺在床上,十分懊悔。于是,他又发誓:无论遇到螃蟹,还是墨鱼,他都捕捞。/ 可第三次出海,墨鱼、螃蟹,渔夫都没有遇到,他遇到的只是马鲛鱼。于是,渔夫再一次空手而归。渔夫没有赶上第四次出海,就在自己的誓言中饥寒交迫地离开了人世。
请以“目标与现实”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今年世界读书日这天,网上展开了关于“浅阅读”的讨论。
甲:什么是浅阅读?
乙:就是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嘛,浅阅读很时髦的。
丙:如今是读图时代,人们喜欢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
丁:浅阅读就像吃快餐,好吃没营养,积累不了什么知识。
乙: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压力这么大,我想深阅读,慢慢品味,行吗?
丙:人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喜好,浅阅读流行,阅读就更个性化和多样化了,挺好。
丁:我很怀念过去的日子--斜倚在书店的一角,默默地读书,天黑了都不知道。
甲:浅阅读中,我们是不是失去了什么?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任选一题作文:
(一)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在中国古代,有一位将军的妻子得了重病,按照秘方,吃一百个麻雀的脑子她就会痊愈。看着笼子里叽叽喳喳、活蹦乱跳的麻雀,将军的妻子想:为了我一个人的生命难道要残害这一百多个生灵吗?我宁死也不要这样!于是他叫仆人把麻雀放生了。但过了两个月,她的病奇迹般地好了。
一个叫武堂的人,有一天带着他的儿子去打猎,遇到了两只鹿在嬉戏。武堂开弓放箭,射死了小鹿,那只母鹿悲伤欲绝,舔舐小鹿的伤口,武堂又开弓射死了母鹿。过了几天,武堂又领儿子去打猎,在路上遇见了一只鹿,武堂照旧开弓放箭,但这一箭却射中了他儿子。武堂抱着他的儿子大哭,但无济于事,儿子已经死了。
这两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联想?请以这些思考与联想为依据写一篇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二)命题作文
题目:祁连山断想
(作文要求同上一篇)
参考答案:开放性试题,答案不一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写作题 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中国青年报》“八卦红楼”上有一篇文章:晴雯有一半是“比”死的。其基本内容如下(摘录):晴雯美丽能干、风流灵巧,是大观园里的俏丫鬟,她抱屈冤死,这是众所周知的。但笔者认为:晴雯
有一半是“比”死的。
她与平级同事袭人比地位,她与下级丫头麝月、小红、芳官在宝玉面前争宠,她还与跨部门的上级领导黛玉、宝钗比聪明……她的拌嘴吵架、争强好胜,多源于这种比较。总在比较中生活,难怪晴雯不快乐,动不动就恶语相向……
但“比”也有另一面:比,展示了青年毛泽东“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情;比,展现了泳坛名将菲尔普斯在水立方的雄姿;比,展示了奥林匹克学科竞赛场上学子的风采……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或抄袭。
参考答案:此材料可以辩证的对待比,当我们来到这个社会上生活时,每个人都拥有两把刀。一把用来“刺杀”别人,一把用来“戕杀”自己。这两把刀就是“比”。
每个人都有一种“比”的本性。其实,只有 “比”,才能显示我们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对方的优势和劣势。这是一种自我修养与完善的好方法。然而,如果处理不好,也会走向反面。如果我们只是在“比”中沉湎于自己优秀的一面或是颓唐在自己的缺陷中,那么,这只会使自己受伤。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