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东省山东省选调毕业生到村任职申论冲刺试卷一(大学生“村官”)(附详解)(一)

时间:2013-02-11 17:57: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材料题

1、 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请考生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要求作答。
  2.本试卷由“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3.答题前,请考生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所选项涂黑。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规定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试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允许后,方可离开。
二、给定资料1.面对口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新农村建设的急需一一双向的渴求促使2006年启动的大学生“村官”计划一年比一年火热。中共中央组织部下发《长效机制的意见》,希望加快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制度化步伐。
  中组部负责人就此答记者提问时说,从2008年开始,中囡计划连续用5年时间,每年从各地选聘2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总数累计达10万人。
  通过考试的大学生到达乡村基层后,一般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等职,任期为3年。对于他们任期届满后的出路,中组部负责人说,对表现优秀、担任村“两委”主要负责人的大学生“村官”,鼓励他们长期在农村基层干部岗位上建功立业;对于表现优秀、聘期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可以享受公务员报考的优惠政策。
  2009年5月5日启动的北京市面向2006年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官”定向招考公务员工作,印证了这一点。有资格参加这个考试的,都是已经完成了首期3年聘任协议的“村官”们,他们有机会获得258个公务员岗位中的一个。尽管竞争依然激烈,但比起社会上的公务员公开招考,门槛已然降低了许多。而且,北京市规定:在这次公务员定向招考中,在村任职期间表现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可以获得5到15分不等的加分。
  有朝一口的“鲤鱼跃龙门”,无疑是吸引大学毕业生们积极报考“村官”的重要动机,但也有很多人希望把村官的宝贵经历好好经营起来,当做人生一次重要的历练。
  2.一辆借来的旧摩托车、一台旧电脑、一张不大的书桌,这几乎是大学生“村官”陈生的全部家当。
  离开繁华的城市,这个清瘦的男孩,只身来到省级一类重点贫困乡——贵州省修文县大石乡联合村。凭借自己火一般的热情,陈生给联合村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用自己的青春在黑土地上谱写出了一曲动人乐章。
  2006年7月,毕业于贵阳学院法学专业的陈生,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走进律师事务所,而是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2008年11月,两年志愿者服务期满,陈生又毅然放弃到广东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的机会,选择当了一名大学生“村官”。
  先当“村民”。再当“村官”
  “我来自农村,在大学期间就接受到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帮助。现在,我是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到农村工作的!既然来了,就要扎扎实实、安安心心地干。虽然农村条件艰苦,但也有着广阔的舞台和天地,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老百姓做些事情。”陈生说。
  一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能当村党支部副书记?面对村民们怀疑的眼神,刚上任的陈生意识到,要赢得村民的信任,就必须全面了解村情,走进村民的生活,要先当“村民”,才能当好“村官”。于是,陈生骑着那辆村支书借给他的旧摩托,挨家挨户收集了村里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写出调研报告,为村里的发展出主意、想办法。
  他的谦虚和踏实,很快赢得了村民的称赞。“陈生基本一天来一趟,哪里有事情,他就走到哪个组,要是上面来了救济粮,他就一个组一个组地去通知,对工作很负责。”联合村村民罗定芳说。
  利用自己的所学,陈生还当起了村里的义务调解员,不仅为村民调解了多起纠纷,还自费印制了400张“连心卡”,把自己的姓名、电话、服务事项等都印在卡片上发给每户村民,村民遇到法律方面的问题都会先想到他。
  扎根“黑土”。尽展所长
  2009年2月17日,联合村办公室门前排起一条“长龙”,村民们正等着领村集体林场的承包费——每人17元。
  “别小看这17元钱,多亏有陈副支书帮我们争取!”村民贺康海感叹道。联合村有500多亩的集体林场,是1969年全体村民投工投劳栽种的,后来村委会将林场承包给别人,由于村领导班子换届调整,林场的承包费一拖就拖了40年,一直无人过问。眼看着集体的资产、自己的血汗就这样被人无偿占有,村民们怨声载道。
  了解这一情况后,陈生和村里的干部一头扎进堆满灰尘的老档案中,翻出了当年签下的承包合同,找到林场承包人,要求清算40年来的承包费,“根据承包合同的规定,你们应该给村民承包费……如果诉讼到法院,法院不但会按照承包合同判决你们支付承包费,还要你们多支付一倍多的滞纳金。”陈生的努力,维护了村民们“丢失”40年的权利。
  最近,陈生正盘算着在乡里建立一个法律咨询服务平台,这一想法得到了乡领导的大力支持。现在,依托大石乡司法所建立的大石乡法律咨询服务平台已经落实了办公场所,很快就会投入运行。
  “通过这个平台,可以经常向村民们宣传政策法规、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让法律意识深入民心,让村民们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权益,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与此同时,陈生还琢磨着如何帮助村民办黑山羊养殖场、山塘养鱼等,“我要用自己的青春与梦想,为改变联合村的面貌尽一份力,帮助这里早日脱贫。”
  3.中南民族大学社会学教授詹全友在接受采访时说:“要想留住大学生‘村官’,不仅需要国家建立起相关的机制,更需要我们对大学生‘村官’投入更多的关注。鉴于目前存在专业知识与农村实际工作脱节的问题,我认为有必要在大学生走上‘村官’岗位之前对他们进行相关的培训,包括农学、医学、经济、管理等各方面的专业培训。另外,也要做好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的精细分类,将各专业人才分配到特定的领域里,这样才不至于‘乱投医’,浪费人力,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只有当大学生‘村官’充分的学以致用,才能保证他们在树立了‘工作信心’之后,在‘村官,的岗位上呆得长,干得久,做得好。这样,大学生‘村官’才能发挥他应有的作用,为今后的农村建设做出真正的贡献。”
  4.人民口报社记者访问了北京大学两代“村官”吴奇修和陈丽娟。
  记者:大学生去基层是否会荒废以前的专业?大学所学的知识,如何转化到基层工作中?
  吴奇修:我认为大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论和思维能力,是以后继续学习、工作的基础。在基层工作,关键是要做到知行合一,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工作实践,同时在生动丰富的实践中不断学习。社会是一所多姿多彩的大学,可以学习到更多的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大学生在基层要向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学习。把积极进取同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既开拓进取又量力而行,既努力奋斗又不急于求成。
  陈丽娟:不可否认,有些专业比如涉农、法律等对工作有帮助,但是农村工作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更多的是对基层工作者综合素质的要求。我认为当“村官”最重要的是自我调节能力和责任感,专业和学历都不是最重要的。大学的教育在专业知识的培养之外更多的是对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培养,比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无论什么专业,只要踏实肯干,在基层工作中总会找到适合的结合点。.记者:现阶段,一批批大学生赶赴农村。其中比较让人发憷的,可能是怎样和农民打交道。你们有什么好建议吗?
  陈丽娟:我以前是一个典型的从学校到学校的充满书生气的“读书人”。到了基层后,才发现以前很多想法都太过理想化。在基层,我学会了和人平等地交流,学会了换位思考,所以就变得比以前宽容、稳重。我觉得,这是我这3年“村官”工作最大的收获和经验。
  吴奇修:和农民打交道,首先要带着一颗真心、抱着一种诚意。我从心底里看得起农民,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相信他们、依靠他们。那段艰难而充实的经历,为我以后的工作提供了丰富营养,使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群众。,
  记者:能给大学生或者现在的大学生“村官”计划一些建议吗?
  吴奇修:为解决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和高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实质性措施。这些措施的含金量都是比较高的,所以现在大学生下基层有很多有利的条件。但大学生仍需要做很多准备:一是学习、工作的条件差得多;二是经济上的待遇低得多;三是心理上、社会上、舆论上的压力大得多。
  陈丽娟:我认为大学生下基层,首先要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基层工作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艰苦,精神生活的欠缺也需要自己来调整和克服。大学生应该把握机会,注意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这些对于个人成长还是相当有利的。而在政策上,应该注意“村官”政策的长期性和衔接性,不能把大学生到基层任职简单当做缓解就业压力的方法,应该从建设新农村、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角度制定相关政策。
  吴奇修:总的来说,现在的政策确实做到了“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很多人性化的设计免除了大学生的后顾之忧。我希望有更多的大学生能够自觉自愿地到基层去。每一个大学生“村官’’都应该珍惜机会,一方面要相信去了以后会改变农村的面貌,也会锻炼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我想政策上可以更加细化,比如制订培训计划,帮助大学生度过缓冲期。当代大学生具有现代知识和思维,我希望他们在选择就业、追求理想、实现价值的过程中,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在祖囡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
  5.从2008年开始,中央组织部等部门决定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乡村任职。至今,全国大学生村官已有13万人。最新消息透露,广东省2009年将招聘1600名大学生村官,加上这1600人,广东省大学生村官将达到2649人。
  为什么大学生村官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官方分析,村“两委”干部正在老化是个严峻的事实,新农村建设遭遇人才“瓶颈”;民间来看,农村本地生源大学毕业生正遭遇就业“瓶颈”。一者有需,一者有求,大学生入村任“官”是完美的结合。
  2008年以来,经济迅速下滑,就业市场萎缩,而中田高等教育在历经了9年的高速增长以后,却显露出越来越严重的“就业危机”。在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形势下•大学生们与那些滞销的出口商品、无业待工的农民工一起,在这个全球性的寒冬里瑟缩着,等待着买家的挑捡。大学生与工人甚至农民工,天之骄子与蓝领,在产业链的新一轮调整中均沦为弱势群体。
  1993年到1998年的6年间,中国的普通高等学校(包括本科与专科)每年的招生人数从92.4万增加到108.4万,年均增长2.8%。1999年,高校招生人数却骤增至275万人。这9年来,中围高等教育的招生人数在以每年12%的速度激增。预计“十一五”期间,中国的毕业生总量将达到2600万。
  据测算,城市化率每提高1%,就能拉动经济增长3%,而据有关部门统计,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有可能增加70万一120万个就业机会。美国城市化率在85%一90%之间,日本城市化率是90%,中国香港是100%,欧洲是90%。正因如此,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即便毛入学率高、毕业生多,也不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而当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却还比较低(口前是38%左右),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从这点来看,即使中国高校毛入学率只有20%,与城市化率相比,仍是两个不能相协调的数字。
  各方舆论认为,大学生就业难,1999年以来的大学疯狂扩招难逃其咎;也有评论者认为,中国高校20%的毛入学率比起一些发达国家,比起周边的一些新兴的工业国家和地区还有很大的差距,扩招大方向是没错的。
  研究经济的专家指出,就业之困在于城市化率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中国社会短时间内承担不了扩招之后庞大的大学生群体。
  6.根据陕西省的政策,到村(社区)任职的高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4/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村官考试省级导航 ★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 村官考试信息汇总 ★ 
 ★ 公务员考试试题汇总 ★ 
 ★ 省市县导航及其他考试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