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10-30 05:53:24
A.玻璃样变
B.囊性变
C.红色变
D.肉瘤变
E.钙化
A.大量涌现的不自主的观念
B.不能被说服的病态信念
C.无法摆脱的重复出现的观念
D.抽象的概念荒谬地具体化
E.思维联想连贯性障碍
A.皮质醇增多症
B.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C.嗜铬细胞瘤
D.慢性肾炎
E.肾动脉狭窄
A.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
B.调整各种营养成分的摄入比例
C.适当增加能量摄入总量
D.适当减少能量摄入总量
E.细嚼慢咽,以减少这种特殊动力效应
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呼吸性碱中毒
D.低氯性碱中毒
E.低氯性酸中毒
A.心包
B.肺
C.气管
D.结肠
E.皮肤
A.左角膜反射消失,下颌向右偏斜
B.左角膜反射存在,下颔向右偏斜
C.左角膜反射消失,下颌无偏斜
D.左角膜反射消失,下颌向左偏斜
E.左角膜反射存在,下颌无偏斜
A.天花和鼠疫
B.狂犬病和天花
C.霍乱和副霍乱
D.鼠疫和霍乱
E.艾滋病与霍乱
A.补体结合试验
B.血凝抑制试验
C.中和试验
D.特异性IgM抗体检测
E.病毒分离
A.神经母细胞瘤
B.软骨母细胞瘤
C.无性细胞瘤
D.鲍文氏病
E.骨髓瘤
A.肝细胞坏死
B.假小叶形成
C.炎细胞浸润
D.肝细胞浊肿变性
E.肝细胞脂肪变性
A.甲状腺抗体的测定
B.TRH兴奋实验
C.血清T3、T4、TSH测定
D.甲状腺扫描
E.骨龄测定
A.美西律(慢心律)
B.普鲁帕酮(心律平)
C.普萘洛尔(心得安)
D.奎尼丁
E.维拉帕米
A.维护病人的利益和社会公益
B.维护医务人员和医院的声誉
C.维护医务人员和医院的经济效益
D.维护医务人员和医院的自身利益
E.维护医务人员之间、医院间的和谐
A.胆汁酸
B.维生素D3
C.睾丸酮
D.雌二醇
E.胆红素
A.血容量
B.静脉血管张力
C.肺动脉楔压
D.静脉回心血量
E.右心室排血能力
A.只体现在认识疾病的活动中
B.只体现在治疗疾病的活动中
C.只体现在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活动中
D.只体现在家庭生活中
E.与医学研究无关
A.病变黑及一个大叶
B.纤维素性炎症
C.可发生肺肉质变
D.常发肺脓肿
E.多由肺炎双球菌引起
A.1.0~1.9
B.2.0~3.0
C.3.1~3.5
D.3.6~4.0
E.>4.0
A.上端干骺端部位
B.横切面三棱形部位
C.横切面是四边形部位
D.横切面三棱与四边形移行部位
E.踝上部位
A.血压突然下降或休克、心包摩擦音、呼吸困难
B.心胞摩擦音、颈静脉显著怒张,呼吸困难
C.血压突然下降或休克、颈静脉显著怒张、心包摩擦音
D.心音低弱、遥远、颈静脉显著怒张、呼吸困难
E.血压突然下降或休克、颈静脉显著怒张、心音低弱、遥远
A.接触粉尘的职业史
B.临床症状
C.CT检查
D.胸片
E.肺功能检查
A.2-3天
B.4-6天
C.7-12天
D.2-3周
E.4-8周
A.静息电位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B.静息电位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C.静息电位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D.静息电位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E.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幅度均不变
A.心电图出现深而宽的病理性Q波
B.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有响亮的收缩期杂音
C.用力时心前区闷痛及晕厥史
D.超声心动图发现舒张期室间隔左室后壁的厚度之比≥1.3,伴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向前运动
E.可闻第三心音及第四心音
A.脱氧核糖核酸(DNA)含量减少
B.核糖核酸(RNA)含量增多
C.骨肉瘤的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减弱
D.肝癌细胞的脱氢酶活性减弱
E.肺磷状细胞癌细胞的脂酶活性随分化程度降低而增强
A.腺体分泌减少、胃肠平滑肌兴奋
B.膀胱逼尿肌松弛、呼吸肌麻痹
C.支气管平滑肌松弛、唾液腺分泌增加
D.神经节兴奋、心血管作用复杂
E.脑内乙酰胆碱水平下降、瞳孔扩大
A.巨噬细胞
B.肥大细胞
C.T淋巴细胞
D.B细胞
E.嗜酸性粒细胞
A.IFN-α
B.IL-4
C.IFN-γ
D.TNF-β
E.IL-2
A.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B.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
C.溶血反应
D.细菌污染反应
E.酸碱平衡失调
A.肽聚糖
B.蛋白质
C.脂蛋白
D.核酸
E.脂多糖
A.膀胱刺激症状的程度
B.血尿程度
C.尿中是否找到结核杆菌
D.膀胱镜检查所见
E.静脉尿路造影或逆行肾盂造影所见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潜伏性感染
A.安静时K+比Na+更易透过细胞膜
B.兴奋时Na+比K+更易透过细胞膜
C.K+的不断外流和Na+的不断内流
D.膜上载体和通道蛋白的共同作用
E.膜上Na+一K+依赖式ATP酶的活动
A.8小时
B.9小时
C.10小时
D.11小时
E.12小时
A.子宫颈腺体充满癌细胞
B.子宫颈表面发生的原位癌影响腺体分泌排出
C.子宫颈表面和腺体先后发生了原位癌,并侵及腺体周围间质
D.子宫颈原位癌突破基底膜侵及腺体
E.子宫颈原位癌沿基底膜伸入腺体内致腺管上皮为癌细胞所取代,腺体基底膜完整
A.青霉素G
B.阿莫西林
C.头孢曲松
D.阿米卡星
E.阿奇霉素
A.鼓音
B.过清音
C.浊音
D.清音
E.实音
A.腺角化癌
B.腺癌
C.透明细胞癌
D.鳞腺癌
E.鳞癌
A.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之差
B.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C.肺的弹性回缩
D.呼吸肌的舒缩运动
E.肺内压的周期性变化
A.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
B.明显水肿,高脂血症
C.大量蛋白尿,明显水肿
D.低蛋白血症,明显水肿
E.低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
A.启动热力学不能发生的反应
B.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C.能升高反应的活化能
D.可改变反应的平衡点
E.对作用物(底物)的选择性
A.麻疹疫苗
B.乙脑疫苗
C.流脑疫苗
D.流感疫苗
E.甲型肝炎疫苗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E.6种
A.Mallory-Wei综合征
B.Zolliger-Ellio综合征
C.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D.消化性溃疡
E.食管癌
A.技术水平欠缺的技术过失
B.违反卫生法规和诊疗护理法规、常规的责任过失
C.违反操作规程的故意
D.疏忽大意的过失
E.过于自信的过失
A.二尖瓣脱垂
B.心肌病
C.主动脉瓣狭窄
D.冠心病及其并发症
E.急性心肌炎
A.高热
B.酸中毒
C.脓气胸
D.炎症加重
E.心力衰竭
A.直肠镜
B.钡灌肠
C.B超
D.大便潜血检查
E.CT
A.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
B.是一个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
C.是指医务人员对医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
D.是指医务人员基于对医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而产生的稳定性的行为习惯
E.既包括医务人员对医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也包括医务人员基于这种认识所产生的具有稳定性特征的行为习惯
A.静脉回流增加
B.肺淤血
C.心排量减少
D.心律失常
E.心肌缺血
A.83.33mmol/L(1500mg/d1)
B.66.67mmol/L(1200mg/d1)
C.27.78mmo/L(500mg/d1)
D.11.11mmol/L(200mg/d1)
E.8.89mmol/L(160mg/d1)
A.脉快、血压下降,补液后血压不升或回升后又下降
B.血红蛋白、血球压积持续降低
C.胸片阴影逐渐增大.
D.穿刺液涂片红细胞与白细胞之比为100:1
E.闭式引流量连续3小时,每小时超过200ml
A.保质日期
B.食用或者使用方法
C.品名、地名、厂名、生产日期
D.生产单位负责任
E.批号或者代号
A.适当补液
B.使用强心药物
C.用扩血管药
D.补液试验
E.充分补液
A.肺炎链球菌
B.葡萄球菌
C.绿脓杆菌
D.大肠杆菌
E.厌氧菌
A.主细胞
B.壁细胞
C.粘液细胞
D.G细胞
E.嗜银细胞
A.糖皮质激素
B.肾上腺素
C.雌激素
D.甲状腺激素
E.甲状旁腺激素
A.思维散漫
B.赘述症
C.持续语言
D.思维中断
E.思维化声
A.母婴保健指导
B.孕妇、产妇保健
C.胎儿保健
D.胎儿性别诊断
E.新生儿保健
A.均质、稀薄的白带
B.阴道H值gt4.5
C.氨臭味试验阳性
D.线索细胞
E.挖空细胞
A.急性左心衰竭
B.动脉导管未闭
C.大量心包积液
D.高血压病
E.室间隔缺损
A.载有本人姓名、性别和年龄的标牌
B.载有本人姓名、年龄和专业的标牌
C.载有本人姓名、专业和职务的标牌
D.载有本人姓名、职务或者职称的标牌
E.载有本人姓名、职称及科室的标牌
A.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B.宫颈碘试验
C.妇科三合诊检查
D.阴道镜检查
E.宫颈活组织检查
A.苯丙氨酸
B.组氨酸
C.蛋氨酸
D.赖氨酸
E.亮氨酸
A.胸水清澈、静置不凝固,比重<1.016―1.018,以淋巴细胞和间皮细胞为主
B.胸水是谈血色,红细胞>10×1010/L
C.胸水淡黄绿色,比重>1.018,白细胞高于500xl06/L,H<7.30,Rivalta试验阳性
D.胸水有臭味,比重>1.018,白细胞为10×108/L,PH<7.OO,Rivalta试验阳性
E.血性胸水,红细胞>5.0×108/L,胆固醇含量增高,LDH>500IU/L
A.1天
B.2天
C.3天
D.4天
E.5天
A.排泄性尿路造影
B.逆行肾盂造影
C.B超
D.肾动脉造影
E.CT
A.从胚胎形成至产后l周
B.从妊娠满20周至产后4周
C.从妊娠满24周至产后1周
D.从妊娠满28周至产后l周
E.从妊娠满28周至产后4周
A.甲类或乙类传染病流行
B.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C.环境污染
D.寄生虫病疫情
E.水灾、地震等严重危害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自然灾害
A.突发上腹部剧痛
B.腹式呼吸消失
C.上腹部压痛明显
D.上腹部有反跳痛
E.肝浊音界消失
A.腺苷酸环化酶
B.ATP酶
C.胆碱酯酶
D.单胺氧化酶
E.Na+-K+依赖式ATP酶
A.葡萄球菌
B.粪肠球菌
C.大肠杆菌
D.变形杆菌
E.白色念珠菌
A.需模板DNA
B.需引物RNA
C.延伸方向为5’→3’
D.以NTP为原料
E.具有3’→5’外切酶活性
A.多为轮状病毒感染致秋季腹泻
B.星状病毒感染致腹泻
C.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致腹泻
D.食饵性腹泻
E.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
A.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B.法洛四联症
C.艾森门格综合征
D.三尖瓣下移畸形
E.室间隔缺损
A.4小时
B.6小时
C.8小时
D.10小时
E.12小时
A.肛门周围一阴阜一大腿内上1/3一大小阴唇
B.阴阜一大小阴唇一肛门周围一大肠内上1/3
C.大腿内上1/3一肛门周围一大小阴唇一阴阜
D.大小阴唇一阴阜一大腿内上1/3一肛门周围
E.大小阴唇一大腿内上1/3一阴阜一肛门周围
A.升压
B.降压
C.血压不变
D.心率减慢
E.心率不变
A.大肠杆菌
B.肠链球菌
C.副大肠杆菌
D.变形杆菌
E.乳酸杆菌
A.40°~49°
B.50°~59°
C.60°~70°
D.80°~99°
E.90°及以上
A.受体型TPK
B.非受体型TPK
C.PKC
D.PKA
E.PKG
A.只有免疫原性,无免疫反应性
B.只有免疫反应性,无免疫原性
C.既无免疫原性,又无免疫反应性
D.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免疫反应性
E.不能激发细胞免疫应答
A.急性膀胱炎
B.前列腺炎
C.尿道狭窄
D.膀胱结石
E.输尿管结石
A.二尖瓣狭窄
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C.二尖瓣关闭不全.
D.主动脉瓣狭窄
E.室间隔缺损
A.脑电图
B.肾功能
C.血胆红素
D.血常规
E.血清抗核抗体
A.450ml和200ml
B.500ml和300ml
C.550ml和200ml
D.600ml和100ml
E.650ml和200ml
A.45,XX,-14,-21,+t(14q21q)
B.45,XX,-15,-2l,+t(15q22q)
C.46,XX
D.46,XX,-14,+t(14q2lq)
E.46,XX,-21,+t(14q21q)
A.淋巴瘤
B.神经源性肿瘤
C.肺癌
D.胸骨后甲状腺肿
E.心包囊肿
A.I期
B.Ic期
C.Ⅱa期
D.Ⅱ期
E.Ⅲa期
A.子宫性闭经
B.第一度闭经
C.第二度闭经
D.垂体性闭经
E.下丘脑性闭经
A.血浆皮质醇
B.尿游离皮质醇
C.血皮质醇昼夜节律
D.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E.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A.肾挫伤
B.肾部分裂伤
C.肾全层裂伤
D.肾蒂断裂
E.肾蒂伤伴输尿管损伤
A.剧烈腹痛
B.麻痹性肠梗阻
C.血钙<1.75mmol/L
D.血清淀粉酶>500V(Somogyi法)
E.胁腹皮肤呈灰紫色斑
A.膀胱
B.肛门直肠
C.后尿道
D.尿道球部
E.阴茎部尿道
A.X线钡餐透视
B.大便隐血试验
C.血常规
D.胃镜
E.B超
A.缺铁性贫血
B.慢性肾炎
C.类风湿关节炎
D.系统性红斑狼疮
E.风湿热
A.切口内癌细胞种植
B.切口感染
C.切口裂开
D.切口血肿
E.切口脂肪液化
A.腹部平片
B.上消化道钡餐
C.心电图
D.腹部CT
E.胃镜
A.卫生行政部门
B.疾病控制中心
C.民政部门
D.司法部门
E.公安部门
A.强的松+环磷酰胺
B.强的松+长春新碱
C.马利兰
D.苯丁酸氮芥
E.HOAP方案
A.细胞因子
B.炎性介质
C.生长因子
D.全身炎性反应
E.组织缺血一再灌注过程
A.自然分娩
B.会阴侧切自然分娩
C.产钳术
D.胎头吸引术
E.剖宫产术
A.急性心包炎
B.心室膨胀瘤
C.变异型心绞痛
D.梗死后心绞痛
E.急性心肌梗死
A.卡马西平10mg静脉注射
B.利眠宁10mg肌肉注射
C.苯妥英钠250mg肌肉注射
D.地西泮50mg静脉注射
E.苯妥英钠250mg静脉5分钟以上注射完毕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肺动脉狭窄
D.法洛四联症
E.动脉导管未闭
A.血浆皮质醇
B.尿游离皮质醇
C.血皮质醇昼夜节律
D.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E.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A.子宫性闭经
B.第一度闭经
C.第二度闭经
D.垂体性闭经
E.下丘脑性闭经
A.请上级医生会诊,确诊后再转诊
B.请上级医生会诊,确诊后隔离治疗
C.向医院领导报告,确诊后由防疫部门进行转送隔离
D.向医院领导报告,确诊后对刘某就地进行隔离
E.在规定时间内,向当地防疫机构报告
A.胸椎转移癌
B.胸椎结核
C.胸椎血管瘤
D.化脓性脊椎炎
E.胸椎间盘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