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12-11 06:42:16
A.脑部同位素扫描
B.脑血管造影
C.头颅X线检查
D.头颅超声波检查
E.头颅CT或MRI检查
A.降低血压
B.中药治疗
C.抗感染治疗
D.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E.应用止血药,阻止脑内继续出血
A.言语沟通障碍
B.潜在并发症:脑疝
C.气体交换受损
D.躯体移动障碍
E.有感染的危险
A.患侧膝下放置小软枕,并将毛巾卷放在髋关节外侧
B.患侧手臂维持外展位
C.每天帮助病人或指导家属帮助病人进行瘫痪肢体各关节的被动活动
D.让患者多做头部及颈部活动
E.静脉输液穿刺于健侧肢体
A.有机磷中毒
B.误服强酸溶液
C.误服不洁食物
D.一氧化碳中毒
E.酒精中毒
A.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
B.给予物理降温
C.密切观察神志变化
D.及时采血测定碳氧血红蛋白
E.根据医嘱及时给予甘露醇
A.酸中毒
B.药物过量
C.迟发性脑病
D.脑血栓形成
E.脑出血
A.56岁
B.绝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
C.宫体大
D.阴道粘膜菲薄
E.宫颈光滑
A.细致的双合诊
B.三合诊
C.分段诊刮
D.宫颈刮片
E.宫颈细胞学检查
A.化学疗法
B.子宫全切术
C.放射疗法
D.手术和放射疗法相结合
E.孕激素治疗
A.每日300mg
B.每日400mg
C.每日500mg
D.每日600mg
E.每日700mg
A.每日500mg
B.每日600mg
C.每日700mg
D.每日800mg
E.每日900mg
A.碳氧血红蛋白测定
B.脑血管造影
C.头颅X线检查
D.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
E.头颅CT或MRI检查
A.立即脱去病人的外衣
B.反复用肥皂水清洗皮肤、头发和指甲缝隙
C.用清水反复洗胃
D.根据医嘱给予阿托品
E.给氧
A.阿托品用量不足
B.阿托品化
C.阿托品中毒
D.脑出血
E.脑水肿
A.气体交换受损
B.活动无耐力
C.疼痛
D.体液不足
E.有感染的危险
A.立即予以平卧位
B.开放静脉
C.测血压、心率,做心电图
D.吸氧
E.准备气管插管物品
A.顽固性心绞痛
B.急性心肌梗死
C.高血压心脏病
D.伴气管炎
E.长期用硝酸甘油可能已产生耐药
A.避免过度体力劳累及情绪波动
B.避免饱餐、受凉
C.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
D.不可吸烟
E.可多饮酒以达活血目的
A.急性肺水肿
B.哮喘急性发作
C.心力衰竭
D.过敏反应
E.空气栓塞
A.端坐位,双腿下垂
B.左侧卧位,头高脚低
C.右侧卧位,头高脚低
D.左侧卧位,头低脚高
E.抬高头胸20°~30°
A.立即停止输液
B.持续1~2L/mi吸氧
C.30%酒精湿化给氧
D.安慰病人,减轻恐惧
E.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A.10%~20%
B.25%~35%
C.40%~50%
D.60%~70%
E.70%~80%
A.头部先放冰袋,足部放热水袋
B.以拍拭方式进行,不用摩擦方式
C.腋窝、腹股沟适当延长拍拭时间
D.禁忌拍拭胸前区、腹部和足底等部位
E.病人发生寒战、面色苍白时应减慢速度
A.10分钟
B.15分钟
C.20分钟
D.30分钟
E.60分钟
A.37.5℃以下
B.38℃以下
C.38.5℃以下
D.39℃以下
E.39.5℃以下
A.脑出血
B.冠心病
C.原发性高血压
D.脑瘤
E.脑膜炎
A.每天固定时间测量
B.选取一侧上肢固定测量
C.测量血压时体位固定
D.每次测量使用固定的血压计
E.若一次测量没有听清楚,可以马上再次测量,直到听清读数
A.低钠饮食
B.适度的体育锻炼
C.多吃含纤维素的食物,预防便秘
D.规律服用降压药物
E.在药物的作用下将血压控制得越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