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0-24 00:34:42
宁波数字孪生(东方理工)研究院参加91考试网2025年博士暨中高级人才RPO线上面试会,欢迎海内外优秀人才报名参会,与宁波数字孪生(东方理工)研究院上线交流。
1.参会场次
举办平台:腾讯会议平台
RPO线上面试会第七场(举办时间:11月13日)
2.报名通道:
本次招聘会针对参会人才免费,不收取参会人才任何费用。
立即报名→【第七场】
3.活动咨询
咨询微信及热线:刘老师13903072917
(添加微信请备注“姓名+学历+专业+毕业院校+RPO面试会”,后续我们将邀请您加入活动交流群)
4.入场方式
活动开始前我们将会通知您意向单位的面试房间号,届时凭面试房间号入场与参会单位交流面试。
一、单位简介
宁波数字孪生(东方理工)研究院是由宁波市人民政府批准,宁波市科学技术局与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合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于2023年1月3日注册成立,8月15日正式揭牌。研究院是《宁波市超常规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行动纲要(2022-2026年)》中明确重点打造的三大数字经济科创平台之一,是甬江科创区重点支持建设的科创平台。
研究院院长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创校校长陈十一教授担任,执行院长由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IEEE Fellow、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创校副校长曾文军教授担任,科研团队由国家级人才、行业资深专家等知名学者领衔。
自揭牌以来,研究院坚持以高标准、高层次的引才原则招募科研人员。五年建设期计划引进海内外数字孪生相关领域人才300余名,着力打造以战略科学家、学术带头人为核心,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为骨干的梯次人才队伍。
在科研创新方面,研究院结合宁波市产业发展布局,瞄准智能硬件与感知、三维建模与仿真、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与反馈控制、区块链与信息安全等数字孪生相关领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先进制造、港口航运、社会民生、城市治理等数字孪生应用场景建设中的共性技术需求。依托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学科优势,获批芯粒 CAD 和制造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全省工业智能与数字孪生重点实验室、宁波市空间智能与数字衍生重点实验室等省市级创新平台,开展相关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前沿创新研究、关键技术开发以及产业孵化工作。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是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省市共同建设的高起点、小而精、创新型、国际化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学校以服务国家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强化基础研究、聚焦前沿交叉、突出工程技术,形成以理学、工学、信息、商科为主,兼具特色人文社科的学科体系。
东方理工目前已正式签约100名教学科研负责人,包括院士16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52人、国际著名学术组织会士23人,其中96%的教师拥有2年及以上的海外经历。学校于2025年开启首届本科生招生,设立数理基础科学、智能制造、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个专业,面向未来发展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卓越本科教育体系。
二、招聘岗位及要求
根据研究院发展需求,现面向海内外招募优秀的硕博人才。招聘岗位分为研究序列和工程技术序列,研究序列岗位面向基础研究,需具有博士学位;工程技术序列岗位面向工程技术和产业化,需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序号 | 实验室 | 专业方向 |
1 | 柔性传感与人机交互技术实验室 | 电子电路、信息、自动化、计算机、材料、高分子、化学、力学、机械等 |
2 | 动力学系统实验室 | 人工智能、自动化等 |
3 | 电路与系统建模及仿真实验室 | 计算机、微电子、物理、电子信息、自动化或数学等 |
4 | 城市环境系统数字化实验室 | 计算机、人工智能、环境科学等 |
5 | 流体、声学与振动实验室 | 飞行器动力学、气动声学、结构动力学、人工智能、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数学等 |
6 | 人工智能与能源系统实验室 | 计算机、人工智能、能源系统、数学等 |
7 | 智能媒体与视觉计算实验室 | 计算视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器人等 |
8 | 多模态人工智能实验室 | 人工智能、机器人控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
9 | 生物医学数据挖掘与计算实验室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生物信息、生物医学工程等 |
10 | 网络信息安全实验室 | 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应用数学等 |
11 | 生物检测实验室 | 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等 |
12 | 工业智能技术应用实验室 | 计算机软件、物联网、人工智能等 |
13 | 智慧交通研发中心 | 计算机、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 |
14 | 智慧海洋气象实验室 | 大气科学、大气物理、气象学等 |
15 | 智慧园区与大家居实验室 | 计算机、人工智能、自动化专业,数字孪生和元宇宙等 |
具体岗位及要求详见附件1
三、薪酬福利
参照国内一流科研院所标准,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支撑条件。
(一)薪酬待遇
根据《宁波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条目(2022版)》,提供不同层次的薪资标准。
1. 顶尖人才(在国内外学科领域具有显著声望和影响力的学者专家,取得突出科研成就),按“一人一议”方式商议;
2. 特优、领军、拔尖人才(在学科领域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团队带头人,取得较高科研成果),薪酬范围为60-120万元;
3. 高级人才(海内外优秀博士),薪酬范围40-60万元;
4. 硕士工程人才,薪酬范围20-40万元。
(二)人才补贴
1.额外享受宁波市安家补贴、生活补助和购房补贴;
2. 博士后出站来院可申请宁波市补助40万元。
(三)科研支持
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科研场地和设备,全流程协助申报国家、省、市、区各类科研和人才项目。
(四)福利保障
1.参照事业单位标准缴纳五险一金及商业团险;
2.享受带薪休假、职工疗休养、员工体检、节假日福利等;
3. 提供员工食堂、健身场所、周转性人才公寓;
4. 高层次人才可协助解决子女入学等安置问题。
附件1:宁波数字孪生(东方理工)研究院2025年全球人才招聘需求
研究序列岗位:需具有博士学位;工程技术序列岗位:需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序号 | 部门 | 岗位名称 | 岗位详情 | 岗位要求 |
1 | 柔性传感与人机交互技术实验室 | 研究序列/工程技术序列 | 岗位一 (1)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 (2)室温液态金属的物性调控与应用技术 (3)功能材料与器件的3D打印技术 (4)纺织基柔性传感器设计与制备技术 岗位二 (1)负责柔性传感器应用系统开发,包括原理图设计、PCB布局等; (2)负责嵌入式控制程序编写和系统调试; (3)编写和维护电子设计文档,撰写专利。 岗位三 (1)负责柔性传感器信号采集系统软件开发; (2)负责柔性传感器原始信号采集处理算法设计与开发,包括噪声抑制、信号提取等; (3)协助电子工程师进行系统开发和调试; (4)编写相关技术文档,包括算法设计说明、测试报告等。 岗位四 (1)负责产品制备工艺制定及工艺文件编制,新工艺、新材料开发及验证; (2)制定产品测试流程和规范; (3)协助新工艺、新材料开发及验证,协助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制定。 岗位五 (1)负责非标机械装置系统方案设计; (2)负责三维建模及工程图设计; (3)负责机构运动仿真及动力学仿真; (4)负责机械装置系统组装和调试。 岗位六 (1)负责柔性传感器件方案设计; (2)负责柔性传感器件结构设计和仿真分析; (3)负责性传感器件制备和性能测试; (4)编写和维护电子设计文档,撰写专利。 | 岗位一 (1)已取得或即将取得博士学位,身体健康; (2)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较强的独立研究和科研的能力,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过高水平文章或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的优先考虑; (3)具有良好的英文阅读、交流及写作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与沟通协调能力。 岗位二 (1)电子电路、信息、自动化或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 (2)精通嵌入式系统设计、传感器微弱信号采集与处理; (3)具有柔性传感器系统开发经验者优先; (4)掌握生理监测/运动追踪算法(如卡尔曼滤波、运动补偿等)者优先。 岗位三 (1)计算机、软件、自动化、通讯或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 (2)具有软件或算法开发经验,有柔性传感器信号处理经验者优先; (3)熟练掌握Python等编程语言,精通上位机软件开发,具备APP/移动端应用开发经验者优先; (4)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岗位四 (1)材料、高分子、化学或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 (2)具有柔性电子相关产品工艺研发能力,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3)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岗位五 (1)机械或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 (2)具有扎实的三维建模基础,熟练应用SolidWorks、ProE等建模软件; (3)具有非标机械设计经验,熟悉PLC控制者优先; (4)具有流体仿真经验者优先。 岗位六 (1)力学、机械或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 (2)具有扎实的三维建模基础,熟练应用SolidWorks、ProE等建模软件; (3)具有扎实的仿真分析基础,熟练应用COMSOL、ANSYS等仿真分析软件; (4)熟练掌握力学和电磁仿真分析。 |
2 | 动力学系统实验室 | 研究序列/工程技术序列 | (1)负责三维建模与仿真方向的规划、设计和技术研究,负责数字孪生的三维建模与仿真科研发展路线; (2)负责三维建模与仿真的全生命周期工作,包括方案制定、技术选型、架构设计、开发、测试; (3)负责申报国家省市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承担企业横向项目,完成研究院产学研项目,申请专利,发表研究论文。 | (1)专业要求:人工智能、自动化或相关专业(如电子、电气、工业、航天机械土木等)的建模仿真方向; (2)具有扎实的三维建模仿真、数字孪生理论基础,熟悉物理模型、实时传感数据感知、物理实体模型动态更新,有较强的系统设计、架构设计、模拟仿真能力,有场景工程化经验,能够独立承担系统设计开发工作; (3)熟悉数字孪生中三维建模、模拟仿真、增强现实、虚拟监控等技术,熟悉三维建模与仿真行业动态,有三维建模与仿真等项目经验者优先。 |
3 | 电路与系统建模及仿真实验室 | 研究序列/工程技术序列 | (1)EDA软件开发工程师: 参与EDA软件研发;规划功能模块的设计规格书;参与软件工程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等过程;负责工程中主要功能的代码实现。 (2)电路设计工程师: 高速接口IP的设计仿真流片全流程;后端布局布线以及版图设计与优化;芯片测试、调试和验证。 (3)PDK工程师: 基于实际工艺,开发PDKLibrary;实现工艺和器件相关的DRC,LVS,PEX等文件开发;完成相关器件的DRC/LVS、PEX等仿真验证工作。 (4)LLM/AI大模型工程师: 负责EDA领域大模型研发工作;构建采集与清洗方案,生产高质量训练数据;构建本地知识库,开发EDA领域的RAG应用 | (1)EDA软件开发工程师:计算机、微电子、物理或应用数学等专业;熟悉C++,具备计算机系统级架知识;有数值计算和算法基础;熟悉Linux系统下编程,掌握gcc/gdb/gprof等编译调试工具;有openMp,MPI或GPU编程经验者优先。 (2)电路设计工程师:微电子相关专业;熟悉USB、Pcle、SerDes等高速接口的设计、验证和调试;熟悉模块运放,振动器,PLL等常用设计、前后端分析验证方法;具有混合信号系统建模和仿真经验。 (3)PDK工程师:微电子、电子计算机专业;熟悉ADS、Virtuoso等IC设计工具;C++,Skill,Tcl或Python等语言,有编程能力;有电路仿真,版图设计或模型经验优先。 (4)LLM/AI大模型工程师:电子信息、自动化、计算机或数学等专业;精通深度学习框架;具有实际业务场景下大模型训练或部署调优经验者优先,熟悉prompt、Agent开发流程。 |
4 | 城市环境系统数字化实验室 | 研究序列/工程技术序列 | 岗位一: (1)对城市环境三维建模与仿真的数字孪生方案功能模块进行代码编写和功能性验证; (2)参与城市环境系统数字化建设的相关人工智能算法开发与落地应用,如视觉监测等; (3))参加研究院产学研合作项目,申请专利等;完成研究院合理安排的其他工作。 岗位二: (1)负责城市环境系统模拟与数字化的规划、设计和技术研究,深度参与城市环境系统数字孪生科研发展路线; (2)负责城市环境系统建模与计算工作,包括方案制定、模型开发、测试和应用等; (3)申报国家省市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承担企业横向项目,完成研究院产学研项目,申请专利,发表研究论文。 岗位三: (1)负责城市环境系统建模与模拟工作,包括方案制定、模型开发、测试和应用等; (2)可承担企业横向项目,完成研究院产学研项目,撰写项目研究报告,发表研究论文,申请专利; (3)参与城市环境系统数字化实验室科研发展路线。 岗位四: (1)负责城市环境领域三维建模与仿真方向的规划、设计和技术研究,深度参与城市环境系统数字孪生科研发展路线; (2)负责城市环境系统三维建模与仿真的全生命周期工作,包括方案制定、技术选型、架构设计、开发、测试; (3)负责申报国家省市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承担企业横向项目,完成研究院产学研项目,申请专利,发表研究论文。 岗位五: (1)负责城市遥感相关研究工作,包括城市植被遥感及其气候反馈,城市碳循环等研究工作; (2)负责申报国家省市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承担企业横向项目,完成研究院产学研项目,申请专利,发表研究论文。 | 岗位一: (1)专业要求:计算机、人工智能、大数据、自动化等相关专业; (2)熟悉建模与仿真计算的工具,例如Python、C++等至少一种编程语言;了解数字孪生中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熟悉常见深度学习框架,例如Torch; (3)有实际三维建模与仿真产品开发经验者优先考虑,有环境系统感知和建模经验者更佳。 岗位二: (1)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取得博士学位; (2)专业要求:计算机、人工智能、环境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方向; (3)在城市环境数字孪生背景下的水、大气、生态环境系统数字化模拟以及模型搭建、运行及应用。有环境系统感知和建模经验者优先考虑,例如环境要素的视觉和声学感知、处理与诊断。 岗位三: (1)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取得博士学位; (2)专业要求:给排水、环境工程或相关专业;有城市给排水管网水力过程模拟工作经验的应聘人可获优先考虑; (3)具有市政排水水力学和水质相关知识背景,熟悉市政排水管网水力学模型构建、模拟运行、优化及应用;熟悉市政排水相关标准和数据获取方法。 岗位四: (1)专业要求:环境科学与工程、大气科学等相关专业方向; (2)在城市环境数字孪生背景下的机器学习在大气污染传输模型中的应用、运行及落地应用,如WRF、GEOS-Chem、CMAQ、CESM等; (3)熟悉对应环境系统的主要模型、编程以及数据获取方法等; (4)熟悉各类污染物的国内外相关标准。 岗位五: (1)专业要求:计算机、GIS、测绘、生态、大气、地理等相关专业;至少会一种编程语言,熟悉植被遥感、陆面模型或地球系统模型优先。 |
5 | 流体、声学与振动实验室 | 研究序列/工程技术序列 | 岗位一: (1)负责面向低空经济的流体、结构和声学研究的项目规划、系统设计和技术开发; (2)负责流体、结构和声场的三维建模与仿真的全生命周期研发,包括研究方案制定、技术路线选择、系统架构设计、开发和测试。 岗位二: (1)对面向低空经济和数字孪生系统中的气动声、结构声、水声的声源、声传播路径以及声场感知系统进行原理原型和工程原型的验证,对具体软件功能模块进行算法设计、代码编写、程序集成及联调联试; (2)负责数字孪生系统的三维建模与仿真计算的开发与实施; | 岗位一: (1)专业要求:声学、飞行器动力学或相关专业(如机器人、航空航天、无人潜器、机械工程等); (2)熟练掌握流、固、声中至少一种的三维建模与仿真的经验; (3)具备良好的数字信号处理、空间变换、确定性和随机系统响应分析的能力; (4)熟悉OpenFOAM、Ansys、COMSOL或Fluent等主流商业或开源仿真计算软件。 岗位二: (1)专业要求:气动声学、结构动力学、人工智能、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数学等; (2)熟悉常用建模方法与工具、仿真计算方法与工具,熟练使用相关商业或开源软件,有实际三维建模与仿真软件产品开发或测试经验者优先; (3)熟悉声景、数字孪生中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三维建模、模拟仿真、增强现实、虚拟现实、虚拟监控等技术;熟悉三维建模与仿真软件行业发展动态并具有开发、系统测试或标准/规范起草和制定经验者优先。 |
6 | 人工智能与能源系统实验室 | 研究序列/工程技术序列 | (1)负责人工智能、能源系统优化与运维等产学研项目的技术验证、架构设计及开发; (2)负责申报国家省市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承担企业横向项目,完成研究院产学研项目,申请专利,发表研究论文。 | (1)专业要求:计算机、人工智能、能源系统、数学等相关专业; (2)熟悉C/C++、python、Matlab等开发语言,熟悉linux环境的编程; (3)熟悉深度学习的原理和实现,了解CNN常见的网络模型,熟练使用Caffe、Pytorch、Tensorflow等至少一种深度学习框架; (4)熟悉机器学习及人工智能算法,了解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强化学习等方法。 |
7 | 智能媒体与视觉计算实验室 | 研究序列/工程技术序列 | (1)负责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多媒体计算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2)偏重三维视觉、数字孪生、生成式AIGC、可解释AI、AIforEDA设计; | (1)专业要求:EE、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方向; (2)熟悉python、pytorch编程,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熟悉各类人工智能算法,能独立复现顶会相关算法等; (3)有顶级学术论文发表者优先,包括但不限于CVPR、ICCV、ECCV、NeurIPS、ICML等。 |
8 | 多模态人工智能实验室 | 研究序列/工程技术序列 | 岗位一: (1)从事机器人(包括但不限于人形机器人、灵巧手、机械臂)相关任务,包括控制决策、抓取放置、导航规划等,熟悉ROS,熟悉常见的仿真环境Isaaclab、Mujoco等; (2)协助参与人工智能横向项目的落地; 岗位二: (1)开发和优化现有多模态大模型,推动多模态大模型本地化; (2)收集、清洗和标注多模态数据,构建高质量的数据集,设计和实现数据预处理和后处理流程;探索和开发多模态大模型评估指标,优化模型在不同benchmark上的表现并与SOTA对比; (3)探索多模态大模型小型化工作,实现模型小型化,提升模型推理速度。 | 岗位一: (1)专业要求:人工智能、机器人控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方向; (2)熟悉智能机器人控制、模仿学习、强化学习等相关方向,有智能机器人模型调试、开发经验优先; (3)熟悉Pytorch,deepspeed,C/C++、python等开发语言,熟悉linux环境的编程; (4)有顶会论文/期刊发表者,熟悉并了解以下研究内容者优先:a.VLA、Diffusionpolicy等智能机器人控制框架;b.熟悉iDP3、MotionGeneration、AnyGrasp等开源模型; 岗位二: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数据科学、自动化等相关专业; (2)有多模态大模型实际开发项目落地、有成功开源贡献、优秀论文发表者优先,熟悉深度学习及大模型相关框架PyTorch、Transformers、Xtuner、Llama-factory、megatron等优先,熟悉RLHF相关流程者优先。 (3)学习能力强、英文能力优秀者优先,能够阅读国外顶尖期刊会议论文,有能力复现代码。 |
9 | 生物医学数据挖掘与计算实验室 | 研究序列/工程技术序列 | 岗位一: (1)负责图计算、大模型等前沿技术的研究; (2)参与实验室大规模图数据分析与挖掘相关项目,负责大规模图数据的数据的存储、查询、挖掘算法开发,对图数据分析及知识图谱形成支撑; (3)负责开发用于承载大模型的高效训练、推理平台,并结合特点进行算法与实现的优化。 岗位二: (1)负责研究运用前沿人工智能模型在生物医学数据上的应用; (2)参与前沿研究项目,开发新算法、工具或方法,针对生物医学领域的特定挑战提供解决方案; (3)运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与挖掘,构建和验证模型,以发现数据中的潜在规律与模式。 | 岗位一: (1)专业要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方向; (2)熟悉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领域知识; (3)熟练使用Pytorch,tensorflow等深度学习框架,精通C/C++、python等开发语言,熟悉linux环境的编程; (4)在IEEE/ACMtransactions等高水平期刊或者CCFA期刊或论文上发表两篇以上学术论文; (5)熟悉图神经网络,熟悉各种图卷积算法、transformer、自注意力机制,具备图模型调优实践经验,有基于图网络科学计算项目经验者优先; (6)具备从事大模型、大语言模型、多模态大模型等相关行业人经验者优先;对ChatGPT、LLama、BLIP2、Llava等相关模型有深入了解或使用经验者优先。 岗位二: (1)专业要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生物信息、生物医学工程等相关专业; (2)熟悉人工智能算法,能够应用相关技术进行生物医学数据挖掘和分析; (3)熟悉Python、R等编程语言,具备数据处理和算法实现的能力; (4)至少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SCI论文2篇,具备良好的英语水平; (5)具备扎实的生物医学基础知识,理解生物医学数据的来源、特性和处理方法;熟悉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统计分析等相关理论和技术等相关行业者优先。 |
10 | 网络信息安全实验室 | 研究序列/工程技术序列 | 岗位一: (1)负责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隐私计算、抗量子密码、零信任安全等)的项目规划、设计和技术研究; (2)负责与研究院内外跨学科团队的项目合作,包括研究方案制定、技术路线选择、系统架构设计、开发和测试。 岗位二: (1)参与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隐私计算、抗量子密码、零信任安全等)各类项目的申报与实施,申请专利,发表研究论文; (2)负责相关研究成果的原型系统设计与展示,推动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 (3)负责企业横向项目的工程开发、测试与交付。 | 岗位一: (1)专业要求: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应用数学等相关专业; (2)熟练掌握至少一种编程语言,如Python、C/C++,以实现并测试安全算法和协议;熟悉主流操作系统的安全特性和漏洞; (3)熟悉人工智能算法、主流密码算法、安全通信协议等;有相关项目实施经验者优先。 岗位二: (1)专业要求: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 (2)熟练掌握多种编程语言,如Java、C/C++、C#、Python等,熟悉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和软件版本管理,了解不同的软件架构模式,了解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有大型项目前后端开发经验者优先; (3)掌握至少一种深度学习框架,熟悉数据处理相关技术,有数据安全相关项目实施经验者优先。 |
11 | 生物检测实验室 | 研究序列/工程技术序列 | (1)负责系统设计、开发与测试,涵盖从理论分析到算法实现及数据处理全过程。 (2)主导分子生物学相关实验,优化基因提取、放大及PCR实验流程,确保数据质量与实验效率。 (3)使用先进技术(如毛细管电泳)进行数据分析,并撰写详细实验报告或技术文档。 (4)与多部门合作,支持项目推进、产品研发及质量控制,为技术创新提供建议。 (5)跟踪行业最新技术与研究动态,协助撰写论文或申请专利。 | (1)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等相关专业。 (2)扎实的专业基础,熟悉数字信号处理、C++、Python编程,以及滤波、峰值检测、动态规划等技术。 (3)掌握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包括毛细管电泳、PCR扩增、基因表达分析等。 (4)英文读写能力优秀,能够阅读国际科研文献,有科研或政府项目申请经验者优先。 |
12 | 工业智能技术应用实验室 | 研究序列/工程技术序列 | 岗位一: (1)独立完成系统功能的设计和实现;负责后端服务的开发、测试和部署;持续优化现有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编写技术文档和系统设计说明。 岗位二: (1)推动工业、物流通用/垂直领域AI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具体包括数据清洗机制、特征工程的建立,以及AI算法模型与产品的融合; (2)设计并建立AI产品的自训练机制,确保产品具备持续优化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3)建立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I产品,并完成相关专利、软著申请; (4)负责与客户合作项目的管理,包括合作课题的制定、项目进度管理、数据准备、成果验收以及产品落地。 | 岗位一: (1)计算机软件及相关专业,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相关软件研发经验者优先; (2)具有企业级应用系统设计和开发经验,能够独立完成系统设计和开发; (3)精通Java或Golang语言,熟悉至少一种主流的后端开发框架;熟悉Redis、Kafka等中间件,熟悉搜索引擎Solr或Elasticsearch; (4)有使用开源工作流工具的经验,掌握数据库相关知识,熟练运用SQL语言;熟悉Linux操作系统; (5)掌握设计模式和组件技术,了解缓存设计、设计模式、消息队列等高级主题。 岗位二: (1)计算机软件及相关专业 (2)具备AI产品设计与开发经验,尤其是在工业、物流或相关领域有项目经验。 (3)熟悉AI模型的开发流程,包括数据清洗、特征工程和模型训练。 (4)具备较强的项目管理能力,拥有知识产权管理经验。 |
13 | 智慧交通研发中心 | 研究序列/工程技术序列 | (1)负责智能体、大模型、VR/AR应用程序的算法设计、软件开发测试和技术研究; (2)负责申报和执行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企业横向项目,撰写技术文档,申请专利发表论文。 | (1)专业要求:计算机、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方向,具有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理论基础; (2)具有智能系统软硬件方案设计、开发测试能力,有实际的场景工程化经验,能够独立承担方案设计和开发工作。 |
14 | 智慧海洋气象实验室 | 研究序列/工程技术序列 | 岗位一: (1)开发代码和业务流程控制脚本,将用户需求的数据服务转化为数据产品并按照约定方式提供给客户 (2)负责数值模式预报结果定量评估和分析,评估结果批量图形化展示和评估结果分析,撰写相关技术文档以及模式结果评估报告; (3)日常维护线上业务,负责协助和参与客户的技术交流。 岗位二: (1)负责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实现数值预报产品订正和释用的研究、开发和优化; (2)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提升气象预报与功率预测的准确率; (3)负责算法模型的分析和运维工作;负责气象、行业数据等数据的处理、分析和计算工作; | 岗位一: (1)大气科学、大气物理、气象学相关专业; (2)至少熟悉一种全球或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例如`WRF,GFS,IFS,MPAS,FV3等; (3)熟悉Linux系统,掌握bash,csh,sh等shell语言编程脚本,掌握Python,熟悉NCL,grads,Fortran等气象数据分析常用语言,熟悉NCO,CDO等常用气象数据处理工具; (4)熟悉气象数据常用的NETCDF,GRIB,BUFR,grd等数据格式,能够实现常见气象数据格式文件的读取、格式转换、写入等。 (5)能够独立分析需求功能,独立实现从模式输出结果到数据产品服务提供的业务和流程开发。 岗位二: (1)计算机等相关专业,具有气象行业、气象算法相关经验; (2)扎实的机器学习、数据统计理论和技术基础,具备相关研究或工程经验,良好的系统编程、数据结构、算法基础、系统设计能力; (3)精通Python以及算法常用模块,熟悉Linux系统,掌握bash,csh,sh等shell语言编程脚本;熟悉NCL,grads,Fortran等气象数据分析常用语言; (4)精通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的应用,参与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工程项目或赛事优先; (5)了解气象在主要相关行业的应用和相关知识,例如电力、新能源、水利、防灾等。熟悉常见气象数据格式和相应的处理; |
15 | 智慧园区与大家居实验室 | 研究序列/工程技术序列 | (1)负责智慧园区、社区和家居行业数字孪生建模仿真和算法研发,负责相关软件开发; (2)负责相关大模型场景应用的训练、数据挖掘和场景生成的理论与算法研究,负责相关模型训练。 | (1)专业要求:计算机、人工智能、自动化专业,数字孪生和元宇宙相关方向; (2)具有扎实的三维建模仿真、数字孪生理论基础,熟悉物理模型、实时传感数据感知、物理实体模型动态更新,有较强的系统设计、架构设计、模拟仿真能力,有较强的场景工程化经验,能够独立承担系统设计开发工作; (3)熟悉国内外大模型应用,了解数字孪生中三维建模、模拟仿真、增强现实、虚拟监控等技术,有三维建模与仿真等相关项目经验者优先。 |
更多详情,请点击→91考试网2025年博士暨中高级人才RPO线上面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