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待遇优厚,环境优越!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2021年邀您申报海外优青!

时间:2021-10-25 19:55: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一、"海外优青"项目简介:

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2021年起,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

二、申报条件及限项条件

申报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0年9月1日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2021年4月30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19年9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具体项目指南链接如下,长按复制并在浏览器打开:

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79819.htm

限项要求:

1.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执行《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限项要求,同层次国家人才计划只能申请或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2.当年申请或正在承担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者不得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三、配套及待遇

(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00-300万科研经费,50万生活补贴,期限3年。

(二)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3级配套补助:按入选人才实际情况提供额外配套补助。

(三)研究所配套待遇:

1.工作待遇

全职到岗工作后,聘任研究员岗位,提供不少于600万元的科研经费支持。

提供开展工作必需的办公和实验用房60平米,使用公共实验平台,并根据科研工作需求配备科研团队。协助多渠道争取外部科研经费和优先安排研究方向上的研究设备需求,同时在博士后和研究生招生指标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

2.薪资待遇

提供国内一流、在深圳具有竞争力的薪酬。详情请咨询。

3.其他待遇

优先提供安排深圳市免租或廉租人才房;允许配偶和未成年子女随迁深圳户口;享受深圳市相应人才保健体检待遇。

四、申请流程及材料准备

有意向依托基因组所的申请者,请发送报名电子邮件到指定邮箱:rcaizhaopin@163.com,并随附简历和应聘材料电子版,邮件主题请以“海外优青+中心名称+姓名+91考试网”命名。我们将及时与您联系,方便您全面了解有关申报信息,为您提供咨询服务。

1.个人最新简历(中文),附近期1寸正面免冠照片;

2.个人研究成果及兴趣(1000字以内,中英双语);

3.未来研究计划(1000字以内,中英双语);

4.学历学位证书及国内外任职证明;

5.个人最高学术水平成果、项目、专利证书和奖励等材料。

申报系统将于2021年3月22日后开放,申报系统链接:https://isisn.nsfc.gov.cn/。申请人应于2021年4月23日前登陆申报系统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申请书》的填写和附件等材料的上传工作。研究所将于2021年4月25日向相关部门提交项目申请相关材料。

五、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人才引进与政策咨询:

联系人:邵老师

电话:0755-89252003,17801027445

邮箱:shaobeiqi@caas.cn

项目申报咨询:

联系人:曾老师

电话:0755-23250159,18928462079

邮箱:zengyelin@caas.cn

六、设岗单位

(一)组学技术研究中心

组学技术研究中心主要围绕基因组测序中的瓶颈问题,开发、完善基因组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和宏基因组学等多组学分析技术,实现农学、生物学、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建设以农业生物组学数据为核心的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研究和解决农业、环境、食品与健康领域中的重大组学问题。

联系人:孙老师(中心助理)

电话:13802707192

邮箱:sunyong01@caas.cn

(二)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

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是研究所重点发展的科研方向,面向农业合成生物学应用基础研究发展前沿,以组学大数据为依托,瞄准合成育种和植物次级代谢产物研究的发展趋势,着重于多组学分子网络的大数据挖掘与利用和重要代谢小分子的代谢途径解析与改造,推动全基因组设计育种和组学大数据驱动的植物底盘生物人工设计,力求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现代农业新型育种研究中心和领先的大数据驱动天然产物研发中心。

联系人:柴老师(中心助理)

电话:13823171015

邮箱:chaichen@caas.cn

(三)植物基因组研究中心

植物基因组研究中心主要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内外合作单位的种质资源,开展农作物基因组测序和表型鉴定工作,克隆鉴定控制农艺性状的关键基因,并开展深入的功能分析,探索重要农艺性状决定或调控的遗传学基础及网络,并将相关成果应用到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实现“种质资源-功能研究-品种选育”的研究链。

联系人:李老师(中心助理)

电话:13534294636

邮箱:limei01@caas.cn

(四)动物基因组研究中心

动物基因组研究中心将综合运用多组学技术、基因组选择和基因组编辑等手段,阐明猪等动物重要组织器官发育和经济性状形成的遗传和表观遗传机理;开展猪等动物的遗传改良和种质创新,为畜牧生产提供优良种质;研究环境因子对动物的表观遗传效应;解决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遗传育种关键问题,并为人类医学研究提供动物模型。此外,中心将开发动物食品安全基因组技术,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联系人:刘老师(中心助理)

电话:13874831041

邮箱:liusiyuan@caas.cn

(五)生态基因组研究中心

生态基因组研究中心基于基因组、宏基因组、转录组、代谢组等高通量技术,研究主要农业害虫、农业微生物、入侵生物等的致害性进化与分子互作机制;基于多组学数据,挖掘主要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分子靶标与重要农业与经济作物的抗性遗传位点,建立重大有害生物预警、监测、防控体系,发展基于RNAi、基因编辑、纳米材料、生态调控技术的绿色防控新产品。初步形成集上游(组学大数据)+中游(防控新技术)+下游(应用新产品)于一体的全链条防控体系,保障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可持续发展。

联系人:普老师(中心助理)

电话:13424192860

邮箱:puxuejiao@caas.cn

(六)食品科学研究中心

食品科学研究中心以食品安全和个性化营养等需求为出发点,基于食品组学和人类健康大数据,食品科学中心致力于:丰富完善与食品相关的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代谢组等多组学数据库;构建“从餐桌到农田”即消费者需求驱动的逆向链条科技创新模式;为食品的质量标准制定、智能制造、保鲜运输等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施方案;成为深圳国际食品谷项目的科技创新引擎,推动食品产业升级。

联系人:贾老师(PI)

电话:13538073023

邮箱:jiagengjie@caas.cn

 


No hand can make the clock strike for me the hours that are passed. 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
You'll never get rid of a bad temper by losing it. 用发脾气的办法永远改不掉坏脾气。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 招考公告汇总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