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一号文件 二十大报告 中国政府与政治 马哲 毛概 邓论和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法理学与宪法 公文写作 应用文写作 公务员法 管理常识 行政法 经济 经济常识 经济法 科技生活 民法 人文历史 商法 社会公德 事业单位知识 宪法 刑法 政治经济学 中共党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定义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选词填空 地形地势 高科技产业 工业 海洋资源 行政区划 河流湖泊 疆域 交通运输业 民族 农业 气候 人口 水资源 土地资源 自然资源 时事政治

北京事业单位改革将走向何方

时间:2015-06-21 20:30:4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4月16日,《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全文发布,事业单位改革给出时间表。这一关系3000多万“事业人”命运的宏观部署再度引发外界关注。而在此之前,地方的试点已经先行展开。

  事业单位这个铁饭碗,还要不要?

  工作了多年之后,王栋又面临人生道路的重大选择:单位要转企改制。是埋头搞科研,还是四处跑项目?

  王栋所在的单位,是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下属的地质勘查技术院(以下简称地勘院)。事实上,改制的消息,早几年便已传开,只是没有实质性动作。但从去年下半年,地勘院被列为事业单位改革试点,改制忽然进入实操阶段并迅速推进,直至将这个“选择”落到每个人头上。

  下个月,事业单位所属企业全部招拍挂,留给王栋考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革掉铁饭碗

  北京市地勘院有职工400多人,从早期的地质队发展而来。地勘局是北京市直属的事业单位,地勘院又直属于地勘局,属于差额拨款的二级事业单位。

  早在1996年的时候,北京市便开始探索事业单位改革。那一次,是从科研机构开始的。引导和鼓励一些科研院所创办科技企业,组建科技企业集团,开展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活动。

  多年来,作为技术应用型的科研院所,地勘院以控股的方式组建公司,从事清洁能源开发,形成了事业办企业,企业又办企业的格局,各个公司之间,又相互有投资关系。发展到今天,地勘院的科研人员,既承担公益性的科研项目,又分属于各个公司,从事盈利性的经营。

  王栋是具有地勘院正式事业编制的科研人员,但同时在下属公司任职,既承担科研项目,又从事经营活动。而这次改革,对王栋来说,就是对这一身份的选择。

  从去年8月开始,北京市通过《关于北京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意见》,根据意见,北京市9800个事业单位将面临改革。事业单位清理规范期间,不再新增事业单位,不再新增事业编制。严禁改革期间突击提拔干部、超职数配备干部等。

  按照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

  显然,按照改革的方向,地勘院要把下属控股公司的资产和人员进行剥离,成为一个开展公益性地质勘查的科研机构。改革给了职工们两种选择,选择留在院里,今后是纯粹的科研人员;选择到公司去,则要放弃事业编制,与地勘院解职,重新应聘到各个公司。

  所幸的是,地勘院下属的多个公司,面向市场以来,发展势头良好,效益还不错。对于王栋来说,如果留在院里,收入不但不会涨,还会降20%。

  “但如果选择去公司,工资会涨50%,里外里就差了不少。”王栋说。况且,选择留在院里,大多数是做普通的研究人员,之前在公司里的管理职务也一并抹去,除此之外,还有作为事业编制人员的一系列福利:社保和住房补贴。

  实际上,根据王栋的观察,大多数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多倾向于去公司。而多数年龄大一些的,或者是行政后勤人员,则倾向于留在院里。考虑了很久,王栋也准备到公司,面对市场。

  因为去公司的发展前景也不错,两相比较下,“事业人”的身份,并不那么值得留恋。“这或许是地勘院成为改革试点的原因吧。”王栋分析道。

  不过,出来之后,公司所能获得的科研项目,肯定会大大减少。同时,在系统内,没有背靠大树乘凉的优势,王栋就只能到市场上跑业务、找项目,面对更激烈的竞争了。在家人眼里,如果丢下旱涝保收的铁饭碗,还是让他们觉得很可惜。

  多领域试点陷入停滞

  政府办事业、事业办企业的“乱象”,几乎存在于北京市所有的政府部门,在事业单位问题上,很多政府部门集“裁判员”与“运动员”于一身。

  2011年,北京市委曾发文称,北京事业单位改革将秉承“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的方针,把握节奏,不搞“一刀切”,即“条件成熟的率先改革,暂不具备条件的允许过渡”。

  实际上,这个方针,是对已有改革方式的总结。

  北京市机构编制办事业单位改革处处长付光增告诉记者,北京市全局性的事业单位改革并没有启动。而来自区县和各领域的改革尝试,则时有推进,主要集中在医疗卫生和文化领域。

  2005年7月,北京市海淀区曾展开了一项“公共委”试验,作为海淀区政府所属的正处级特设机构,海淀区公共服务委员会成立,改革的初衷,便是将涉及公共服务的事业单位,全部纳入公共委,实行统一管理。

  在文化和卫生领域,公共委先后将20多家医疗机构和文化馆、图书馆等事业单位纳入进来。如今,作为改革的最大成果,划归公共委下属的公立医院院长,实行了聘任制。不过,在人事制度上,除了对法定代表人的考核任免之外,公共委对所属事业单位不做任何干涉,各单位的其他人员完全由事业单位自主聘任。

  分析人士指出,海淀区公共委的试验,与真正的事业单位改革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北京市没有成立与海淀区公共委对口的上级部门,在新体制的实际运行中,“管”与“办”并未真正分离。改革处于“下改上不改”的格局,造成对口衔接不够畅通,加大了上下级间统筹协调的难度。

  而作为北京事业单位改革的试点单位,北京市民政局也曾迈出关键一步。民政局此前有215项行政管理职权,其中多数由事业单位承担。民政局既是全市社会福利事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又直接开办社会福利机构,还有规模庞大的直属福利企业,属于典型的政事、政企、管办不分的体制。

  2006年年底,北京市社会福利事务管理中心挂牌成立,承担社会福利、殡葬等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职能。此后,民政工业总公司、福利处(包括5家市级社会福利院和两家儿童福利院)、殡葬处所属企事业单位(包括八宝山革命公墓、东郊殡仪馆和各市级公墓)以及市老年社区筹建办划入管理范围。改革后,北京市民政系统在职的9700人中,7200多人归入该中心。

  不过,此次改革,仍然定位为“管理机制改革”,目的在于推进政企、政事、政社分开,而不涉及人员、机构等内容。“事业人”的身份,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事业单位改革,涉及的人数多,非常难,也非常敏感。”付光增说。

  北京事业单位改革,从1985年开始探索、2002年起加快步伐,到去年9月,解决了聘用制问题:全市事业单位(除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和实行劳动合同制的人员),全员签订了聘用合同。但是,事业编制人员的关注焦点养老保险,却还停留在试点阶段。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分析认为,对于大多数事业单位,单兵突进已难深入。从现有试点来看,即使突破了职能拆分、行政级别安置,仍要面对养老金制度改革等挑战。这些深水区的改革,必须从顶层开始,实施强有力的改革。

  分类是场“硬仗”

  北京市政府46个政府部门,共有42个部门直接举办和管理所属的事业单位,总量接近500个。其中,北京市住建委下属事业单位达30个,经信委下属事业单位达29个,市农业局、市科委等9部门下属事业单位均超过20个。

  林林总总计算下来,事业单位多达9800多个,全市事业单位的编制约达50万人。其中不乏局级、处级干部。行政级别的“再分配”和人员安置,是北京事业单位改革的最大难题。按北京市委的规划,对人员安置这一改革中的最大难题,将同样采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务求通过改革“增强事业单位活力”。

  付光增告诉记者,在国家的指导意见出台后,北京市也相应制定了实施意见,但意见的全文尚未向社会公开,至今还处在保密阶段。

  北京市现有的事业单位,集行政职能、公益职能、经营职能者,约占20%;经营服务和公益服务兼而有之的单位,占比近30%。这正是“分类”的难点所在,要分清这些职能属性,绝非易事。

  从去年开始,北京市的一些事业单位便领到了北京市编制办印发的表格,他们首先要根据自身业务,在“需要清理规范类”、“行政管理类”、“公益类”、“生产经营类”、“暂无法确定类别的混合类”等选项间,确定自己的属性。

  按照国务院的改革意见,和基础教育一样,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公益服务,属于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将被划入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

  作为事业单位改革的第一步,“分类”至关重要。分清楚类别,也就决定了一些单位的改革方向。即使是在公益类里,基础科研、公共文化、基本医疗属于公益一类,将会有更加充足的财政保障,不再为“创收”而发愁。而公益二类,则要根据财务收支状况,给予经费补助。补助和保障,一词之差,决定着一些单位的去留,决定着一些人能否继续端铁饭碗、吃公家饭。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分析认为,可以预见到,改革进程不会太顺利,虽然意见很明确,但在实际操作中,各个事业单位肯定强调自己的公益属性,背后则是利益最大化的激烈博弈。

  (文中王栋为化名)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 招考公告汇总 ★ 
 ★ 考试真题汇总 ★ 
 ★ 报考指南及各地导航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