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答案与详细解析+++++++++++++++++++++++++++++++++
+++++++++++++++++++++++++++++++++
+++++++++++++++++++++++++++++++++
单选题
每小题1分,共30分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2006年1月1日,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简称“中国政府网”)正式开通。
- 1、2006年1月1日,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 )正式开通。
A.中国国家网
B.人民政府网
C.中国政府网
D.新华网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三峡大坝于2006年5月20日全线建成,达到海拔185米设计高程,这标志着三峡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完工。
- 2、2006年( ),三峡大坝全线建成,达到海拔185米设计高程。
A.5月1日
B.5月20日
C.6月1日
D.6月20
-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2006年5月25日,赵建铭因涉嫌股票内线交易被台北地方法院裁定收押禁见。陈水扁一家的奢华生活也被媒体不断揭露出来,令岛内民众瞠目。
- 3、2006年5月25日,陈水扁女婿赵建铭因涉嫌( )被台北地方法院裁定收押禁见。
A.贪污
B.受贿
C.操纵股市
D.股票内线交易
-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2006年7月6日,中国和印度重新开放了连接中国西藏自治区亚东县与印度锡金段的乃堆拉山口,恢复这条两国中断40多年的边贸通道。
- 4、2006年7月6日,中国和( )重新开放了连接两国的乃堆拉山口,恢复这条两国中断 40多年的边贸通道。
A.印度
B.锡金
C.不丹
D.尼泊尔
-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意识的本质,即“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展开来有三层含义:一是说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反映;二是说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能动的反映;三是说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包括虚幻的意识(如鬼神观念)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原形。如果掌握这些意识的本质所包含的蕴义,此题很容易选出D。
- 5、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原形,这是( )。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C.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在阶级社会中,由于统治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因而,在社会意识中,也占据统治地位。故选C。
- 6、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是( )。
A.社会大多数人的思想
B.被压迫阶级的思想
C.统治阶级的思想
D.劳动群众的思想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它们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创造者,是“剧作者”,而英雄人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只起影响作用,是历史的“剧中人”。故选B。
- 7、“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是历史的‘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这个观点是 ( )。
A.唯物史观
B.英雄史观
C.二元论历史观
D.不可知论的观点
-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人本身的自然力和主体的智力水平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物质基础;主体实际掌握、运用的知识和经验,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智力因素;主体的情感和意志,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精神动力因素。故选D。
- 8、实践主体所有能力结构中的精神动力因素是( )。
A.人本身的自然力
B.主体实际掌握、运用的知识和经验
C.主体的智力水平
D.主体的情感和意志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主要矛盾决定中心任务。故选B。
- 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决定了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 )。
A.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
D.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A项是粗放型增长方式的概括,B项是粗放型增长方式的表现,C项是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表现之一,D项是对集约型增长方式实质的概括性提法。
- 10、集约型增长方式的实质是( )。
A.以数量的增长和速度的提高为中心
B.以生产要素大量投入为中心
C.生产要素使用质量的提高
D.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
-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是对待马克思主义唯一正确的态度,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B、C是党的思想路线,A为实事求是的首要条件。故选D。
- 1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解放思想
C.实事求是
D.与时俱进
-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一个公有制为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在改革中一再强调的两条“根本原则”,所谓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主要指这两条。故选 D。
- 12、邓小平多次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是( )。
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
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实行按劳分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行为能力是法律所确认的,由法律关系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故选B。
- 13、能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权利,承担义务的资格,在法学上称为( )。
A.权利能力
B.行为能力
C.责任能力
D.法律行为能力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根据标准不同,法律责任的分类不同。根据违法行为所违反的法律的性质,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公法责任和私法责任;根据主观过错在法律责任中的地位,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根据行为主体所实施行为时的名义,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职务责任和个人责任;根据责任承担的内容不同,可分为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故选B。
- 14、根据主观过错在法律责任中的地位,可将法律责任分为( )。
A.公法责任与私法责任
B.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
C.职务责任和个人责任
D.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人类最初的法律脱胎于原始氏族规范,与原始氏族规范有着源流的联系。故选C。
- 15、从法的起源看,法( )。
A.是从来就有的,有人类社会就有法
B.是阶级社会的产物,起源于奴隶制社会
C.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脱胎于原始氏族规范
D.形成于奴隶制社会的晚期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销行政许可:(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2)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3)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4)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的;(5)依法可以撤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予以撤销。依照前两款的规定撤销行政许可,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不予撤销。依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定撤销行政许可,被许可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赔偿。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撤销行政许可的,被许可人基于行政许可取得的利益不受保护。在本案中,如果市政府撤销施工许可,会导致人民法院的办公大楼停建,这会导致公共利益发生重大损害,根据《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第三款,不可撤销。
- 16、某区人民法院需要建设办公大楼,遂向市建设局申谎施工许可。市建设局经过审查,作出准予施工许可。在该办公大楼施工过程中,在该办公大楼施工过程中,市政府发现该区法院尚未办理该办公大楼用地的批准手续,欲撤销市建设局的施工许可,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市政府不应撤销,因为施工许可是由市建设局作出的,只能由该建设局撤销
B.市政府可以撤销,因为该施工许可是不符合法定建设许可条件的
C.市政府不应撤销,因为撤销该施工许可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D.市政府可以撤销,因为市政府是市建设局的上级机关,有权撤销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第二十七条规定:“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二)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三)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四)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 17、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些不属于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情形?( )
A.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B.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C.受他人教唆实施违法行为的
D.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的规定,对行政机关变更证书的行为,可在2个月内提起复议。在本题四个选项中,选项A不正确,因为省级以下工商部门是垂管管理机关,只能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提起行政复议。选项B也不正确,因为如提起行政诉讼,可在3个月内提起。
- 18、金某于2000年取得县工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经营期为10年。2001年年检时,县工商局将经营期限改为5午,金某不服。他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可在2个月内向县人民政府提起行政复议
B.可在2个月内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C.可在2个月内向市工商局提起行政申诉
D.可在2个月内向市工商局提起行政复议
-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正如选项A所言,市建委发布文件的行为虽然以“文件”为载体,但它针对的是特定的相对人,因此是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本题考查的是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划分问题。
- 19、某市建设委员会于元月10日印发了《关于为治理城市仪容拆迁滨江道沿街建筑的通告》的文件,责令凡滨江道街旁5米内50家住户于10月1日前一律拆迁,否则,强制拆除。陈某系此类建筑所有人之一,他对市建委的行为不服,欲提起行政诉讼。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陈某可对该行为提起行政诉讼,因为市建委发布文件的行为针对的是特定的相对人――滨江道街旁5米内50家住户,而且具有直接执行力,是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
B.陈某不可对该行为提起行政诉讼,因为该行为是以“文件”为载体的,而“文件”是抽象行政行为的表现形式,市建委的行为是抽象行政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C.陈某不可对该行为提起行政诉讼,因为该行为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具体行政行为,对相对人尚未造成实际影响,不具可诉性
D.陈某不可对该行为提起行政诉讼,因为市建秀发布文件的行为不是针对特定对象作出的,而且具有反复适用性,因此属于抽象行政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根据《行诉若于解释》第六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对原审人民法院认定的事实有争议的,或者第二审人民法院认为原审人民法院认定事实不清楚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因此,选项B的表述是错误的。
- 20、关于行政诉讼二审程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法院起诉,若对裁定不服,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法院起诉
B.法院对上诉案件,认为事实清楚的,可以实行书面审理,若当事人对原审法院认定的事实有争议,人民法院仍可实行书面审理
C.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对原审法院的裁判和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全面审查
D.一般情况下,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
-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要约邀请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主要包括拍卖公告、招标公告、商业广告、招股说明书和寄送价目表等。故选D。
- 21、以下行为中,不属于要约邀请的是( )。
A.拍卖公告
B.招股说明书
C.寄送价目表
D.填写保险单
-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我国现行《立法法》第六十六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门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条例属于地方性法规的范畴。我国现行《宪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根据规定,它行使“……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因此,A项中的做法与宪法不符,构成违宪。
- 22、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一行为构成违宪?( )
A.全国人大改变其常委会批准的自治条例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撤销某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单行条例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据此,深圳为合同成立地。故选C。
- 23、2006年2月6日,哈尔滨一企业与大连一公司在深圳签订供货合同,合同中约定发货地为大庆,该合同成立地为( )。
A.哈尔滨
B.大连
C.深圳
D.大庆
-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宪法序言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
- 24、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序言的规定,下列关于国家根本任务的表述中,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
A.国家根本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B.国家根本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C.国家根本任务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
D.国家根本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在我国,人身自由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范畴,对其进行限制需要依据法律进行。题中各项均属于有关限制人身自由的行为,只有A项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B项中依据行政法规逮捕付某C项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国务院制定的行关法律法规不符合宪法和法律的相关规定。D项中公安部是国务院的下属单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其委托也不符合宪法和法律的相关规定。
- 25、根据宪法和法律下列选项哪一项符合法律规定?( )
A.某公安机关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决定对付某实行拘留
B.某检察院根据国务院制定的有关行政法规决定对付某实行逮捕
C.某法院根据全国人大委托国务院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剥夺付某政治权利1年
D.公安部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颁布《关于逮捕拘留等强制措施的程序》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选举权的普遍性是就享有选举权的主体范围而言的,是指一国公民中能够享有选举权的广泛程度。根据我国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凡年满18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以外,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由此可见,在我国享有选举权的基本条件有三:一是具有中国国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是年满18周岁;三是依法享有政治权利。除此以外。公民不因诸如民族、、种族、性别、财产状况、居住期限、教育程度等任何外在因素的差别,而使享有选举权的资格受到限制或剥夺。
- 26、下列选项中,关于选举权的普遍性的表述中,哪一选项最为恰当?( )
A.所谓选举权的普遍性意指全体人民享有选举权
B.所谓选举权的普遍性意指一切公民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选举
C.所谓选举权的普遍性意指一个国家内享有选举权的公民的广泛程度
D.所谓选举权的普遍性意指所有公民都享有选举权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公司以其全部法人财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实行公司制有利于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因此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故选B。
- 27、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是( )。
A.合作制
B.公司制
C.集团化
D.股份制
-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检察院和法院不属于行政机关,行政监察部门和公安部门都是行政机关,但公安部门没有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及公务员的行政行为的职能。故选A。
- 28、下列部门中承担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公务员的行政行为监督职能的是( )。
A.行政监察部门
B.公安部门
C.检察院
D.人民法院
-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清求指示、批准。“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而“指示”只用于上级对下级下达命令。据此,正确答案为D。
- 29、北京市海淀区公安分局就户籍管理事项向位于本行政辖区内的国家某部发文,应使用的文种是( )。
A.通知
B.请示
C.指示
D.函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由“印者,信也”,可知,印章的主要功能是作为信用的凭证。故选C。
- 30、“印者,信也。”从印章问世时起,作为一种工具,印章的主要功能是( )。
A.封存物品
B.递送物件
C.信用凭证
D.办理结算
-
多选题每小题1分,共21分
参考答案: [A, B, D]
答案解析: 2006年5月9日,第60届联合国大会选举出新建立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首届成员。中、俄、英、法等47国当选为该理事会首届成员。在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只有美国未参与竞选。
- 1、2006年5月9日,第60届联合国大会选举出新建立的人权理事会首届成员。( )等 47国当选为该理事会首届成员。
A.中国
B.俄罗斯
C.美国
D.英国
-
参考答案: [B, C]
答案解析: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口”,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就是2006年的6月10日。首个“文化遗产日”的主题为“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
- 2、2006年6月10日,我国迎来第一个“文化遗产日”。首个“文化遗产日”的主题为( )。
A.继承文化遗产
B.保护文化遗产
C.守护精神家园
D.共建精神家园
-
参考答案: [A, B, C]
答案解析: 2006年1月17日~18日,由中国政府、欧盟委员会、世界银行共同发起的“禽流感防控国际筹资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北京宣言》,共筹得超过18亿美元的认捐,用于全球禽流感防控事业。
- 3、2006年1月17日~18日,由( )共同发起的“禽流感防控国际筹资大会”在北京举行,共筹得超过18亿美元的认捐。
A.中国政府
B.欧盟委员会
C.世界银行
D.世界卫生组织
-
参考答案: [B, D]
答案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饼”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属于物质的东西。“画饼”是对“饼”的描绘和反映,属于精神范畴。两者有原则区别,不能等同,精神不能代替物质,因此,应选B、 D。A、C项否认了对立面的同一性,是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均应排除。
- 4、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
A.精神和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B.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
C.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
D.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
参考答案: [B, C]
答案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其含义有二:一是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B项),二是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C项),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并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故选B、C。
- 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具有两层基本的含义,它们是指( )。
A.实践具有观念的特性
B.实践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
C.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D.实践是一切生命物质的存在形式
-
参考答案: [B, D]
答案解析: 根据抽象可能性的特点去分析题中所给出的4个事实和现象:“水中捞月”(A项)、“石头孵出小鸡”(C项)是根本不叮能的。而“海底摸针”(B项)和“向其他星球移民”(D项)都具有变成现实的根据,所以都属于“抽象可能性”范畴,故选B、D。
- 6、下列说法属于抽象可能性的有( )。
A.水中捞月
B.海底摸针
C.石头孵出小鸡
D.向其他星球移民
-
参考答案: [A, B, C]
答案解析: 题干中这句话就是说“社会发展必须代表人的利益”(A项),同时“社会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B项),归根到底是说明“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价值目标”(C项)。但是社会发展决不等值于人的发展(D项)。所以A、B、C正确反映了题干的含义,是正确选项。
- 7、法国一位哲学家说,“发展问题越来越成为人的灵魂的发展”其含义是说( )。
A.社会发展必须代表人的利益
B.社会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
C.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价值目标
D.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等值的
-
参考答案: [A, B, C, D]
答案解析: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第一,价值周转方式不同,这是二者间的最主要的区别。固定资本的价值是根据它的使用年限、磨损程度逐渐转移到产品中去的;而流动资本的价值是一次性全部转移到产品中去;第二,周转速度不同,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慢于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第三,价值的收回方式不同,固定资本的价值随产品的销售一部分一部分地周转回来,而流动资本的价值则会随产品的销售一次性全部周转回来;第四,二者的物质更新方式不同,即固定资本的物质形态不需要每个生产过程都更新,而流动资本的物质形态则必须每个生产过程都要更新。故应选A、B、C、D。
- 8、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是( )。
A.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B.周转速度不同
C.价值补偿方式不同
D.物质更新的方式不同
-
参考答案: [C, D]
答案解析: 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企业制度,即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和现代企业制度:一般来说,前两种规模都比较小,现代市场经济中,大中型企业都采取公司制形式,公司有多种形式,其中主要的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故选C、D。
- 9、我国现阶段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有( )。
A.乡镇企业
B.个人业主制
C.股份有限公司
D.有限责任公司
-
参考答案: [A, B, C]
答案解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依据《宪法》授予的监督权,对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裁判进行个案监督,而不能对术决个案进行监督。故选A、B、C。
- 10、我国最高人民法院要向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其表现是( )。
A.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
B.遇到法律理解问题时,可以请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进行解释
C.接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质询
D.接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未决个案的监督
-
参考答案: [A, B]
答案解析: 《宪法》第六十条第四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故选A、B。
- 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兼任的职务有( )。
A.国务院总理
B.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C.中央军委副主席
D.民主党派负责人
-
参考答案: [A, B, C, D]
答案解析: 《选举法》第二十四条规定,选区可以按居住状况划分,也可以按生产单位、事业单位、工作单位划分。故选A、B、C、D。
- 12、在我国,选区可以按照( )划分。
A.居住状况
B.生产单位
C.事业单位
D.工作单位
-
参考答案: [A, C]
答案解析: 民族乡不是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不一定要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只要主任、副主任中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即可。故选A、C。
- 13、在民族自治地方,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的职务包括( )。
A.自治区主席
B.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
C.自治县县长
D.民族乡乡长
-
参考答案: [C, D]
答案解析: 《刑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规定:“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第四款规定:“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故选C、D。
- 14、主犯的处罚原则是( )。
A.应当从重处罚
B.可以从重处罚
C.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领导的全部犯罪处罚
D.对其中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
参考答案: [A, B, C, D]
答案解析: 寻衅滋事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寻衅滋事的行为,具体表现为下列行为之一:①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②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③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④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故选A、B、C、D。
- 15、以下对于寻衅滋事罪的描述,正确的有( )。
A.随意殴打他人,必须情节恶劣的才构成犯罪
B.强拿硬要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必须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
C.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必须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才构成犯罪
D.追逐、拦截、侮辱他人,必须情节恶劣的才构成犯罪
-
参考答案: [A, B, C]
答案解析: 按照犯罪的同类客体,我国《刑法》分则中将犯罪划分为10大类。A、B、C项属于侵犯财产罪的具体犯罪,D项属于贪污贿赂罪的具体犯罪。
- 16、下列属于侵犯财产罪的有( )。
A.挪用资金罪
B.职务侵占罪
C.诈骗罪
D.挪用公款罪
-
参考答案: [B, C]
答案解析: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我国对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的设立,采取两种不同的设立原则:不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其殴立采取特许主义;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因为一般要经过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其设立采用的是行政许可主义。故选B、C。
- 17、对于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我国采取的设立原则是( )。
A.准则主义
B.特许主义
C.行政许可主义
D.强制设立主义
-
参考答案: [B, C]
答案解析: 滥用代理权的行为具体包括:自己代理;双方代理;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通谋而为的代理行为。题干中的代理属于双方代理,故也属于滥用代理权的行为。故选B、C。
- 18、代理人同代理双方为同一项行为,为( )。
A.自己代理
B.双方代理
C.滥用代理权的行为
D.无权代理
-
参考答案: [B, C, D]
答案解析: 企业拥有生产经营自主权,不屈于政府职能范围。故选B、C、D。
- 19、下列属于政府职能范围的有( )。
A.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B.打击走私
C.取缔“^法**功”
D.反垄断
-
参考答案: [A, C]
答案解析: 公文写作之前的准备包括明确行文目的、行文要求及其重要性并确定使用的文种。选项B说法错误,每个文种都有其固定的写作格式,无须向领导请示,选项D属于公文写作之中要注意的问题,所以正确答案为A、C。
- 20、公文写作之前要( )。
A.明确行文目的
B.向领导请示写法
C.确定使用的文种
D.选择适当的语言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 21、人们发现和掌握真理的能力受客体无限性的限制。 ( )
A.正确
B.错误
-
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9分
参考答案: Y
答案解析: 非规范性法律文件是以规范性法律文件为依据制定出来的,常见的非规范性法律文件有:判决书、调解书、公证书、逮捕证、搜查证等。
- 1、判决书和调解书都是非规范性法律文件。 ( )
对
错
-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法律和道德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是行为规范,但它们毕竟是两个不同的范畴,调整的是不同社会领域内不同的社会关系。很多情况下,一种违法行为也会受到道德舆论谴责,但并不是所有违法行为都等同于违反道德的行为。
- 2、违法行为同时也是违反道德的行为。 ( )
对
错
-
参考答案: Y
答案解析: 合伙债务是以合伙名义对外所承担的债务,每个合伙人都负有用自己的全部财产清偿全部合伙债务的义务,而不受合伙人对合伙财产出资额以及合伙协议中约定的债务承担份额的限制。偿还了全部合伙债务的合伙人,对超过自己应当承担的债务份额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迫偿。可见,合伙人对外承担的责任是无限连带责任。
- 3、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 )
对
错
-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组织中下层管理者决策范围越广,涉及的职能和事务越多,表明该组织权力分散的程度越高。
- 4、组织中下层管理者决策范围越广,涉及的职能和事务越多,表明该组织权力分散的程度越低。 ( )
对
错
-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组织与骨理具有密切的直接相关性,一切管理都是在组织中并且借助于特定的组织形式进行的,因此,组织作为管理的载体和基本途径,对于管理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的意义。
- 5、计划作为管理的载体和基本途径,对管理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的意义,是管理的核心要素。 ( )
对
错
-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决策口标的确定要具体,不能含混不清。一般说来,越是近期的目标,越要明确具体,远期目标则允许带有一定的模糊性。
- 6、越是近期的目标,越要求明确具体,远期目标也不能带有模糊性。 ( )
对
错
-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正当防卫是指当国家公共利益、他人或本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行为人所采取的必要措施。紧急避险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益免受现实或紧急的损害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致人财产损害的行为。
- 7、当公共利益、他人或本人的合法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行为人所采取的必要的防卫措施,称为紧急避险。 ( )
对
错
-
参考答案: Y
答案解析: 为第三人利益订立的合同,是指订约当事人一方不是为自己而是为第三人设立权利,使其获得利益的合同,如有受益人的人身保险合同。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现,如果为第三人设定义务就叮能违反第:二人的真实意思,然而使第三人纯受利益,则第三人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第三人一旦接受,就可根据合同取得债权人的地位有权请求债务人为合同内容的给付。可见,该题表述正确。
- 8、为第三人利益订立的合同,原则上只能使第三人获得利益,不能使第三人承担义务。 ( )
对
错
-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依我国《著作权法》第二条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在我国发表作品的著作权不依发表而产生,因为发表权本身就是作者应有的著作人身权,未经作者同意,发表他人作品的属于侵犯他人发表权。综上分析,该题表述错误。
- 9、著作权自作品发表之日起产生。 ( )
对
错
-
参考答案: Y
答案解析: 所谓抗辩事由是指被控侵权的一方在承认损害事实的情况下据以对抗他方诉讼请求的某种相反事实。抗辩事由成立,行为人即可免责。正当防卫是作为正当理由具有对抗性,不可抗力则是作为外来原因也具有对抗性,故两者都属抗辩事由。
- 10、不可抗力与正当防卫一样均为一般侵权民事责任的抗辩事由。 ( )
对
错
-
参考答案: Y
答案解析: 《刑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 11、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 )
对
错
-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12、盲人犯罪,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
对
错
-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认识的客体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主要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三种形式。
- 1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客体是指物质世界的一切事物。 ( )
对
错
-
参考答案: Y
答案解析: 对立统一规律是联系和发展的根本规律,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最基本规律。
- 1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 ( )
对
错
-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保证。
- 1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 )
对
错
-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台湾问题开始的,后来这一构想却首先实际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 16、“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香港问题开始的。 ( )
对
错
-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行政领导,就是在政府行政管理活动中处于政府领导岗位上的领导者行使权力,为实现政府目标而进行的决策、组织、指挥、沟通、协调、激励等活动。
- 17、行政领导是指担任领导职务,具有法定领导职务并承担相应领导责任的人。 ( )
对
错
-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分权制和集权制各有利弊,集权制政令统一,力量集中,易于统率全局,兼顾各方,但是缺乏灵活性和自主性。而分权制则有利于发挥各级机关的主动性、创造性,易于因地制宜、应付突发事件,但是又易于产生分散主义、政令不能统一等弊端。因此不能简单地说分权制和集权制谁优谁劣。
- 18、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集权制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因此集权制优于分权制。 ( )
对
错
-
参考答案: Y
答案解析: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十条第(一)项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其中‘绝密’、‘机密’级公文还应当标明份数序号。”
- 19、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其中,“绝密”、“机密”级公文还应当标明份数序号。 ( )
对
错
-
问答题每小题1分,共4分
参考答案: (1)复议被申请人是两名学生所在的高等学校,复议机关是该校的主管行政机关。因本案中,高校属于被授权的行政主体,应当就自己作出的行为作为复议被申请人承担责任,而此时其主管行政机关是复议机关。 (2)不可以。“开除学籍”的处分实际上是一种针对公民受教育权的行政处罚,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属于该法第八条所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依法只能由法律或行政法规加以规定。 (3)属于。因为行政处罚行为损害了相对人的受教育权,并且不属于为《行政诉讼法》所排除的内部行政行为(因学生不属于行政机关内部工作人员)。 (4)不能。因为国家赔偿原则上只赔偿侵害人身权与财产权而引起的直接损失,本案中当事人的受教育权受到损害,不属于国家赔偿的范围,因而不能获得赔偿。
答案解析: (1)复议被申请人是两名学生所在的高等学校,复议机关是该校的主管行政机关。因本案中,高校属于被授权的行政主体,应当就自己作出的行为作为复议被申请人承担责任,而此时其主管行政机关是复议机关。 (2)不可以。“开除学籍”的处分实际上是一种针对公民受教育权的行政处罚,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属于该法第八条所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依法只能由法律或行政法规加以规定。 (3)属于。因为行政处罚行为损害了相对人的受教育权,并且不属于为《行政诉讼法》所排除的内部行政行为(因学生不属于行政机关内部工作人员)。 (4)不能。因为国家赔偿原则上只赔偿侵害人身权与财产权而引起的直接损失,本案中当事人的受教育权受到损害,不属于国家赔偿的范围,因而不能获得赔偿。
- 1、 2002年10月初,重庆市某高校女生马某由于与其同校的大学生男友林某在外出旅游途中同居,导致怀孕。事情发生后,学校依据原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
则》、《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及该校《违纪学生处罚条例》中关于“道德败坏,品行恶劣”,“发生不正当性行为者,给予留校察看直至开除学籍处分”的规定,给予两名当事学生
勒令退学的处分。马某、林某对该处分决定均表示不服。
问:(1)如两名学生就该处分申请行政复议,则被申请人与复议机关分别是谁?
(2)原国家教委的规范性文件和高校的校规能否规定对学生处以“开除学籍”的处分?
(3)本案是否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为什么?
(4)在本案中,两名学生能否获得国家赔偿?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