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一号文件 二十大报告 中国政府与政治 马哲 毛概 邓论和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法理学与宪法 公文写作 应用文写作 公务员法 管理常识 行政法 经济 经济常识 经济法 科技生活 民法 人文历史 商法 社会公德 事业单位知识 宪法 刑法 政治经济学 中共党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定义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选词填空 地形地势 高科技产业 工业 海洋资源 行政区划 河流湖泊 疆域 交通运输业 民族 农业 气候 人口 水资源 土地资源 自然资源 时事政治

宁夏2012年事业单位申论专家押题试卷十四(附详解)(一)

时间:2012-11-05 17:02: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综合题

共计100分 1、 中国卫生部2008年9月11日晚指出,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i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
    中国卫生部专家指出,j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1日晚则发布产品召回声明称,经公司自检发现20C)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三鹿集团公司决定立即全部召回2008年8月6日以前生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
    此前,三鹿集团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密切关注奶粉致病事件,已派人赴相关地区了解情况,并全力配合有关部门调查。
    11口白天,甘肃省卫生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向媒体通报了部分婴儿泌尿系统结石病因调查情况,目前,该省共上报病例59例,死亡1例,以农村患儿为多。
    早在7月16日,甘肃省卫生厅就已开始诟J查部分婴儿泌尿系统结石病因。当日,当地一家医院通过电话向卫生厅报告,称200  8年该院收治的婴儿患泌尿系统结石病例明显增多,近几个月已达十几例,经了解均食用了同一品牌的配方奶粉。接到该报告后,甘肃省卫生厅立即组成调杏组展开调查。在初步调查之后,甘肃省卫生厅随即向中国卫生部做了汇报,并根据卫生部要求展开流行病学调查。
    此外,江苏、陕西、湖北等地医疗机构也陆续收治了多例婴儿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婴儿均处于哺乳期,均曾经服用过或仍在服用同一品牌奶粉。经过精心救治,大多数患儿已经康复出院。
    2.2008年9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机制,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由卫生部牵头,国家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农业部、公安部、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参加,共同做好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处置工作。
    “I级响应”就是命令。从这一刻开始,相关部门合力出击,各级政府积极配合,为保护婴幼儿的生命与健康,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歼灭战。
    9月16日,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在卫生部、财政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召开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医疗救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要建立分层、分级、分区域的医疗救治原则,确保对患儿能够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马晓伟说,县医院主要承担患儿的诊断筛查和轻症患儿治疗的工作,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患儿要转诊到设区的市级以上医院,对重症、疑难的患儿要集中收治到设有儿科、综合实力强的省级定点医院。卫生部将有针对性地向重点省份派出部级诊疗专家组,深入地方,提供技术指导。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卫生部的要求,成立以儿科、小儿肾内科、超声科、放射科等专业专家组成的省级诊疗专家组,根据基层实际需要,充分发挥诊疗专家组的作用,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诊断和治疗工作进行现场指导,提高诊疗能力。    ’
    马晓伟说,重症患儿救治是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迅速
调动当地力量,集中相关专家,集中医疗资源,在设有儿科、综合实力强的三级医院或三级儿童医院集中收治重症患儿。对疑难、重症病例,要及时组织会诊、抢救,必要时安排转诊。要尽可能降低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力争不出现新发死亡病例。集中收治患儿的定点医院要预留相当数量的床位。
    据了解,根据国务院要求,对经筛查确诊的患儿实行免费救治,诊疗费用由接诊医疗机构先行垫付,之后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支付。医疗机构不得拒诊患儿,要“早治、快治、精治”。
    3.2()()8年9月17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决定从即日起,停止所有食品类生产企业获得的国家免检产品资格,相关企业要立即停止其国家免检资格的相关宣传活动,其生产的产品和印制在包装上已使用的国家免检标志不再有效。
    公告称,鉴于近期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发生重大食品安
全事故,部分企业生产的个别批次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检出不同含量的三聚氰胺,考虑到食品的特殊性和导致食品安全事故因素的复杂性,为进一步加大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安全,切实维护消费者利益,经研究决定,停止实行食品类生产企业国家免检。
    据介绍,为了促进企业提高质量,避免各种重复性的检查,减轻企业负担,从2000年开始,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组织实施了产品质量国家免检制度。企业获得免检,需自愿申报,产品必须达到质量长期稳定、市场占有率高、质量保障体系健全等条件,经国家或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连续三次以上抽查合格后,才能确定为免检产品。免检产品生产企业必须定期报告质量状况。质检总局每年组织对免检产品开展国家监督抽查,实施严格监管,确保产品质量。
    4.如今,从毒奶粉到注水肉,从毒大米到吊白干腐竹,从毒多宝鱼到红心鸭蛋,每一例个案的曝光,都引发人们的思考。调查表明,国内消费者对任何一类食品安全性的信任度均低于50%,我们与食品之间的关系从未恶化到今天这个地步。
    从民生角度说,这种危机无疑是对“民以食为天”的极大挑衅。“吃得不放心”,在相当程度上将“吃得饱”这一来之不易的成就给抹煞了。
    5.国内著名乳制品企业蒙牛集团生产的特仑苏OMP牛奶近日被质疑可能致癌。著名反伪斗士方舟子表示,蒙牛向特仑苏中增加的oMP是一种叫IGF一1的物质。人体内如果含有过多的IGF一1,超出人体消化范围,可能会通过淋巴、胃肠伤口吸收到体内,患癌的风险也就会增加很多倍。
    而国家质检总局的介入,使这场争论超出了学术范同。200  9年2月2日质检总局责令蒙牛公司禁止向“特仑苏”牛奶添加OMP物质。因为向“特仑苏”中添加的IGF一1物质不是传统食品原料也未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而按照质检总局的要求,蒙牛在2009年2月2日以后生产的“特仑苏’’已经不含有OMP物质。同时,蒙牛集团已向卫生部提交了相关材料,等待卫生部的批准。
    实际上,无论是从2008年6月1日施行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还是《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以及在10多项卫生部食品添加剂公告中,都也没有发现OMP(蒙牛广告中所称的“造骨牛奶蛋白”)的身影。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相信特仑苏含致癌物质的网民达到近60%,超过7成的被调查者“以后不敢喝特仑苏”,而超过8成的消费者认为蒙牛应该赔偿。
    6.目前,农村食品市场日益繁荣活跃,各种食杂店、超市、集贸市场、加工作坊遍布乡村,农民对食品的品牌意识、卫生意识大为增强。在调查中也发现农村食品良莠不齐,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有的超市经营台账尚不完备,对食品进货来源把关不严,不合格食品显而易见。餐饮店许多从业人员健康证不全,有的厨房临街而设,没有防尘设施,菜及作料露天摆放,没有按卫生许可要求在店内设立封闭的操作间,有的没有消毒柜等设施,有的有消毒柜但没有启用。乡镇农贸市场虽然与城市无多大差异,但没有检测设施,检测主要靠县级机构下乡镇不定时检测,但次数很少。不少学校食堂房屋陈旧,有的加工作坊加工机器生锈,原材料堆放的场所墙上有蜘蛛网,地上灰尘较多,卫生意识不强。农村活跃着一批流动作业的整酒服务队伍,炒菜的厨师普遍没有健康证。
    7.20 08年9月,包括三鹿在内的一些中国企业生产的乳制品被发现混入了有毒的三聚氰胺成分,暴露出了中国食品监管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的漏洞。事件发生后,中国总理温家宝曾多次表示,要吸取教训,加强制度建设:“更为重要的是要从这起事件中吸取教训,要加强制度建设,从生产以及之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要重视监督和检查。”
    在这一背景下,于2008年10月23日提请全国人大审议的《食品安全法》草案规定,政府对食品安全实行全程监督管理。而食品生产、流通以及餐饮服务,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使用和管理等都被纳入了法律约束和规范的范围。这被彤容为是“从田头到车间、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法律保护。不仅如此,法律草案还加强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完善了相关的预警制度,以便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奶粉事件暴露出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对食品添加剂监管的缺失。为了严堵监管漏洞,法律
草案专门增加了更为严格的六条规定。内容包括添加剂许可制度的范围、标准、目录,企业如何使用添加剂,乃至添加剂的标签管理等。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锡荣介绍了其中最为突出的一条新规定:“目前食品添加剂使用不规范甚至滥用,成为危害食品安全的重要源头。本法对此作出严格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时对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的标准进行修订,对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技术上确有必要的,才能列入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范围。”
    这一规定意味着,只要是范围之外的、哪怕是无害的食品添加剂,也禁止使用。
    为进一步完善中国的食品召回制度、加强食品检验,《食品安全法》草案还规定,在企业不主动召回“问题食品”的情况下,政府要责令企业召回不合格食品。在国务院已废除食品的免检制度后,“不得实施食品免检”的规定更被写入了法律草案,而相关规定还包括,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食品进行抽样检验。
    除了预防为主、加强监管外,《食品安全法》草案更从事故报告、应急措施等方面人手,着力完善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置机制,建立畅通、便利的消费者权益救济渠道。草案中明确规定了县级以上政府部门接到食品事故报告后应采取的处置措施。刘锡荣介绍了其具体内容:“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对因食品安全事故导致人身伤害的人员,卫生部门应当立即组织救治;封存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并立即进行检验;对确认属于被污染的食品及其原料,责令食品生产经营者召回、停止经营并销毁;依法对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情况进行发布,并对可能发生的危害加以解释、说明。”
    不仅如此,“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这一规定也写入了《食品安全法》草案。中国的官员问责制虽已推行五年,但将如此明确的规定写入法律尚属罕见。有评论认为,在国家质检总局负责人因奶粉事件辞职后,问责制有望在中国实现真正的常态化。
    而对于境外普遍关注的中国食品出口问题,法律草案也明确规定,中国出口的食品应当符合进口国家或地区的强制性要求,并要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合格。
    目前的《食品安全法》草案因奶粉事件做出了较大调整、进行了更为严格的规定,但实际上,中国在食品安全领域通过立法“解决问题”并不始于奶粉事件。中国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从近年来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上可见一斑:不仅《食品卫生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均已颁布实施,仅卫生部在这一领域就有近百个配套规章,质检、农业、工商各部门也有各自的食品法规体系。早在《食品安全法))20C)7年底进入了立法程序之初,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主任曹康泰就曾坦率表示,该法主要针对的正是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薄弱环节:“(中国)现行有关食品卫生安全制度和监管体制还不够完善;对生产经营不安全食品的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不够;食品检验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 招考公告汇总 ★ 
 ★ 考试真题汇总 ★ 
 ★ 报考指南及各地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