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10-29 21:08:43
A.土地家庭承包经营
B.适度规模经营
C.农村专业户经营
D.集体所有与家庭经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
A.贫困、失业和人权
B.贫困、失业和民主
C.贫困、人权和民主
D.贫困、失业和社会分化
A.实现不受任何制约的自身选择
B.满足社会和自我多方面的需要
C.摆脱社会的限制使人自身成为目的
D.满足个人对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追求
A.政治观点、政治态度和政治待遇
B.政治立场、政治品德和政治水平
C.政治观点和政治面貌
D.政治立场和政策水平
A.《行政复议法》
B.《刑法》
C.《国务院组织法》
D.《宪法》
A.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
B.依职权行政行为与依申请行政行为
C.单方行政行为与双方行政行为
D.要式行政行为与不要式行政行为
A.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判决
B.维持判决
C.撤销判决
D.确认判决
A.有效合同
B.无效合同
C.可撤销合同
D.效力待定合同
A.内幕交易行为
B.操纵市场行为
C.欺诈客户行为
D.虚假陈述行为
A.合法,因为“购物须知”是与消费者的明确约定
B.合法,因为胶卷的买卖合同已经履行完毕
C.不合法。因为消费者没有对“购物须知”书面认可
D.不合法,因为“购物须知”的保质期与产品“三包”相抵触
A.1988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B.1993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C.1999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D.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A.看不见的手
B.看得见的手
C.政府失灵
D.企业行为
A.消费+储蓄
B.储蓄+税收
C.消费+储蓄+税收
D.消费+储蓄+税收+进口
A.初级产品出口导向型战略
B.进口替代型战略
C.出口替代型战略
D.对外贸易替代型战略
A.人口压力
B.资源短缺
C.环境恶化
D.人口老龄化
A.科学技术
B.伦理道德
C.市场经济
D.文化艺术
A.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B.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C.改变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方式
D.明晰国有资产产权关系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改革开放的迫切需要
D.世界性科技革命对我国的影响
A.全体党员
B.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D.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
A.基本经济制度
B.经济运行方式
C.基本组织形式
D.生产经营方式
A.民主集中制原则
B.分工和协调原则
C.为人民服务原则
D.立法和执法原则
A.联邦制
B.邦联制
C.复合制
D.单一制
A.规范性
B.普遍性
C.广泛性
D.灵活性
A.以国家权力为后盾
B.决策水平较高
C.只对行政部门发生作用
D.没有强制性
A.集权制
B.层级制
C.首长制
D.职能制
A.政府内部的资金流动
B.中央政府的经济行为
C.政府的投资行为
D.收入再分配的方式
A.强制性、公平性、合理性
B.强制性、普遍性、合理性
C.强制性、无偿性、公平性
D.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A.某市税务局购买高性能计算机用于提高税务管理水平
B.某公安人员为搜捕逃犯,未持证件强行搜查该犯私宅
C.某县消费者协会帮助农民向出售假种子的经营者索赔
D.教育局就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
A.行政执行是实现决策目标的活动
B.行政执行受权力机关的监督和控制
C.行政执行主体可以是行政机关授权的社会团体
D.行政执行活动本质上是对未来行政管理活动做出的一种反应
A.地方性法规自然无效
B.部门规章自然无效
C.由国务院提出意见
D.由最高人民法院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