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答案与详细解析+++++++++++++++++++++++++++++++++
+++++++++++++++++++++++++++++++++
+++++++++++++++++++++++++++++++++
单选题
每小题1分,共25分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 1、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是( )。
-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 2、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是( )。
-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 3、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 )。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 4、“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 5、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 )。
-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 6、社会形态是( )。
-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 7、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 )。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 8、当前固定资产投资的税收调节,其主要税种是( )。
-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 9、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 )。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 10、中国在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
-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 11、人们可把( )看成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特殊纲领。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 12、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是( )。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 13、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的社会形态范畴是指( )。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 14、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 )。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 15、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 )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 16、单位犯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有( )的故意。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 17、司法工作人员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应当依法追究而不追究,不应当追究而追究,或者作出枉法裁判的行为,应判处( )。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 18、有期徒刑的期限一般是( )。
-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 19、机关对全体公务员应当进行更新知识、提高工作能力的( )培训。
-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 20、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表现为( )。
-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 21、法律体系主要指某一国家全部的现行( )
-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 22、行政反馈是( )。
-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 23、规范性公文标题的时间是( )。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 24、用于行政管理的“命令(令)”,其发布权限属于( )。
-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 25、在我国,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最严厉、最有效的方法是( )。
-
多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参考答案: [A, C, D, E]
答案解析:
-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政府主要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活动,集中精力抓好( )。
-
参考答案: [A, B, C]
答案解析:
- 2、“拨苗助长”这句成语的哲学寓意是( )。
-
参考答案: [A, B, C, D]
答案解析:
- 3、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
-
参考答案: [A, B, D]
答案解析:
- 4、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 ),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
参考答案: [A, B, C, D, E]
答案解析:
- 5、和谐社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含义:( )。
-
参考答案: [A, B, C]
答案解析:
- 6、当代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的三个根本性转变是( )。
-
参考答案: [A, B, C, D]
答案解析:
- 7、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有( )。
-
参考答案: [A, C]
答案解析:
- 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 )。
-
参考答案: [A, C, D]
答案解析:
- 9、坚持“二为”方向是( )。
-
参考答案: [C, D]
答案解析:
- 10、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指( )。
-
参考答案: [A, B, C, D]
答案解析:
- 11、社会保障制度是通过( )的办法筹集资金,国家对生活水平达不到最低标准者实行救助,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逐步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福利,保持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
参考答案: [A, B, C, D]
答案解析:
- 1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措施有( )。
-
参考答案: [A, C]
答案解析:
- 13、在我国,司法机关的监督,包括有( )。
-
参考答案: [A, C, D]
答案解析:
- 14、我国行政处罚的种类有( )。
-
参考答案: [A, B, C]
答案解析:
- 15、行政机关在作哪些行政处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
-
参考答案: [B, C, D]
答案解析:
- 16、受贿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 )。
-
参考答案: [A, C]
答案解析:
- 17、在我国,人口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这是因为( )。
-
参考答案: [A, C, D]
答案解析:
- 18、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活动共同适用的基本原则和规定有哪些( )。
-
参考答案: [A, B, D]
答案解析:
- 19、下面哪些是国务院组成机构?( )
-
参考答案: [A, B, C]
答案解析:
- 20、政务公开是( )。
-
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 1、日常领导方法是普遍适用并贯穿于各种领导活动及领导活动过程始终的领导方法。( )
-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 2、必然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 ( )
-
参考答案: Y
答案解析:
-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保持币值的稳定,就必须使货币流通量等于商品流通的需要量。 ( )
-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 4、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
-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 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处在不同层次,因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不能强求指导思想的一元化。( )
-
参考答案: Y
答案解析:
- 6、感觉是存在的反映。 ( )
-
参考答案: Y
答案解析:
- 7、小梅小学毕业后,其母以家中生活困难为由,让她辍学打工,小梅本人也欣然接受。小梅母女的行为违反了义务教育法。 ( )
-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 8、政党监督指中国共产党及其各民主党派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行为实行的监督。( )
-
参考答案: Y
答案解析:
- 9、附加型可以独立适用。 ( )
-
参考答案: Y
答案解析:
- 10、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所有者投入各种生产要素,应该得到相应的收入。 ( )
-
参考答案: Y
答案解析:
- 11、自然人的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可能分离,而法人的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是同时存在的。 ( )
-
参考答案: Y
答案解析:
- 12、机关对晋升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应当在任职前或者任职后一年内进行任职培训。( )
-
参考答案: Y
答案解析:
- 13、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都可以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 )
-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 14、受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 )
-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 15、中央军委领导全国武装力量,它有权决定战争和和平等有关国家政治生活的重大问题。 ( )
-
参考答案: Y
答案解析:
- 16、宪法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 ( )
-
参考答案: Y
答案解析:
- 17、作为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也要剥夺担任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 )
-
参考答案: Y
答案解析:
- 18、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构成受贿罪。 ( )
-
参考答案: Y
答案解析:
- 19、人的本质存在于具体的人性之中,不能离开人的具体社会实践去抽象地说明人性。( )
-
参考答案: Y
答案解析:
- 20、我国的机构编制工作采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领导体制。 ( )
-
问答题每小题1分,共4分
参考答案: 在本案中,甲是主犯,乙、丁是从犯,丙是胁从犯。根据我国刑法有关条款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甲提议盗窃,并分派乙、丁进行犯罪预备;甲同乙、丁共同实施了盗窃行为后,甲又让乙找丙销赃,最后平分赃款。可见,在这起共同犯罪中,甲起主要作用,是主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被胁迫、被诱骗参加共同犯罪的,是胁从犯”。案中乙、丁积极参加这起共同犯罪,但又不是造意犯和组织者,比起主犯甲来说,乙、丁起了次要作用,是从犯。丙参加了犯罪的预谋,但仅表示同意,未参加盗窃,事后销赃是在乙的胁迫下,无奈实施的,参加了平分赃款。丙参与了事先通谋,事后销赃,应属共同犯罪,但丙销赃行为,是在乙胁迫下实施的,因此,他是胁从犯。
答案解析: 在本案中,甲是主犯,乙、丁是从犯,丙是胁从犯。根据我国刑法有关条款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甲提议盗窃,并分派乙、丁进行犯罪预备;甲同乙、丁共同实施了盗窃行为后,甲又让乙找丙销赃,最后平分赃款。可见,在这起共同犯罪中,甲起主要作用,是主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被胁迫、被诱骗参加共同犯罪的,是胁从犯”。案中乙、丁积极参加这起共同犯罪,但又不是造意犯和组织者,比起主犯甲来说,乙、丁起了次要作用,是从犯。丙参加了犯罪的预谋,但仅表示同意,未参加盗窃,事后销赃是在乙的胁迫下,无奈实施的,参加了平分赃款。丙参与了事先通谋,事后销赃,应属共同犯罪,但丙销赃行为,是在乙胁迫下实施的,因此,他是胁从犯。
- 1、 甲、乙、丙、丁四被告都是已成年的男子。一天他们一起喝酒,甲提出到江边的货船上盗窃财物,乙、丙、丁表示同意,甲遂分派乙去准备匕首和自行车,丁去窥视作案地形。入夜后,甲、乙、丁三被告聚集在一起,由丁带领到一艘装有出口衣料的货船上,盗得出口布料三捆,价值人民币3000余元;第二天,甲要乙去找丙想办法销赃,乙找到丙后,丙一再表示不干,乙说“上船容易下船难,不去小心你的狗命”。丙出于无奈,遂把赃物卖掉,所得赃款由四被告平分。
问:在本案中,谁是主犯?谁是从犯?谁是胁从犯?并说明理由。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