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05 16:23:38

2011山东省属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解析 [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2011年山东省属事业单位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正确,请将其选出,并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本大题50小题,每小题0.8分,共40分)
山东-2011-15.现阶段,我国七大经济区划是( )。
A.东南、华东、东北、中部、西北、西南、华南
B.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华南
C.长三角、珠三角、黄三角、环渤海、东北、中部、西北
D.长三角和长江沿江、环渤海、东南沿海、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东北、中部、西北
【答案】D
【题型】国情
【考点】我国七大经济区划
【解析】
山东-2011-16.对县域经济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A.它包括农业、农村经济和城镇经济
B.它是地域经济、“草根”经济、特色经济
C.它包括县城经济、集镇经济、乡村经济和家庭经济
D.它是县一级行政区域内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
【答案】A
【题型】经济常识
【考点】县域经济
【解析】县域经济包括县城经济、集镇经济、乡村经济和家庭经济四个组成部分。县城经济具有城市经济的性质,乡村经济和家庭经济为农村经济,集镇经济介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之间。所以C项正确,A项错误。
山东-2011-17.对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A.经济增长方式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不可能转变
B.我们即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提及转变增长方式
C.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和前提
D.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味着放弃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 [事业单位面试题库]
【答案】D
【题型】经济常识
【考点】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关系
【解析】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味着放弃了原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的这种理解是不准确的,不符合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本意。党的十七大报告既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提及转变增长方式,特别指出我国“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D项为答案。
山东-2011-18.“只有注意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一判断不等值于( )。
A.如果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得注重企业文化建设
B.不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企业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C.只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就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D.倘若企业想更好地发展,则必须注重其文化建设
【答案】C
【题型】逻辑判断题
【考点】无
【解析】题干属于“只有……才”的句型,说明“注意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的必要且唯一条件,而c项属于“只要……就”句型,说明前者是后者的充分但不唯一条件。因此C项为答案。
山东-2011-19.中国倡导包容性增长,其根本目的是( )。
A.让所有的人都能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
B.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C.消除社会阶层、社会群体之间的隔阂和裂隙
D.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
【答案】B
【题型】经济常识
【考点】包容性增长
【解析】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胡锦涛指出,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山东-2011-20.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以转让所得收入为计税依据缴纳的税赋,称为( )。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
A.土地增值税 B.土地使用税
C.土地出让金 D.土地收益金
【答案】A
【题型】经济常识
【考点】土地增值税 [事业单位面试题库]
【解析】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胡锦涛指出,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山东-2011-21.目前,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是指( )。
A.农村城市化发展 B.城乡同一化发展
C.城乡一体化发展 D.农村先于城市发展
【答案】C
【题型】经济常识
【考点】统筹城乡发展
【解析】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相对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而言的,它要求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最终目标,统筹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环境建设,统筹解决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打破城乡界线,优化资源配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因此C项正确。
山东-2011-22.对于收入分配问题,目前我国通过综合配套改革,逐步形成一个( )。
A.侧重靠二次分配实现公平合理的格局 B.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
C.侧重按生产要素贡献的分配格局 D.按市场机制主导的制度和政策体系
【答案】B
【题型】经济常识
【考点】收入分配的格局
【解析】温家宝在《求是》杂志刊文指出,如果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必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现在,各方面承受能力增强,应该说有条件、有能力逐步解决这一问题。他提出,要鼓励一部分人通过劳动和创造先富起来,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兼顾效率与公平,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
山东-2011-23.经济学中“资源是稀缺的”说法是指( )。
A.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B.资源终将被消耗殆尽
C.资源必须留给后人 D.相对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答案】D
【题型】经济常识
【考点】资源的稀缺性
【解析】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类无限的需求而言的,人的需求具有无限增长和扩大的趋势,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就需要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而在一定时间与空间范围内资源总是有限的,相对不足的资源与人类绝对增长的需求相比造成了资源的稀缺性。
山东-2011-24.随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出现了一个从劳动力过剩转向劳动力短缺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就是( )。
A.减数效应 B.刘易斯拐点
C.需求弹性 D.边际收益率
【答案】B
【题型】经济常识
【考点】刘易斯拐点
【解析】刘易斯拐点是发展经济学的一个著名命题,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瑟•刘易斯提出。该理论认为,在二元经济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随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将走向枯竭,出现一个从劳动力过剩转向劳动力短缺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就是刘易斯拐点。
山东-2011-25.政府以租金补贴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称其为( )。
A.保障房 B.经济适用房
C.廉租房 D.公租房
【答案】C
【题型】行政管理
【考点】政府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