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22 14:03:49
5.能连续拍球。
教育建议:
1.利用多种活动发展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如:
n
走平衡木,或沿着地面直线、田埂行走。
n
玩跳房子、踢毽子、蒙眼走路、踩小高跷等游戏活动。
2.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如:
n
鼓励幼儿进行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等活动。
n
玩跳竹竿、滚铁环等传统体育游戏。
3.对于拍球、跳绳等技能性活动,不要过于要求数量,更不能机械训练。
4.结合活动内容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目标2 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
3~4岁 |
4~5岁 |
5~6岁 |
|
1.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10秒左右。 2.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 3.能单脚连续向前跳 4.能快跑 5.能行走1公里左右(途中可适当停歇)。 |
1.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15秒左右。 2.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 3.能单脚连续向前跳 4.能快跑 5.能连续行走1.5公里左右(途中可适当停歇)。 |
1.
能双手抓杠悬空 吊起20秒左右。 2.
能单手将沙包向 前投掷 3.
能单脚连续向前 跳 4.
能快跑 5.
能连续行走1.5公 里以上(途中可适当停歇)。 |
教育建议:
1. 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如走、跑、跳、攀、爬等,鼓励幼儿坚持下来,不怕累。
2. 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多走路、少坐车;自己上下楼梯、自己背包。
目标3 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
3~4岁 |
4~5岁 |
5~6岁 |
|
1.
能用笔涂涂画画。 2.
能熟练地用勺子吃饭。 3.
能用剪刀沿直线剪,边线基本吻合。 |
1.能沿边线较直地画出简单图形,或能边线基本对齐地折纸。 2.会用筷子吃饭。 3.能沿轮廓线剪出由直线构成的简单图形,边线吻合。 |
1.能根据需要画出图形,线条基本平滑。 2.能熟练使用筷子。 3.能沿轮廓线剪出由曲线构成的简单图形,边线吻合且平滑。 4.能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或用具。 |
教育建议:
1.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如:
n
提供画笔、剪刀、纸张、泥团等工具和材料,或充分利用各种自然、废旧材料和常见物品,让幼儿进行画、剪、折、粘等美工活动。
n
引导幼儿生活自理或参与家务劳动,发展其手的动作。如练习自己用筷子吃饭、扣扣子,帮助家人择菜叶、做面食等。
n
幼儿园在布置娃娃家、商店等活动区时,多提供原材料和半成品,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与制作活动。
2.引导幼儿注意活动安全。如:
n
为幼儿提供的塑料粒、珠子等活动材料要足够大,材质要安全,以免造成异物进入气管、铅中毒等伤害。提供幼儿用安全剪刀。
n
为幼儿示范拿筷子、握笔的正确姿势以及使用剪刀、锤子等工具的方法。
目标1 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
3~4岁 |
4~5岁 |
5~6岁 |
|
1.在提醒下,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3.在引导下,不偏食、挑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 4.愿意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5.不用脏手揉眼睛,连续看电视等不超过15分钟。 6.在提醒下,每天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 |
1.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3.不偏食、挑食,不暴饮暴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 4.常喝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5.知道保护眼睛,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连续看电视等不超过20分钟。 6.每天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方法基本正确。 |
1.养成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的习惯。 2.能主动参加体育活动。 3.吃东西时细嚼慢咽。 4.主动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5.主动保护眼睛。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连续看电视等不超过30分钟。 6.每天早晚主动刷牙,饭前便后主动洗手,方法正确。 |
教育建议:
1.
让幼儿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如:早睡早起、每天午睡、按时进餐、吃好早餐等。
2.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
n
合理安排餐点,帮助幼儿养成定点、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
n
帮助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导他们不偏食不挑食、少吃或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品;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
n
吃饭时不过分催促,提醒幼儿细嚼慢咽,不要边吃边玩。
3.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
n
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n
勤为幼儿洗澡、换衣服、剪指甲。
n
提醒幼儿保护五官,如不乱挖耳朵、鼻孔,看电视时保持
4.
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如:
n
为幼儿准备多种体育活动材料,鼓励他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开展活动。
n
经常和幼儿一起在户外运动和游戏,鼓励幼儿和同伴一起开展体育活动。
n
和幼儿一起观看体育比赛或有关体育赛事的电视节目,培养他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目标2 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
3~4岁 |
4~5岁 |
5~6岁 |
|
1.在帮助下能穿脱衣服或鞋袜。 2.能将玩具和图书放回原处。 |
1.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扣钮扣。 2.能整理自己的物品。 |
1.
能知道根据冷热增减衣服。 2.
会自己系鞋带。 3.
能按类别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
教育建议:
1.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
2.指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如穿脱衣服和鞋袜、洗手洗脸、擦鼻涕、擦屁股的正确方法。
3.提供有利于幼儿生活自理的条件。如:
n
提供一些纸箱、盒子,供幼儿收拾和存放自己的玩具、图书或生活用品等。
n
幼儿的衣服、鞋子等要简单实用,便于自己穿脱。
目标3 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
3~4岁 |
4~5岁 |
5~6岁 |
|
1.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2.在提醒下能注意安全,不做危险的事。 3.在公共场所走失时,能向警察或有关人员说出自己和家长的名字、电话号码等简单信息。 |
1.知道在公共场合不远离成人的视线单独活动。 2.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能遵守安全规则。 3.运动时能主动躲避危险。 4.知道简单的求助方式。 |
1.
未经大人允许不给陌生人开门。 2.
能自觉遵守基本的安全规则和交通规则。 3.
运动时能注意安全,不给他人造成危险。 4.
知道一些基本的防灾知识。 |
教育建议:
1.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如:
n
要把热水瓶、药品、火柴、刀具等物品放到幼儿够不到的地方;阳台或窗台要有安全保护措施;要使用安全的电源插座等。
n
在公共场所要注意照看好幼儿;幼儿乘车、乘电梯时要有成人陪伴;不把幼儿单独留在家里或汽车里等。
2.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
n
外出时,提醒幼儿要紧跟成人,不远离成人的视线,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在河边和马路边玩耍;要遵守交通规则等。
n
帮助幼儿了解周围环境中不安全的事物,不做危险的事。如不动热水壶,不玩火柴或打火机,不摸电源插座,不攀爬窗户或阳台等。
n
帮助幼儿认识常见的安全标识,如:小心触电、小心有毒、禁止下河游泳、紧急出口等。
n
告诉幼儿不允许别人触摸自己的隐私部位。
3.教给幼儿简单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如:
n
记住自己家庭的住址、电话号码、父母的姓名和单位,一旦走失时知道向成人求助,并能提供必要信息。
n
遇到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知道要拨打110、120、119等求救电话。
n
可利用图书、音像等材料对幼儿进行逃生和求救方面的教育,并运用游戏方式模拟练习。
n
幼儿园应定期进行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逃生演习。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它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通过语言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