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7-25 10:31:24
六、本招聘实施方案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本次公开招聘工作确定三门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www.hasmx.hrss.gov.cn)作为招聘专用网站,公开招聘的报名、笔试、面试、体检、考核和聘用等有关事宜均在该网站公布或公示,请报考人员及时登陆查阅有关信息。
咨询电话:
三门峡市人社局窗口: 0398-2871276 / 2870216
三门峡市人社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2976825
三门峡市政府法制办综合科:2511127
三门峡市粮食局人事科:2821927
三门峡市民政局党办: 2182022
三门峡市农业局人事科:2806278
三门峡市残联人事科: 3198675
三门峡市体育局人事科:2816298
三门峡市文广新局人事科:2928452
三门峡市发改委人事科:2928498
三门峡市人防办综合科:2898306
三门峡市委党校人事处:2976612
三门峡市科技局人事科:2513717
三门峡市人社局人事科:8523869
三门峡市卫生局人事科:2846987
点击下载>>>
2014年07月河南三门峡市政府法制办等事业单位招聘72人岗位表
附件二: |
|
|
|
|
|
|
|
|
||||||
2014年三门峡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报名登记表 报考单位:
报名序号: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
||||||||||||||
姓 名 |
|
性 别 |
|
民族 |
|
照 片 |
||||||||
出生 年月 |
|
籍 贯 |
|
政治 面貌 |
|
|||||||||
毕业 院校 |
|
毕业 时间 |
|
|||||||||||
所学 专业 |
|
学历 |
|
学位 |
|
|||||||||
报考 岗位 |
|
岗位代码 |
|
|||||||||||
家庭详 细住址 |
|
联 系 电 话 |
|
|||||||||||
身份 证号 |
|
现职称及 |
|
|||||||||||
本 人 简 历 |
|
|||||||||||||
加分 申请 |
我于 年 月至 年 月参加 服务项目,特申请加分。 |
|||||||||||||
家庭 成员 及主 要社 会关 系 |
姓名 |
与本人关系 |
工作单位及联系电话 |
|||||||||||
|
|
|
||||||||||||
|
|
|
||||||||||||
|
|
|
||||||||||||
|
|
|
||||||||||||
报名人 声 明 |
本报名表所填内容正确无误,所提交的证件和照片真实有效。如有虚假,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本人承担。 |
|||||||||||||
报名人签名: |
||||||||||||||
资格审 查意见 |
审查人签名: |
|||||||||||||
注:1、“报名序号”设定为4位数,由工作人员统一填写。 2、“加分类别”是选填“士兵”、“志服”、“支扶”、“特教”、“村官”。 |
||||||||||||||
3、 此表一式2份。 |
||||||||||||||
|
一、法律类: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军事法学(本科)、法律硕士、劳动法学(研究生)、社会保障法学(研究生)等;
二、文秘类:汉语言文学、文秘、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化、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新闻学、哲学、逻辑学、伦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政治学、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公共关系与文秘等;
三、财会金融类: 会计、会计学、会计信息技术、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金融学、证券、审计学、投资学、财政学、税收、统计学、银行学、保险学等;
四、食品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制糖工程、粮食工程、油脂工程、食品卫生与检验、粮油储藏、农产品贮运与加工、水产品贮运与加工、冷冻冷藏工程等;
五、教育类:教育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人文教育、科学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技术学、教育管理、基础教育等;
六、土建类:建筑学、建筑设计、建筑装饰、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城市规划、城乡规划、给水排水工程、工民建等
七、电气自动化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电机电器及其控制、工业自动化、自动化、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气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等;
八、计算机类:计算机、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信息、计算机器件及设备、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互联网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信息安全、数字媒体技术、自动化等;
九、英语类:英语、英语教育、应用英语、商务英语等;
十、财会类:会计、会计学、财务管理、会计信息技术、审计学、会计电算化等;
十一、哲学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 外国哲学、 逻辑学、 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等;
十二、经济学类:理论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经济思想史、 经济史、 西方经济学、 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应用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财政学、税收学、 金融学、产业经济学、 国际贸易学、 劳动经济学、 统计学、 数量经济学等;
十三、心理学类: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
十四、党史党建类:中共党史、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等;
十五、思想政治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近现代基本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
十六、政治学类: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等;
十七、管理学类: 经济管理、 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工商管理等;
十八、文化传媒类:新闻学、传播学、国际新闻学、舆论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媒教育、传媒经济学等;
2014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