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1-11 10:00:52
| 岗位编号 | 招聘人数 | 学历 | 专业 | 研究方向 | 应聘要求(学历、年龄、业绩、能力及经历等其他要求) | 联系人 | |
| P1 | 2 | 硕士及以上 | 有机化学 | 金属催化 | 有机化学专业毕业,发表过优秀论文者优先 | 鲍红丽 xianong@hotmail.com | |
| P2 | 1 | 硕士 | 计算机软件类 | 计算机软件类 | 熟悉C++语言以及并行处理技术,熟悉CUDA等并行处理语言,了解图像处理技术,有包含GUI方面的软件系统开发经历,年龄30岁以下,有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方面基础的优先 | 陈树强 chensq@fjirsm.ac.cn | |
| P3 | 1 | 硕士及以上 | 光学仪器、精密仪器、发光学、光谱分析、物理电子学等 | 光化学与光物理仪器研制和功能开发 | 在相关研究领域发表SCI二区论文1篇以上;同等条件下,熟练操作各类光谱仪,有仪器研制或功能开发经验者优先 | 陈学元 xchen@fjirsm.ac.cn | |
| P4 | 1 | 博士 | 稀土功能材料、稀土化学、生物材料、生物检测与成像、纳米光学或光电子学等 | 稀土功能材料、超快激光光谱、纳米荧光探针及其生物应用、稀土纳米化学与物理、纳米光学和光电子学等方向之一 | 在相关研究领域发表高影响力SCI论文1篇以上;同等条件下,海外博士学位获得者优先 | 陈学元 xchen@fjirsm.ac.cn | |
| P5 | 1 | 硕士及以上 | 物理化学、有机化学 | 有机发光器件 | 应届毕业或具有数年发光器件研究经历 | 陈忠宁czn@fjirsm.ac.cn | |
| P6 | 1 | 硕士及以上 | 有机化学 | 分子导线和分子开关 | 具有较强的有机合成和金属有机合成技术 | 陈忠宁czn@fjirsm.ac.cn | |
| P7 | 1 | 硕士及以上 | 材料物理、化学或无机化学等 | 无机红外材料制备 | 年龄33岁以下,已在高影响力期刊发表数篇论文,能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能力。 | 程文旦 cwd@fjirsm.ac.cn | |
| P8 | 2-3 | 硕士及以上 | 有机化学 | 有机合成方法学 | 有机化学专业毕业,SCI杂志上发表过文章,具有扎实的有机合成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同等条件下,具有不对称合成经验者优先 | 房新强 xqfang@fjirsm.ac.cn | |
| P9 | 1 | 博士 | 无机化学/物理化学 | 过渡金属配合物功能材料 | 35岁以下,有超分子配合物研究经验,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过多篇论文。 | 江飞龙fjiang@fjirsm.ac.cn | |
| P10 | 1 | 硕士 | 材料化学 | 纳米材料 | 35岁以下,有纳米材料研究经验,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论文。 | 江飞龙fjiang@fjirsm.ac.cn | |
| P11 | 1 | 博士 | 材料物理或化学 | 磁性材料制备和磁学表征 | 具有材料物理和化学等相关的专业背景。有真空封管,高温固相合成相关工作经验的优先考虑。 | 何长振 hezz@fjirsm.ac.cn | |
| P12 | 1 | 博士 | 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或材料化学等 |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多孔材料 | 具有较好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或多孔材料研究背景。发表IF>3论文2篇以上。具有理论计算或薄膜制备与表征相关经验者优先考虑。 | 黄小荥 xyhuang@fjirsm.ac.cn | |
| P13 | 1 | 博士 | 材料物理化学 | 石墨烯制备、修饰及其应用。 | 35岁以下,发表至少两篇SCI影响因子大于3的文章。有国外经历、有纳米或者光催化研究背景的或发布第一档的文章者优先考虑。 | 康龙田 longtiank@fjirsm.ac.cn | |
| P14 | 2 | 硕士及以上 | 有机化学 | 金属有机不对称催化 | 年龄30岁以下,发表二区论文2篇以上;同等条件下,金属有机和有机合成背景者优先 | 康强 kangq@fjirsm.ac.cn | |
| P15 | 2-3 | 硕士及以上 | 有机化学 | 有机化学 | 有金属有机化学研究背景的优先考虑。 | 李纲 gangli@fjirsm.ac.cn | |
| P16 | 2 | 博士 | 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或材料化学等 | 纳米催化 | 年龄40岁以下。能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具有纳米材料合成和催化研究的基础,在相关领域以第一作者发表过5篇以上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具有电催化,光电催化或光催化研究和工作背景的优先。 | 李广社 guangshe@fjirsm.ac.cn | |
| P17 | 1 | 博士 | 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或材料化学等 | 纳米材料的合成 | 年龄35岁以下。能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具有纳米材料设计与合成的基础,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过5篇以上与纳米材料合成相关的高水平第一作者论文。需要具备较熟练的纳米合成和电镜分析技术 | 李广社 guangshe@fjirsm.ac.cn | |
| P18 | 2 | 硕士 | 无机化学或物理化学或材料物理 | 纳米催化 | 年龄30岁以下。具有强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从事纳米材料合成和催化研究的基础,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过2篇以上第一作者论文。 | 李广社 guangshe@fjirsm.ac.cn | |
| P19 | 1 | 博士 | 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或材料物理 | 纳米磁电功能材料 | 年龄35岁以下。能够独立从事纳米材料的研究,具有纳米材料合成和磁电性能研究的基础,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过3篇以上与材料磁、电性能相关有影响的第一作者论文。同等条件下,熟练掌握介电测试者优先。 | 李莉萍 lipingli@fjirsm.ac.cn | |
| P20 | 1 | 博士 | 材料物理与化学或物理化学 | 锂离子电池 | 年龄35岁以下。具有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稳定性研究的基础,在国际刊物上发表3篇以上高水平第一作者的论文,同等条件下,具有加热绝热量热仪(ARC254)操作基础者,优先考虑。 | 李莉萍 lipingli@fjirsm.ac.cn | |
| P21 | 1 | 硕士 | 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或材料物理 | 锂离子电池 | 年龄35岁以下。具有锂离子电池正极电极材料稳定性研究的基础,在国际刊物上发表2篇以上第一作者论文。在电化学一级刊物发表过第一作者论文者优先 | 李莉萍 lipingli@fjirsm.ac.cn | |
| P22 | 2 | 博士 | 物理化学或环境工程 | 环境污染修复 | 年龄35岁以下,发表二区论文2篇,有较强的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有化工工程、环境化学、环境工程等相关的背景的优先。 | 林璋 zlin@fjirsm.ac.cn | |
| P23 | 2 | 硕士及以上 | 物理化学或环境工程 | 环境污染修复 | 年龄30岁以下,发表二区论文一篇;有化工工程、环境化学、环境工程等相关的背景的优先 | 林璋 zlin@fjirsm.ac.cn | |
| P24 | 2 | 博士 | 有机化学 | 惰性化学键活化及催化转化 | 35岁以下,研究方向是有机合成方法,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努力工作,有合作精神。 | 苏伟平 wpsu@fjirsm.ac.cn | |
| P25 | 3 | 博士 | 化学 | 超分子化学 | 年龄32岁以下,具有相关研究背景,在2区及以上期刊发表过论文。从事超分子催化剂的设计研发工作,具有有机方法学,金属有机化学,配位化学背景者优先考虑。 | 孙庆福 qfsun@fjirsm.ac.cn | |
| P26 | 3 | 硕士 | 化学 | 超分子化学 | 年龄30岁以下,具有相关研究背景。从事超分子催化剂的设计研发工作,具有有机方法学,金属有机化学,配位化学背景者优先考虑。 | 孙庆福 qfsun@fjirsm.ac.cn | |
| P27 | 2 | 硕士及以上 | 有机化学或物理化学 | 多孔有机框架材料的催化 | 热爱科研工作,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符合相关岗位任职条件。 | 王瑞虎 ruihu@fjirsm.ac.cn | |
| P28 | 2 | 硕士及以上 | 材料化学 | NOx净化 | 热爱科研工作,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符合相关岗位任职条件。 | 王瑞虎 ruihu@fjirsm.ac.cn | |
| P29 | 1-2 | 博士 | 无机化学、电化学 | 燃料电池/锂空电池 | SCI(II区)三篇以上 | 王要兵 Wangyb@iccas.ac.cn | |
| P30 | 1-2 | 博士 | 无机化学、电化学 | 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 | SCI(II区)三篇以上;同等条件下,高档次文章优先 | 王要兵 Wangyb@iccas.ac.cn | |
| P31 | 1 | 硕士及以上 | 生物化学或相关 | 蛋白质工程 | 发表论文二区1篇或者3区2篇;有志于科研工作,工作认真负责。 | 吴允昆 wuyk@fjirsm.ac.cn | |
| P32 | 1 | 博士 |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 一维有机或无机半导体纳米结构或薄膜及半导体器件制备 | 发表二区以上论文2篇,熟悉各类半导体器件制备及表征 | 徐刚 gangxu7767@gmail.com | |
| P33 | 1 | 博士 | 表面化学 | 表面晶态结构 | 熟悉单分子薄膜制备,STM等表征手段 | 徐刚 gangxu7767@gmail.com | |
| P34 | 1 | 博士 | 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或材料化学等 | 催化化学、簇化学 | 有两年以上博士后经历; 在高质量杂志上发表过论文。 | 杨国昱ygy@fjirsm.ac.cn | |
| P35 | 3 | 硕士及以上 | 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或材料化学等 | 非线性光学、铁电、晶体生长等 | 有相关文章发表 | 杨国昱ygy@fjirsm.ac.cn | |
| P36 | 1 | 博士 | 物理化学 | 催化 | 有相关催化剂研发经验 | 姚元根 yyg@fjirsm.ac.cn | |
| P37 | 2 | 硕士及以上 | 化学、物理或材料相关专业 | 催化化学/晶体生长/铁电材料 | 符合相关岗位任职条件。 | 易志国 zhiguo@fjirsm.ac.cn | |
| P38 | 2-3 | 硕士及以上 | 有机化学 | 有机化学各领域 | 符合相关岗位任职条件。同等条件下,有有机合成、超分子化学或化学生物学研究背景的优先考虑 | 尤磊 lyou@fjirsm.ac.cn | |
| P39 | 1 | 博士 | 物理化学或有机化学 | 多孔材料设计合成/有机合成和催化研究 | 年龄32岁以下,在相关研究领域发表SCI二区论文一篇以上 | 袁大强 ydq@fjirsm.ac.cn | |
| P40 | 1 | 博士 | 分析化学 | 色谱柱技术 | 35岁以下,已发表IF>4论文2篇以上,在色谱柱制备与分析方面有特长。 | 张健 zhj@fjirsm.ac.cn | |
| P41 | 1-2 | 硕士及以上 | 化学或材料相关学科 | 配位化学/光电化学/催化 | 在配位化学、有机化学或光化学领域有一定研究基础。具有良好的中英文撰写能力,以第一作者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过研究论文。 | 张杰 zhangjie@fjirsm.ac.cn | |
| P42 | 3 | 硕士以上 | 电化学、材料化学、电子功能材料或电子器件等 | 新型电子功能材料与器件 | 具有高能电极、电解质、隔膜材料、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化学传感器、石墨烯等方面研发或实习经验者优先 | 张易宁ynzhang@fjirsm.ac.cn | |
| P43 | 1 | 博士以上 | 电化学、材料化学、电子功能材料或电子器件等 | 新型电子功能材料与器件 | 具有高能电极、电解质、隔膜材料、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化学传感器、石墨烯等方面研发或实习经验者优先 | 张易宁ynzhang@fjirsm.ac.cn | |
| P44 | 2 | 博士 | 材料化学、有机化学或光学工程等 | 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 | 年龄35岁以下,在高质量杂志上发表过论文。 | 郑庆东 qingdongzheng@fjirsm.ac.cn | |
| P45 | 数名 | 硕士及以上 | 化学、物理、材料学等 | 稀土分离提纯;稀土磁性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催化材料;稀土功能助剂;清洁生产与环境修复;稀土特种合金等 | 厦门稀土所课题组科研骨干,年龄35岁以下,在相关科研领域有良好的工作基础,具有独立科研能力,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过学术论文 | 常金晶 cjj@fjirsm.ac.cn 工作地点:厦门 | |
| P46 | 数名 | 硕士及以上 | 化学、物理、材料学等 | 化学、物理、材料学相关方向 | 厦门稀土所测试中心测试员,年龄35岁以下,熟悉相关测试工作,吃苦耐劳,爱岗敬业 | 常金晶 cjj@fjirsm.ac.cn 工作地点:厦门 | |
| P47 | 1 | 硕士及以上 | 光学仪器、精密仪器、发光学、光谱分析或物理电子学等 | 光化学与光物理仪器研制和功能开发 | 技术支撑中心光化学与光物理仪器管理岗位:在与仪器管理岗位相关的学科领域SCI影响因子2以上刊物上发表2篇及以上的第一作者或*作者的论文,或在SCI影响因子3以上刊物上发表1篇及以上的第一作者或*作者的论文,或有除导师外第一申请人身份公开的2项专利,或者有相关岗位工作3年及以上经历。同等条件下,熟练操作各类光谱仪,有仪器研制或功能开发经验者优先 | 陈久桐 cjt@fjirsm.ac.cn | |
| P48 | 1 | 硕士及以上 | 分析化学或物理化学等 | 技术支撑中心核磁共振谱仪管理岗位:在与仪器管理岗位相关的学科领域SCI影响因子2以上刊物上发表2篇及以上的第一作者或*作者的论文,或在SCI影响因子3以上刊物上发表1篇及以上的第一作者或*作者的论文,或有除导师外第一申请人身份公开的2项专利,或者有相关岗位工作3年及以上经历。同等条件下,具有核磁共振谱仪实际使用经验者优先 | 陈久桐 cjt@fjirsm.ac.cn | ||
| 待遇 | 1、新进人员入所当年可报考本所研究生或申请攻读在职学位。 2、毕业生进所转正后,人均年收入为:博士约8万元,硕士约7万元。另外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金以及支付住房公积金。 3、新进的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没有购买过单位房改房或参加单位集资建房的职工),给予5万元的住房补助费。 4、配偶双方未购买住房,由本人到市场上租房居住的给予租金补贴:硕士学位人员每月补贴400元;博士学位人员每月500元,租金补贴期限为五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