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10 17:42:18
A、1/5 B、 1/
36、生产和储存液体物质的火灾危险性,按其( A )进行分类。
A、闪点 B、燃点 C、自燃点 D、爆炸极限
37、生产和储存气体物质的火灾危险性,按其( D )进行分类。
A、闪点 B、燃点 C、自燃点 D、
爆炸极限
38、在火灾过程中,(
A )是造成烟气向上蔓延的主要因素。
A、烟囱效应 B、火风压 C、孔洞蔓延 D、水平蔓延
39、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在起火房间内由于温度上升,气体迅速膨胀,对楼板和四壁形成的压力是( D )。
A、燃烧压力 B、轰燃压力 C、爆炸压力 D、火风压
40、同一房间内,在室内外各种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 B )造成火势向上蔓延的可能性就越大。
A、窗口越大,火焰越远离墙壁 B、窗口越大,火焰越靠近墙壁
C、窗口越小,火焰越远离墙壁 D、窗口越小,火焰越靠近墙壁
41、( B )oc以上热烟所到之处,遇到的可燃物都有可能被引燃起火。
A、400 B、
42、火灾初起时,烟气在水平方向扩散的速度为( A )m/s。
A、0.3 B、
43、烟气顺楼梯间或其它竖向孔道扩散的速度可达( C )m/s。
A、0.3 B、0.5~
44、燃烧猛烈时,烟气在水平方向扩散的速度为( C )m/s。
A、
45、必须始终贯彻于整个消防工作的消防技术原则是(C)
A、预防为主 B、防消结合 C、以人为本 D、财产为重
46、从特定的角度说,( A )技术是消防技术中最根本、最关键的技术,也是建筑物消防安全的核心内容。
A、安全疏散 B、消防设施配置 C、材料防火 D、建筑结构防火
47、疏散路线必须满足室内最远点到房门、房门到最近楼梯间的行走距离(A)值。
A、最大 B、最小 C、平均 D、无限制
48、建筑物的( A )是规定不同用途建筑物需采取哪些建筑防火措施的基本依据。
A、耐火等级 B、防火间距 C、防火分区 D、防烟分区
49、在火灾中,没有防火保护的受力钢构件极易受高温变形,当温度升至
A、15~30min B、30~60min C、1小时 D、2小时
50、常用的钢结构保护技术包括以下哪几种?( A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法; 包敷法; 喷涂法;④循环水法
A、 ④ B、
④ C、 D、
51、下列方法中,( D )不是钢结构保护技术。
A、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法 B、包敷法 C、喷涂法 D、阻燃法
52、在火灾中,没有防火保护的受力钢构件极易受高温变形,当温度升至( A )℃时,钢材的强度即开始逐渐下降,通常在15~30min后,结构就会倒塌。
A、300 B、
53、下列不属于防火分隔物的建筑构件是( D )。
A、防火墙 B、防火卷帘 C、防火门 D、挡烟垂壁
54、( B )是导致建筑火灾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
A、火烧 B、烟气 C、恐惧 D、楼房坍塌
55、大型商场中央空调系统的送、回风管穿过机房的隔墙和楼板处,均应按规定设置( A )。
A、防火阀 B、排烟防火阀 C、防回流措施 D、防火隔板
56、防烟分区可以利用从顶棚突出不小于(A)m的梁划分。
A、0.5 B、
57、高层民用建筑防烟分区的面积不宜大于(A)平方米。
A、500 B、
58、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的0区是指( A )。
A、爆炸性气体环境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B、在正常情况下,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场所
C、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如果出现也是偶 尔发生并且是短时间存在的场所
D、在正常运行时,可燃粉尘偶尔出现的场所
59、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的1区是指( B )。
A、爆炸性气体环境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B、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场所
C、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燃性粉尘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