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答案】D。解析:排比是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D项中,只有两个意义相关、结构相似、语气相同的句子并排,不能构成排比。由句中“说的是…‘行的是…‘对人…‘对己”可知,此处用的是对比的修辞方法。其他三项均对应正确。故本题选D。 6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一种天气现象,有三个气象条件:①是有较多分散性低云、碎积云,云底高度在1000米左右;②是相对湿度70%左右;③是风力小于3级。B项“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梅雨时节,梅雨又称“霉雨”,百物极易受潮霉烂,相对湿度接近饱和,不符合相对湿度70%左右的条件,排除。3级微风树枝只是轻轻摇晃,D项“风雨从北来,万木皆怒号”描述的是6-7级的强风,排除。碎积云的云体很小,比较零散地分布在天空,轮廓不完整,形状多变,多为白色碎块,系破碎或初生积云。天空出现碎积云表明中低空气层比较稳定,天气晴好。而C项“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描述的是雨层云的降水状况,雨层云是一种厚而均匀,完全遮蔽日月,呈暗灰色,布满全天,常有连续性的雨、雪或霰的降水云层,不符合题干中“分散性低云、碎积云”的条件,错误。A项“晴空一鹤排云上”,能看到鹤在云上飞,表明有云,且云层比较低、分散。故本题选A。
61.【答案】C。解析:后项减前项的差依次是3,5,7,9,(11),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应填人27+11= 38,故本题选C。
62.【答案】B。解析:原数列各项分子均为1,分母可拆分为l*2,2*3,3*4,4x*5,应填人1/5*6=1/30,故本题选B。
63.【答案】A。解析:奇数项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偶数项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应填人7-2=5,32*2= 64,故本题选A。
64.【答案】D。解析:第一项*2-1=第二项,应填人33*2-1= 65,故本题选D。
另解,后项减前项的差依次为2,4,8,16,(32),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应填入33+32= 65。故本题选D。
65.【答案】C。解析:原数列各项可拆分为l*2,2*3,3*4,4*5,S*6,应填人6*7= 42,故本题选C。
另解,后项减前项的差依次为4,6,8,10,( 12),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应填人12+30= 42。
66.【答案】B。解析:第一项x2+等比数列=第二项。8*2+3 =19,19*2+6= 44,44*2+12=100,应填人100*2+24= 224。故本题选B。
67.【答案】C。解析:原数列按分子分母的顺序依次排列为1,2,3,5,8,13,21,34,是两项和数列,21+34:(55),34+(55)=(89),应填人55/89,故本题选C。
68.【答案】A。解析:原数列为两项和数列,应填人22+36= 58,故本题选A。
69.【答案】B。解析:第一项÷第二项-1=第三项,应填人3÷2-1=0.5,故本题选B。
70.【答案】A。解析:原数列各项依次可改写为-1/1,0/2,1/3,2/4,(3/5),分子和分母均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故本题选A。
71.【答案】D。解析:原式=2015*(2016-2014) +2* 2016= 2*( 2015+2016)=2*4031=8062。也可根据尾数法,原式的尾数为7*6-5*4= X2,只有D项符合,故本题选D。
72.【答案】B。解析:设总成本为1,总数量为1,则最终销售额为2/3×(1+10%)+1/3×( 1+10%)×80%=3.08/3。盈利为成本的3.08/3-1= 8%÷3=2.7%。
73.【答案】C。解析:根据两集合容斥原理可知,两人都浇过的花的盆数为27+32-( 47-6)=18盆,故本题选C。
74.【答案】B。解析:把钢管锯成5段需要锯4次,则每次需要8÷4=2分钟,把钢管锯成20段需要锯19次,共需要19*2= 38分钟。故本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