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7 06:37:30
四川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公共基础知识》试卷和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在答题卡上将正确选项所对应的字母代号涂黑。每小题1分,共50分。)
1.王某因诈骗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人民法院在量刑时考虑到王某有积极退赃并检举他人犯罪的情节,决定宣告缓刑3年。缓刑考验期满后,公安机关查获王某在缓刑考验期满后不久又犯交通肇事罪。对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A. 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交通肇事罪处罚
B. 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C. 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前罪与后罪数罪并罚
D. 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2.因甲的违法行为构成了犯罪,人民法院对其判处拘役的刑罚,但此前行政机关已对其实行了行政拘留,那么()。
A. 拘役从拘留结束后开始
B. 甲应同时受到拘留和拘役的处罚
C. 已受拘留的日期应折抵相应刑期
D. 拘役结束后,再适用拘留
3.我国有期徒刑期限一般为()。
A. 3个月以上20年以下 B. 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C. 6个月以上30年以下 D. 6个月以上25年以下
4.下列规范性文件中不得设定行政许可的是()。
A. 法律 B. 县级政府的决定
C. 行政法规 D. 地方性法规
5.按照法律的表达形式和创制方式的不同,法可分为()。
A. 国内法和国际法 B. 根本法和普通法
C. 一般法和特别法 D.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6.下列哪种刑罚既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
A. 有期徒刑 B. 管制
C. 剥夺政治权利 D. 拘役
7.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其核心是()。
A. 代表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法律和法律制度
B. 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正确制定或认可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和执法原则
C. 依法办事,依法治理国家
D. 上升为统治阶级的意志,经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8.根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一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
A. 全国^会认为必要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大会议
B. 某直辖市^会依法罢免该市某一失职的中级人民法院的院长
C. 全国^会撤销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D. 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对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提出书面审查意见
9.犯罪的主观要件中的间接故意是指()。
A.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B.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C. 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时的心理态度
D. 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时的心理态度
10. 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所遵循的原则是()。
A. 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B. 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创造性
C. 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自主性、积极性
D. 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自主性、创造性
11. 我国对法律溯及力问题,实行的原则是()。
A. 法在任何情况下均溯及既往
B. 法在任何情况下均不溯及既往
C. 法在一般情况下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D. 法在一般情况下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12. 初中生陈某因经常敲诈同学的小额钱财,曾被公安机关拘留15天,但他仍执迷不悟,不思悔改,后又因持刀抢劫他人钱财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这一材料说明()。
A. 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在于对社会危害的程度不同
B.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C. 陈某的前后行为都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应受到行政处罚
D. 陈某的前后行为都触犯了刑法,应受到刑罚处罚
13. 下列情形中,属于犯罪未遂的是()。
A. 甲持匕首在张三每天下夜班经过的路口守候,准备杀死张三,但张三当夜没有出现在这一地点
B. 乙携带匕首乘坐出租车,准备对出租车司机进行抢劫,因形迹可疑,出租车司机将车开进了派出所,乙被抓获
C. 丙非法购进两支手枪,还未来得及出卖即被抓获
D. 丁为抢劫李四钱财,假装劝酒将李四灌醉,没来得及取走李四财物,因被李四的妻子发现而慌忙逃走
14. 甲犯A、B、C、D四罪,分别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年、10年、12年、14年,则法院应当在什么幅度内决定合并执行的刑期?()
A. 14年—15年
B. 14年—20年 C.
14年—25年 D. 14年—35年
15.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或不能构成法律关系?()
A. 张三经李四(精神病人)的父母同意而收养李四
B. 甲、乙根据《合同法》订立抵押合同
C. 甲年满10周岁时向乙购买了价值1000元的自行车
D. 甲与乙约定选择法院管辖
16. 以下哪项不是执法的基本原则?()
A. 依法行政 B. 讲求效能
C. 公平合理 D. 利益优先
17. 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被称为()。
A. 法律体系 B. 法系
C. 立法体系 D. 法律部门
18.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指示具有强制约束作用,要求下级机关必须遵守和执行
B. 决定具有指导性,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政策性,是指导工作的准则
C. 任免通知落款处由任免机关领导人亲笔签署
D. 迁移、更改电话号码等可使用通告
19. 某县法院审理一起伤害案,审判长系被害人的姐夫,被告人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二审人民法院认为原审法院的审判长应当回避,故应()。
A. 依照法律改判 B. 依法定程序提审
C. 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D. 以上都不对
20.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A.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一切从实际出发 D.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1.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是()。
A.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B.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 民主的方法,和风细雨的方法
D. 团结—批评—团结
22. 1949年4月,在中国革命取得重大胜利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写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其中第三句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其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 抓住机遇促成质的飞跃 B. 量变引起质变
C. 主观能动性改变规律 D. 对未来要有信心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
A.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B. 三个有利于
C. 以人为本 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4. 检验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A. 实践标准 B. 生产力标准
C. “三个有利于” D.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5. 公文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不包括()。
A. 记叙 B. 描写 C. 议论
D. 说明
26. 下列公文标题写法最恰当的是()。
A.《国务院关于提请×××同志职务任免的议案》
B. 《关于请求将×××同志追认为革命烈士的报告》
C. 《××市医药管理局关于药材公司抬价抢购、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在中草药购销中违反物价政策的处理决定》
D. 《××市人民政府平抑粮油价格工作会议纪要》
27. 对于某公文的发文号,下列各项中编制正确的是()。
A. ×党发〔2012〕8号 B. ×党发〔2012〕第8号
C. ×党发〔2012〕008号 D. 〔2012〕×党发8号
28.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A. 实践是沟通主客体的桥梁
B.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实践能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 实践的需要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9. “地球不是我们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而是我们从后代那儿借来的”,这句话体现的辩证法原理是()。
A. 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分析和处理问题
B. 要重视量变,积极促成质变
C. 要充分发挥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D. 要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30. 公文的密级按照程度由低到高排列依次为()。
A. 绝密、机密和秘密 B. 机密、绝密和秘密
C. 绝密、秘密和机密 D. 秘密、机密和绝密
31. 公文写作要求准确使用汉字、数字和标点符号。下列选项中使用正确的是()。
A. 请各位领导届时务必参加
B. 济南新机场即将建成,省委、省政府确定7月1日试航
C. 这种情况多见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
D. 经营项目有:馄饨、饺子、面条……等等
32. 《刑法修正案(八)》新增了一些犯罪的规定,下列行为不属于犯罪的是()。
A. 醉酒驾车 B. 飙车
C. 散布谣言,谎报疫情 D.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
33. 签发是指()。
A. 机关领导人在发文稿上签名
B. 机关领导人在文件正本上签名
C. 文件承办人在文件处理单上签名
D. 机关领导人对来文办理进行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