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一号文件 二十大报告 中国政府与政治 马哲 毛概 邓论和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法理学与宪法 公文写作 应用文写作 公务员法 管理常识 行政法 经济 经济常识 经济法 科技生活 民法 人文历史 商法 社会公德 事业单位知识 宪法 刑法 政治经济学 中共党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定义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选词填空 地形地势 高科技产业 工业 海洋资源 行政区划 河流湖泊 疆域 交通运输业 民族 农业 气候 人口 水资源 土地资源 自然资源 时事政治

2018年11月17日四川绵阳市事业单位面试真题(完整word版)

时间:2022-12-07 03:46: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8年11月17日四川绵阳市事业单位面试真题》真题及12245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真题预览:

20181117日四川绵阳市事业单位面试真题

 

说明欢迎你来参加今天的面试。请仔细看题,认真准备,回答问题要抓住要点,把握好时间。准备完毕即可开始作答。

题目1.哥哥常年在外面打工,辛勤劳作。2.哥哥过年回到家之后,看到什么也没有干、整天游手好闲的弟弟却因为是贫困户,政府给他新修了房屋,哥哥心生不满,到政府大闹。3.一名女孩周某,她带有残疾,通过政府的帮扶之后,自己努力,并获得了成功。

1题:请问你怎么看?

 

2题:哥哥对游手好闲,天天打麻将的弟弟获得政府帮助表示不满,而自己却没有,于是他大闹到政府,你是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你怎么做?

 

3题:请你以周某某的成功为事例,做一个宣传,你怎么宣传?

 

 

 

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本题属于社会现象类的题目。作为材料题,考生首先要提炼出题干中的主体,即哥哥、弟弟、女孩周某,题干通过哥哥的辛勤劳作与弟弟游手好闲靠政府、政府修房子扶贫与残疾帮扶之间进行对比,引导考生明确本题要分析的社会现象:扶贫。因此,我们可以结合题干分析政府扶贫的积极意义、可能带来的问题,并结合题干中扶贫在弟弟和女孩周某中产生的不同效果,来深入剖析如何更好地扶贫、精准扶贫。接下来我们结合这道题目进行详细分析:

审题点1:“哥哥常年在外面打工,辛勤劳作”

这句话是事件一的背景之一,哥哥在外打工,努力赚钱,说明哥哥脚踏实地,可以对身边的人起到激励的带头作用。因此,政府应该在扶贫过程中兼顾社会公平,要让辛劳奋斗的人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待遇,

审题点2:“什么也没有干、整天游手好闲的弟弟却因为是贫困户,政府给他新修了房屋,哥哥心生不满”

政府通过给贫困户修建新房的方式来改善贫困户生活条件,体现了国家对贫困户的重视和细致入微的关怀,体现了国家的扶贫力度。但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比如弟弟是游手好闲致贫,这种情况下帮助他修房子、给钱的做法很有可能助长游手好闲之风,且会让努力工作的人心里不平衡。因此,在扶贫过程中应该更加精准,有针对性地予以帮扶。对于游手好闲的年轻人,可以考虑通过技术帮扶、帮助其再就业或者创业等形式,改变贫困状态。

审题点3:“周某某她带有残疾,通过政府的帮扶之后,通过自己努力,并获得了成功”

周某患有残疾,政府扶持并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成功,说明了政府的扶持要有针对性,要给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而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接受政府帮助的同时还要自己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通过三段材料对比,本题主要想通过对比来体现扶贫工作中“精准”的重要性,故本题可以在分析现象的基础上,深挖分析政府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扶贫中可能会存在的问题——多措并举解决问题。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我认为材料中的两件事情分别体现了政府扶贫的意义与弊端。

一方面,政府扶贫有非常多的现实意义:一是改善贫困户生活,提升生活质量和水平,通过帮助贫困户修建房屋,改善生活条件,让贫困户住有所居。二是扶贫激励实干,不仅可以给予被帮扶者所需的帮助,还可以通过给他们提供技能、岗位、路径,从而使被帮扶者自身有所进步,学会努力,取得成功。

另一方面,扶贫举措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困境:一是在资格审核层面存在漏洞。像题目中所说的,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人,却被帮扶建了房屋,说明在审核层面还是存在一刀切的问题,没有精准掌握贫困原因,不能够把帮助有针对性的给予真正需要的人。二是存在不公平。比如题目中的哥哥勤奋实干却还没有弟弟过得舒服,可能会心生不满,会打击实干群体的积极性,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三是监督管理困难。在政策施行的过程中,因为扶贫群体庞大,故监管起来比较困难,可能会出现个别思想觉悟不高的人从中谋利。四是助长懒惰之风。有些贫困户可能会对帮扶形成依赖性,变得越来越懒惰,可能会诱发不愿脱贫的思想,出现假“贫困”等问题,影响精准扶贫效果,影响扶贫工作进程。

因此,要想真正关怀贫困人群的生活,保障合法权益,使得扶贫政策更好的落实,需继续共同努力。

首先,扶贫先扶志,大力宣传脚踏实地的良好品质。可以通过在社区、村委会附近宣传栏张贴自力更生有关海报,邀请扶贫工作人员赴居民住所讲述脱贫案例;通过三微一端等媒体进行线上的宣传,在地铁、公交车等移动媒体上宣扬良好品质等方式,进行大力的宣传,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游手好闲的贫困人口提高脱贫的主动性。

其次,强化审核,建立健全相应的审核机制,对申请贫困的群体基本情况、致贫原因等入户调查,并进行台账式管理,来约束工作人员审核贫困人口一刀切的问题。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更好地进行对口扶贫,让真正需要的人都能享受到相应的保障和支持。

再次,完善监督机制,强化第三方督查,预防工作人员腐败行为的滋生。同时也要运用好群众以及媒体的监督,更好的对工作人员及领导干部进行监督,确保扶贫工作层层有落实。

最后,创新工作方式,吸取扶贫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和优秀案例,集思广益,拓宽扶贫的方式和渠道,打造更加多层次、多方式、立体化的扶贫方式。

2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本题属于应急应变类题目。结合材料,题目中的矛盾点是由于弟弟游手好闲引起的,因此我们解决矛盾的总体思路应该是先安抚好哥哥的情绪,保证政府工作正常运行,并了解清楚弟弟为什么游手好闲,是否能够改善,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接下来我们结合这道题目进行详细分析:

审题点1:“哥哥对游手好闲,天天打麻将的弟弟获得政府帮助表示不满”

表示不满是题干中给出的第一个矛盾点,反映出哥哥对于政府扶贫方式不理解以及对弟弟在获得政府帮助之后没有改进的不满。这个矛盾点隐含的两个矛盾要求我们既要做好政策解读,让群众能够理解我们的帮扶政策,同时也要对弟弟的现状进行了解,积极沟通改进。

审题点2:“而自己却没有得到政府的帮助”

这是第二个矛盾点。这一矛盾是在对比之后产生的,为了安抚好哥哥的情绪,就需要我们去向哥哥了解目前的情况,并从他是否需要政府的帮助进行两种情况的假设。如果他并不需要政府的帮助,只是觉得不公平,我们就要向他说明,精准扶贫就是要对特别困难的群众进行帮助,并非普惠式。也要对他反馈问题表示感谢,并且向他承诺会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如果经过了解他确实也需要政府的帮助,那就要对他的情况进行审核评估,了解他需要帮助的方面,并积极给与帮扶。

审题点2:“于是他大闹到政府”

这是第三个矛盾,也是最激烈的矛盾,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需要我们优先处理。对于群众的过激行为,我们可以采取对群众安抚-沟通找原因-承诺解决的方式去处理。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作为一名政府工作人员,遇到题目中的情况,我会全力解决问题,保证让扶贫工作得到更多人理解,给更多人带来获得感。

首先,我会安抚哥哥的情绪。将他请进办公室,告知他有事可以慢慢沟通,不要采取极端方式。随后,与他展开深入交流,询问其大闹政府的原因和诉求,进行详细记录。同时,向他承诺,他所反映的问题我会及时进行查证积极解决。

其次,化解哥哥的不满。如果哥哥的不满是因为对于扶贫政策不了解,我们会请相关部门负责人向哥哥介绍精准扶贫政策,告知他弟弟符合扶贫条件,保障安全住房是扶贫的手段,让他能够住有所居。

如果哥哥的不满是因为自己辛苦打工,弟弟游手好闲,我会向哥哥了解弟弟的现状,以及对于我们精准扶贫的建议,进行收集汇总,便于后续改正。同时我也会向哥哥承诺,下一步会帮助弟弟进行就业安置或者帮助其创业致富,鼓励其为社会创造财富,促进公平。鼓励哥哥继续通过实干创造财富。

如果哥哥确实有扶贫需求,需要政府的帮助,我会哥哥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通过查看资料、走访调研看其是否符合我们精准扶贫的条件,如果达到贫困户标准,及时为其建档立卡,纳入到扶贫计划中来。并且根据精准施策原则,为其设定脱贫方案,积极帮扶哥哥达到小康水平。

在以后的工作中,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做好政策宣传,让群众能够理解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另一方面,我也会加大对贫困户情况的审核,提高扶贫精准度,并做好后续跟进,保证扶贫效果。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8年11月17日四川绵阳市事业单位面试真题》真题及12245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