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5-04 18:43:37
2014年2月天津市和平区教育系统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综合知识》试卷(精选)真题及解析
单选题
· (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少年期学生记忆发展规律?( )
A.
B.
C.
D.
· (2). 某儿童去过几次游乐场,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这名儿童的认知发展达到了下列哪一阶段?( )
A.
B.
C.
D.
· (3). 某学生向你抱怨说“我知道这样做不好,但就是管不住自己”,作为教师你应加强对其道德( )的培养。
A.
B.
C.
D.
· (4).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A.
B.
C.
D.
· (5). 下列食物每天的摄人量由多到少的排序,哪个更合理?( )
A.
B.
C.
D.
· (6). ( )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
A.
B.
C.
D.
· (7). 五岳中的南岳是( )。
A.
B.
C.
D.
· (8). 清明上河图是( )张择端的画作。
A.
B.
C.
D.
· (9). 四大文明古国是人类文化的发祥地,四个文明古国中不包括以下哪个国家?( )
A.
B.
C.
D.
· (10). 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 )。
A.
B.
C.
D.
· (11). ( )不属于“初唐四杰”。
A.
B.
C.
D.
· (12).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句诗的作者是( )。
A.
B.
C.
D.
· (13). 在太阳的九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是( )。
A.
B.
C.
D.
· (14). 温室效应是由以下哪种气体过多引起的?( )
A. —
B.
C.
D.
· (15). 我国最后一个封建朝代是( )。
A.
B.
C.
D.
· (16). “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描述的是下列哪个地方的气候特征?( )
A.
B.
C.
D.
· (17). 二十四节气的创立与发展和农业有关生产有紧密关联,下列哪项都是表示降水的节气?( )
A.
B.
C.
D.
· (18). 太阳在哪一天离地球最近?( )
A.
B.
C.
D.
· (19). 在Excel2003中,若求计算机表格中的某行数值的平均数,可使用的统计函数是( )。
A. SUM
B. TOTAL
C. COUNT
D. AVERAGE
· (20). 如要终止幻灯片的放映,可直接按( )键。
A. CTRL+C
B. ESC
C. END
D. ALT+F4
· (21). 当Windows应用程序陷入死循环,结束该程序的最好方法为( )。
A.
B.
C.
D.
· (22).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的哪种职业特点?( )
A.
B.
C.
D.
· (23). —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称为测验的( )。
A.
B.
C.
D.
· (24). ( )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A.
B.
C.
D.
· (25). 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是与( )相联系的情感。
A.
B.
C.
D.
· (26). 用饿猫逃出笼箱的著名实验,解释试误学习现象的心理学家是( )。
A.
B.
C.
D.
· (27).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 )。
A.
B.
C.
D.
· (28). 冷酷和慵懒指的是人的哪种心理特征?( )
A.
B.
C.
D.
· (29). 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
A.
B.
C.
D.
· (30).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体现的是意志品质中的( )。
A.
B.
C.
D.
· (31). 某学生具有率直、热情、但易急躁、易怒的心理特点,他属于哪种气质类型?( )
A.
B.
C.
D.
判断题
· (32). 在农业社会,核心要素是土地:在工业社会,核心要素是资本:在知识社会,核心要素则是智力。( )
· (33). 俗语讲“龙年生贵子”。从因果联系来看,此说法是把复杂的因果联系简单化了。( )
· (34). 行政法和刑法、民法一样,都有一部系统、完整、统一的法典。( )
· (35). 我国最东部的岛屿是钓鱼岛:最南部的岛屿群是南沙群岛。( )
· (36). 十八大指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深化农村改革。( )
· (37). 课堂气氛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 )
· (38). 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目标管理。( )
· (39). 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
· (40). 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洛克。( )
· (41). 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髙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阶段性规律的反映。( )
材料1:几千年来,我们伟大的祖国创造了悠久的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在我国教育史上,历代统治者以及思想家、教育家都十分重视礼仪教育,孔子在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了“礼”的主导地位,他规定弟子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把“礼”放在首位,并指出“不学礼,无以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强调对人的思想道德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荀子也曾说过“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说的就是一个不讲礼仪的人,一定很难在社会上立足,一件不合礼仪的事,一定很难办成,一个不重视礼仪的国家,一定政局不稳。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但在当今的青少年学生中,不少人对应有的礼仪不重视,礼仪观念淡薄,导致思想滑坡,行为失范。
材料2: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大力推进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制定了《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对于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文明礼仪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拓展文明礼仪教育的方法途径、切实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等。
材料3:—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对老师不够尊敬,轻者当堂顶撞、背后谩骂;重者威胁教师甚至危及教师的人身安全。俗话说,老师是灵魂的工程师,他们应该是最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