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3-04 18:23:55
14. C[解析] 劳动合同是否生效与试用期没有关系,排除A。平等自愿原则是签订劳动合同的核心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是订立劳动合同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B说法错误。C说法正确。D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不选。
15. B[解析] 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
16. D[解析] “一国两制”的基本含义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17. C[解析] 《公司法》第27条第3款规定,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30%。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最低也要占到公司注册资本的30%,那么小王的非专利技术作为非货币出资,其金额最高只能达到公司注册资本的70%。C项为正确答案。
18. B[解析] 宪法具有最高效力是指当其他法律和宪法发生冲突时,不能违背宪法,这一效力的依据就在于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基础和依据。
19. C[解析] 本题选取机遇和良机的转化作为题干,意在考查考生对机遇和良机的转化条件的探究能力和理解能力。题干中“勤劳”是转化的条件,A项的观点片面,B、D项都没有体现转化,与题干无关,故选C。
20. A[解析] 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关系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坚持速度、结构、效益、质量四者的统一,既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多年经济建设的基本历史经验。四者之间的正确关系是:速度是前提,结构是条件,而效益是中心,并要求保证质量。
21. D[解析] 《劳动法》第15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2. A[解析] 对一些比较小的机关或基层单位来说,由于它们内部的组织机构比较简单,工作人员也不多,而且办公地点也比较集中,每年形成的文件数量也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集中式,即由机关的办公室或者秘书室来负责集中进行公文的立卷工作。
23. B[解析] 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最重要的是要抓思想,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全党。故应选B。
24. A[解析] 行政制裁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者依其行政责任所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行政制裁可以分为行政处罚、劳动教养、行政处分三种。
25. A[解析] 监察部监察的对象为:一是国务院各部门及其公务员;二是国务院及其工作部门任命的其他人员;三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监察机关的监察对象:一是本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及其公务员;二是本级人民政府及本级人民政府各部门任命的其他人员;三是下一级人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
26. B[解析]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对实际工作中的“一刀切”的错误。
27. D[解析] 本题考查继承人的范围,保留胎儿份额原则。《继承法》第10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因此,本题中,李甲父母李某、刘某及其配偶孙某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享有法定继承权。李乙作为养兄弟姐妹是第二顺序继承人,在本题情形中不享有继承权。
《继承权》第28条规定,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因此,继承时应注意到法律的硬性规定。由此选择D。
28. C[解析] 行政复议中,被申请人包括以下几种情况:由一个行政机关独立作出某项具体行政行为的,该行政机关为被申请人;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以共同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是共同被申请人。
29. D[解析] 《合同法》第399条规定,受托人应当按照委托人的指示处理委托事务。需要变更委托人指示的,应当经委托人同意;因情况紧急,难以和委托人取得联系的,受托人应当妥善处理受托事务,但事后应当将该情况及时报告委托人。第401条规定,受托人应当按照委托人的要求,报告委托事务的处理情况。委托合同终止时,受托人应当报告受托事务的结果。因此可知D项正确。
30. C[解析] 《劳动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31. A[解析] 略。
32. D[解析] 提供充足和优质的公共交通是政府在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通过“公共交通”即可知道这是一种公共服务。
33. A[解析] 下行文指向所属被领导、指导的下级机关发送的文件;平行文指向同一系统的同级机关或非同一系统的任何机关发送的文件;越级行文属于一种行文方式,在一般情况下不得越级行文。原题是对上行文概念的叙述,故选A。
34. C[解析]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认为影响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如公司政策、工资水平、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等。激励因素包括工作表现机会和工作带来的愉快;工作上的成就感;由于良好的工作成绩而得到的奖励;对未来发展的期望;职务上的责任感。马斯洛需要理论的五种需求层次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麦克莱兰三种需要理论即指人们在工作中主要有三种基本的动机或需要:一是成就需要,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不一定就是优秀的管理者,尤其是在一个大组织中,高成就需要者感兴趣的是他们个人如何做好,而不是如何影响其他人做好;二是权力需要;三是合群需要。期望理论的代表者弗罗姆提出,激励力=效价×期望值。其中,激励力是指一个人受到激励的强度;效价是指这个人对某种成果的偏好程度;期望值是指特定的活动导致预期成果的概率,是个人的一种主观估计。
35. A[解析] 略。
36. C[解析] 《民通意见》第51条规定,在合伙经营过程中增加合伙人,书面协议有约定的,按照协议处理;书面协议未约定的,须经全体合伙人同意;未经全体合伙人同意的,应当认定入伙无效。
37. C[解析] 人事争议调解的自愿原则,是指调解组织在处理争议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尊重双方当事人的意愿,不得有任何强迫的行为。自愿原则包括:
(1)当事人自愿申请调解。争议发生后,只有在当事人双方都同意并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时,调解组织才能予以调解。如果当事人不申请调解,或者一方不同意调解,调解就不能进行。
(2)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争议经过调解后,只有在双方当事人达成了共识,愿意就此解决争议时才能考虑订立协议的问题。不能在当事人思想不通、还未相互谅解的情况下,强迫或诱使他们达成协议,或者在当事人不接受调解意见、不愿达成调解协议的情况下,调解组织强行作出调解决定。
(3)当事人自愿履行协议。调解协议达成后,调解机构可以通过检查督促,动员双方如期履行。但如果出现一方当事人反悔时,调解协议即自动失效,调解组织不得强迫当事人执行调解协议。
38. A[解析] 信息经济是以现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为物质基础,信息产业起主导作用的,基于信息、知识、智力的一种新型经济。知识经济,通俗地说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从内涵来看,知识经济是经济增长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按照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说法,知识经济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
创意产业,又叫创意工业、创造性产业、创意经济等,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它通常包括广告、建筑艺术、艺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品、时尚设计、电影与录像、交互式互动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业、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电视和广播等。此外,还包括旅游、博物馆和美术馆、遗产和体育等。
39. B[解析] 横断山脉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为南北走向,绵延1 000多公里,横断山脉通常为四川(川)、云南(滇)和西藏(藏)东部山脉的总称。
40. A[解析] 据《资治通鉴》记载,唐朝时期,太宗问大臣魏征:“人主何为则明,何为则暗?”魏征答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是这句话最早的出处。故选A。
二、多项选择题
1.ABD[解析] A、B、D三项是关于我国行政法现状的正确表述,我国还没有统一的行政法典。故C错。
2.ABC[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精神病患者也不例外。如果精神病患者不能行使选举权的,须经选举委员会确认,才可不列入选民名单。选举权属于剥夺政治权利刑罚中应被剥夺的政治权利之一。
3.ABCD[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诉讼制度。各选项表述都是正确的。
4.AC[解析] B、D两个选项本身表述就有错误,联系既有普遍性也有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但我们可以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并非无能为力。A、C两项表述无错误,再看是否与题干意思相符。题干本身涵盖了两层意思,一方面承认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联系的普遍性,另一方面说明了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可能去改变或消灭它。因此,A、C两个选项的意思都符合题意,故为正确选项。
5.ABCD[解析] 《刑诉解释》第134条规定,被逮捕的被告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变更强制措施或者予以释放:(1)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单独适用附加刑,判决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2)被告人被羁押的时间已到第一审人民法院对其判处的刑期期限的;(3)案件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审结的。据此,B、D项正确。根据《刑诉解释》第130条的规定,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而未逮捕的被告人,疾病痊愈的应当变更强制措施,决定逮捕。据此,A项正确。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2条第5项的规定,C项正确。
6.AC[解析] 本题考查正当防卫中的有关问题。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造成的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未造成重大伤害的行为。假想防卫是指事实上不存在不法侵害,行为人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而对臆想中的侵害者进行防卫。本题中,甲为了女友乙的合法权益免遭损害而对丙、丁进行还击,属于正当防卫。因为便衣警察突然前去制止甲,又未表明警察身份,甲误认为是丙、丁的同伙而将其刺成轻伤,属于假想防卫,由于甲当时在情急下不可能预见戊是警察,所以其主观上不具有过失,而且也只造成了轻伤的结果,所以不负刑事责任。
7.ABC[解析] 略。
8.BD[解析] 题干表明认识来源于实践,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正确地把握事物。因此,B、D两项的表述符合题意。A、C两项的表述并无错误,但并非题意本身所包含的意思,题干中只是指出了士大夫和渔工水师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并没有作出进一步的评价。因此,此题的正确答案为BD。
9.BCD[解析] 行政效率的原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行政效率原则并非强调效率凌驾于公正之上。故A项错误。
10. AC[解析] 《刑法》第65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