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一号文件 二十大报告 中国政府与政治 马哲 毛概 邓论和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法理学与宪法 公文写作 应用文写作 公务员法 管理常识 行政法 经济 经济常识 经济法 科技生活 民法 人文历史 商法 社会公德 事业单位知识 宪法 刑法 政治经济学 中共党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定义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选词填空 地形地势 高科技产业 工业 海洋资源 行政区划 河流湖泊 疆域 交通运输业 民族 农业 气候 人口 水资源 土地资源 自然资源 时事政治

2014年宁夏事业单位招考笔试试题及答案(四)

时间:2015-03-04 13:18:2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冰可以在彗星或碳质球粒陨石中找到。地球上的水是很久以后才到达地球的.而且不是由来自遥远的太阳系边缘的彗星带来的,而是来自更近的地方——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

与这段文字的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地球在刚诞生的时候并没有水

B.地球上的水来自碳质球粒陨石

C.地球上的水来自太阳系的边缘

D.地球上的水与火星的成分相同

33、 “和”与“同”是先秦时期两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和同之辨早在西周末年《国语》、《左传》中就有明确记载。孔子有关和同之辨的理论,是对前人学说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而不同”是孔子理想人格的一个重要标准。和与同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原则性和差异性。承认差异,有差异性的统一才是“和”。“和而不同”,被公认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 

下列有关“和”与“同”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作为哲学概念的“和’’与“同”早在先秦时期就被提出。其概念之争在西周末年的书籍中早有记载

B.“和””与“同,,在争论之初两者是相对立的,是孔子将其继承和发展,提出了“和而不同”的观点

C.“和而不同”这一观点的提出本身就遵循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规律,体现了“和”与“同”两个概念在争辩中的进步发展

D.“和”就是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寻求统一;“同”就是不顾事物之间的差异一刀切地要求统一 

34 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英俄翻译试验的首次成功拉开了机器翻译研究的序幕,随后机译研究出现热潮。但由于当时人们忽略了自然语言和翻译本身的复杂性以及机器自身的局限性,机译系统的翻译质量很差,还闹出了不少笑话。1964年,为了对机译的研究进展作出评价,美国科学院开始了为期两年的综合调查分析和测试,最后公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否定了机译研究的可行性,并建议停止对机译项目的资金支持。这份报告的公开发表给了正在蓬勃发展的机译研究当头一棒,各国的相关研究陷入了近乎停滞的僵局。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机器翻译的研究在早期并非一帆风顺

B.英语和俄语的相似性更适合于机器翻译

C.自然语言和机器语言之间转换的难度极大

D.自然语言的复杂性是机器翻译的主要障碍 

35、 ①从蛮荒时代到文明社会,人类一直心怀渴望,举首向天,祈盼神示以永恒 

②面对永恒,我们又何其短暂 

③我们无法达到的是永恒 

④它又是无法企及的悲剧性的生命境界 

⑤我们永远追求的也是永恒 

⑥面对天体,我们何其渺小 

⑦尽管如此,地球人类依旧努力不弃,去理解永恒和走进永恒 

⑧永恒,一个所有地球生命的终极追求,所有艺术生命苦苦攀援的极顶 

将以上8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⑧④①⑥②⑦③⑤

B.①⑥②③⑤⑧④⑦

C.③⑥②⑤⑦①④⑧

D.③⑧⑥⑤②④①⑦ 

36、 “文化自信”问题是针对我们的文化不自信而提出来的,即针对文化自卑心理、文化弱势心理、文化防御心理等等提出的。不自信的历史原因有:客观上是“三座大山”长期压迫的产物.主观上是我们的人民由于落后而形成了弱势文化心理。 

上面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文化不自信”的历史原因

B.造成“文化不自信”主要是心理素质不高

C.“文化自信”的提出及其原因

D.“文化自信”的定义以及原因 

37、 城市要种树这一点虽说是共识,但种什么树却大有讲究。以穿衣为喻,人都要穿衣,但穿什么衣却有不同选择。有钱人当然主要不为保暖遮羞,而是要体面,要独具风采;钱少的人就不能不量力而行;穷人自然图便宜,过得去就可以了。而对于做衣服的、卖衣服的,当然是经营高档衣服利润高;还有,大户人家、大酒店,即使囊内没钱,奴仆和侍应生也要衣着光鲜,那是主人的面子嘛。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恰当的是: 

A.城市种树,不应该选择高档树种

B.城市种树,对树种的选择要讲科学

C.城市种树,不应搞政绩工程

D.城市种树,在树种选择上应量力而行 

38、 网络不只发现问题,有时它还扮演了解决问题的线索提供者和监督者的角色。相对于各种监督管理的机制,网络的监督能力已经显出了超前的态势。似乎许多问题的端倪,总是先暴露在网络之上,然后才会被深究,继而解决处理。对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网络的监督网然在目前发挥了显著作用,但这绝不是一个法治社会下正常的监督问责途径,也不应当成为一种主流的监督方式。如何充分发挥原有监督机制的应有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法制社会不能主要依靠网络进行有效监督

B.网络相对于其他监督机制具有更为超前的监管能力

C.网络监督在自我完善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D.当今社会的一条重要监督途径是网络监督 

39、 专家在测试时发现,缺觉的学生虽然可以回答难题,却记不住简单的单词。同时,睡眠缺失对孩子的学习记忆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研究发现睡眠不足时,大脑部分功能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状态,这使得学生在进行一些简单学习时常常出现失误。而面对难题时,由于通过额外激活和记忆、注意密切相关的前额叶皮质区域来补偿缺失的功能,学生答题的正确率以及反应时间并未受到显著影响。专家认为,虽然没有足够证据证明睡眠不足会直接影响智商,但现有证据可以证明缺觉学生的注意力以及记忆力确实会受到影响。 

缺觉的孩子回答难题和简单题目表现出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采用的答题策略不同

B.使用大脑的具体部位不同

C.睡眠不足对大脑部分功能区的抑制程度不同

D.回答难题时前额叶皮质区比回答简单题活跃 

40、 北庭故城是唐朝北庭都护府、北庭大都护府、北庭道的治所,规模之宏大,居天山北麓第一、全疆第二。历经岁月沧桑,虽已化作遗世独立的庞大废墟,犹可依稀窥见当年重城繁堞、深堑高垣的雄伟气象。这座千年古城同时还是唐代重要军政机构瀚海军、庭州府衙的所在地,成为记录古代历史辉煌的永恒标志。其故址在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境,南距今县城仅12公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这段文字中无法得知北庭故城哪一方面的信息?

A.地理位置

B.文化价值

C.城市功能

D.人口变迁        [事业单位考试]

图形推理。共5题。

41、左图折叠后,得到的立方体是:

42、 左图折叠后,得到的立方体是:

43、根据(1)(2)的变化规律,(3)与图(  )对应。

44、 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在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45、 下列选项中,符合所给图形的变化规律的是:

类比推理。共5题。

46、 树根:根雕 

A.陶土:瓷器

B.纸张:剪纸

C.水泥:砚台

D.竹子:竹排 

47、 手机:充电器

A.钱包:钞票

B.西服:领带

C.汽车:油箱

D.移动硬盘:数据线

48、 (  )对于企业相当于裁判对于(  ) 

A.政府运动员

B.员工比赛

C.品牌口哨

D.医院记者

49、 梅花:坚强 

A.大海:理想

B.牡丹:富贵

C.老鼠:奸诈

D.狗:忠诚 

50、 航线:飞行 

A.土壤:种植

B.煤炭:发电

C.提纲:发言

D.地基:建筑 

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请你依据定义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51、 聚合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是从不同来源、不同材料、不同层次探求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方法。因此,聚合思维对于从众多可能性的结果中迅速作出判断,得出结论是最重要的。 

依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中属于聚合思维的是: 

A.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B.浮想联翩,夜不能寐

C.甲>丙,甲<乙,乙>丙,乙<丁,其结果必然是丙<

D.巴金的《灯》由“眼前的灯”到“回忆的灯”再到“联想的灯”,最后归结为“灯光是不会灭的”

52、 必要条件是指没有条件就没有结果,有条件未必有结果的判断关系。它是与充分条件、充分必要条件相对的一种条件。 

下列不属于必要条件关系的一项是: 

A.只有认错,才能改错

B.天下雨了,地面一定湿

C.不尊重别人,就不能被别人所尊重

D.只有马儿吃足草,马儿才能跑的好 

53、 土地整理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行为。 

下列不属于土地整理的是: 

A.对村镇道路进行硬化、绿化

B.平整土地、改良土壤、建设林网

C.调整农地结构、归并零散地块

D.归并农村


首页 上页 3 4 下页 尾页 4/4/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 招考公告汇总 ★ 
 ★ 考试真题汇总 ★ 
 ★ 报考指南及各地导航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