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一号文件 二十大报告 中国政府与政治 马哲 毛概 邓论和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法理学与宪法 公文写作 应用文写作 公务员法 管理常识 行政法 经济 经济常识 经济法 科技生活 民法 人文历史 商法 社会公德 事业单位知识 宪法 刑法 政治经济学 中共党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定义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选词填空 地形地势 高科技产业 工业 海洋资源 行政区划 河流湖泊 疆域 交通运输业 民族 农业 气候 人口 水资源 土地资源 自然资源 时事政治

2013年上5月四川省级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综合知识》真题及解答(二)

时间:2015-02-27 19:32:4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塔里操纵,让两个非技术工人配合这个操作工工作

    19.定义:

  (1)定义是指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作的确切表述。

  (2)判断是指对思维对象的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3)推理是指有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导出一个未知的结论的思维过程。

  典型例证:

  ①东风压倒西风

  ②客观规律总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是客观规律,所以,经济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③信息是不确定性的消除

  上述典型例证中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个。

  A.0 B.3 C.2 D.1

    20.行政案例分析法是指对已经发生的行政事件(案例)进行描述和分析,力图再现与事件相关的当事人的观点以及所处的环境,以总结经验和教训的一种方法。

  下列方法属于行政案例分析法的是:

  A.把小说中描述的行政事件、问题情境交给被培训者分析、研究

  B.以英国的量刑制度作为参照,对我国的量刑问题作全面、系统的论证

  C.组织学员分析、研究某地强拆事件的全过程

  D.组织学生讨论、思考“小悦悦事件”,总结经验、教训

   21.反暗示效应是指说反语或过分夸大达成相反结果的效应,是指在有一定心理对抗的情况下,用夸张或者激将的间接方法影响别人的行为,从而诱导别人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或者发生想看到的事件。

  下列事例中属于反暗示效应的是:

  A.中国古代有个笑话,汤生有一次在室内对朱生说:“都说你聪明,你若能把我从屋内骗出屋外,我便佩服!”此时,朱生叹口气说:“当然,你坐在屋内舒舒服服的,谁能骗得出,但若你在屋外,我肯定能将你骗入屋内。”汤生听罢,说:“好,我马上出去,看你如何将我骗得进来!”说着,便走出屋去。

  B.三国中有一段“望梅止渴”的故事,讲曹操率兵马远途跋涉,天气炎热,官兵们又累又渴,偏偏又找不到一口水井和一条小溪。于是曹操便大谈:“前面山上有一片梅林,大家可去。”梅子是酸的,人们一提到“酸”,或一想到“酸”,自然会大量分泌唾液,可暂时解渴。

  C.在评选先进工作者之前,领导多次提到王某最近取得的成绩

  D.劝将不如激将

  

六、类比推理:共4题。每题先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你在备选正确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词。

  请开始答题:

  22.殴打:伤痕

  A.空调:凉爽 B.生病:难受

  C.弹奏:乐音 D.碰撞:毁坏

  23.策划:计算:心智

  A.救人:勇敢:行为 B.游泳:骑车:动作

  C.眉开眼笑:抑郁:表情 D.动作敏捷:自私:性格

    24.修路:绘画:读书

  A.无理:不健康:非法 B.纺织:找矿:打桩

  C.未婚:不爱:非理性 D.流浪:博闻:避暑

   25.陶瓷:粘土:烧窑

  A.糯米:醪糟:密封 B.铁观音:茶树:烘焙

  C.杏干:杏子:保健 D.红酒:葡萄:发酵

    七、资料分析:共5题,针对以下资料回答问题。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处理。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26~30题:

  截至2010年末,全国备案创业投资企业共计632家,较上年增长31.67%。与创业投资企业数量持续增长相对应,我国创业投资企业的资产规模也迅速增加。到2010年末,达1502.89亿元(不含承诺资本额),同比增长54.30%。从投资人属性角度,将创业投资企业的资本来源分为:财政预算出资、国有机构、非国有机构、个人和外资。

  从实到资本来源看,财政预算出资占比从2006年的33%下降到2010年的18.21%。国有机构占比从2006年的48.99%下降到2010年的43.01%,两项合计,占比从2006年的81.80%下降到2010年的61.22%;非国有机构占比从2006年的12.74%上升到2010年的25.81%。个人出资占比从2006年的4.28%上升到2010年的10.86%。外资占比从2006年的1.18%上升到2010年的2.11%,三项合计,占比从2006年的18.20%上升到2010年的38.78%

  从承诺资本来源看,财政预算出资占比从2006年的33.31%下降到2010年的12.30%。国有机构占比从2006年的46.08%下降到2010年的45.40%。两项合计,占比从2006年是79.39%下降到2010年的57.70%;非国有机构占比从2006年的13.30%上升到2010年的27.46%。个人出资占比从2006年的6.19%上升到2010年的12.69%。外资占比从2006年的1.12%上升到2010年的2.15%。三项合计,占比从200620.61%上升到2010年的42.30%

  26.2009年末,全国备案创业投资企业中平均每家的资产规模约( )亿元。

  A.1.03 B.2.03 C.3.03 D.4.03

  

27.2006年相比, 2010年实到资本来源中比重变化绝对幅度最大的是( )

  B.财政预算 B.国有机构

  C.非国有机构 D.个人

   28.承诺资本来源中,20062010年民营资本与非民营资本的比例分别为( )

  A.1:33:5 B.1:47:10

  C.1:37:10 D.1:43:5

   29.2010年,实到资本和承诺资本来源中非国有机构和个人出资占的比重( )

  E.相等 B.相差3.5个百分点

  C.相差5.5个百分点 D.相差7.5个百分点

 

  30.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006年相比,2010年实到资本来源中财政预算出资占比下降了14.79个百分点

  B.2006年相比,2010年实到资本来源中外资占比上升了0.93个百分点

  C.2006年相比,2010年承诺资本来源中国有机构占比下降了0.68个百分点

  D.2006年相比,2010年承诺资本来源中非国有机构占比上升了15.16个百分点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一、判断题

1.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律常识中的行政法部分。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具有单方意志性,不必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即可依法自主作出。即使是在行政合同行为中,在行政合同的缔结、变更、解除与履行等诸方面,行政主体均具有与民事合同不同的单方意志性。

2.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律常识中的宪法部分。法的制定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

3.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律常识中的宪法部分。广义的法的实施,也叫法律的实施,是指法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施行。狭义的法的实施,也叫守法,专指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以法律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驶权利、权力,履行义务的活动。

4.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律常识中的民法部分。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民事权利或者承担民事义务的人,亦称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国家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5.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律常识中的宪法部分。《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6.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律常识中的民法部分。债权是指特定当事人之间得请求为一定行为的法律关系。在债的关系中,双方当事人称为债权人与债务人。本题中,无论甲开车撞死乙无论是出于故意还是过失,都构成刑事犯罪,双方不能“私了”,故“甲与乙父‘私了’所签的赔偿合同”不符合法律规定,也就不存在所谓的债权债务关系。

7.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律常识中的刑法部分。犯罪预备是指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人为了实施某种能够引起预定危害结果的犯罪实行行为,准备犯罪工具,制造犯罪条件的状态。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本题中,甲在乙的饭菜中投毒,属于犯罪实施阶段,“但乙因有急事未吃饭”,这属于意志以外的原因导致甲的犯罪行为最终没有得逞,构成犯罪未遂。

8.   √【解析】本题考查对诚实守信的理解。诚信缺失已经成为影响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事业单位考试]

9.   √【解析】本题考查对爱护公物的理解。爱护公物体现了对劳动成果的珍惜和对劳动者的尊重。

10.  ×【解析】本题考查对如何做到助人为乐的理解。要有善良的动机和出发点。出于个人私心杂念,或仅仅为了获得报偿而去帮助别人,都不能算助人为乐。

11.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的义利观。“义”主要指“道义”,“利”即“功利”,应该把道义的价值和功利的价值统一起来,树立“以义导利、义利统一”的道德价值观。

12. √【解析】本题考查四川日照情况。四川东部盆地全年日照900-1600小时,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

13. ×【解析】本题考查四川矿产资源储备情况。攀西地区是中国西南地区大型钢铁、钒钛冶炼基地和水电基地,四川蔗糖基地。攀西地区埋藏有多种矿床,已探明有大型钒钛磁铁矿、铜、铅、锌、锡、煤等54种矿产,其中铁矿储量约达60多亿吨,为中国第2大铁矿基地。

14.×【解析】本题考查四川地势情况。四川省位于我国西部,地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几大地貌单元,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15.√【解析】本题考查规定的用法。规定是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和事物规定出带有约束性的措施和部分的规定。既可以用于法规、规章、又可以用于管理规章。

16.×【解析】本题考查上行文主送机关的写法。上行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单位),不得多头主送;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单位向上级请示,如需同时报送另一个上级机关(单位),可使用抄送的形式。

17.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写作显示主旨的方法。主旨分散于一篇文章各个部分的小标题、小观点或者条旨句、段旨句中,起一个穿针引线提纲挈领的作用。

18.×【解析】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选择文体需要看适用范围。

19.√【解析】本题考查公务信息文简报的用法。简报指机关、单位、团体反映情况、传递信息、交流经验常用简报这一文种。

20.×【解析】本题考查规范文本生效的条件。只填上相关内容,未经有关各方签字盖章的规范文本不具备法定效力,一律视为草稿。

21.×【解析】本题考查报告的用法。专题报告主要反映一项专门工作或某一方面工作的情况;而综合报告反映一定阶段、一定范围内的多方面工作情况。

22.√【解析】本题考查工作报告和工作总结的区别。工作报告一般包括基本情况、主要成绩、经验体会、存在的问题、基本教训和今后的意见几个部分,不同类型的工作报告,在内容上各有不同的侧重点。

23.√【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律常识中的行政法部分。《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

24.×【解析】本题考查聘用合同的订立。事业单位不得与退休、退职人员订立具有人事关系性质的聘用合同。

25.√【解析】本题考查聘用合同的解除及年度考核结果的使用。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可以直接被聘用单位单方解除聘用合同。

26.√【解析】本题考查聘用合同的订立。

27.√【解析】本题考查人事争议处理。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及履行聘用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对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不服,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15日内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5/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 招考公告汇总 ★ 
 ★ 考试真题汇总 ★ 
 ★ 报考指南及各地导航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