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一号文件 二十大报告 中国政府与政治 马哲 毛概 邓论和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法理学与宪法 公文写作 应用文写作 公务员法 管理常识 行政法 经济 经济常识 经济法 科技生活 民法 人文历史 商法 社会公德 事业单位知识 宪法 刑法 政治经济学 中共党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定义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选词填空 地形地势 高科技产业 工业 海洋资源 行政区划 河流湖泊 疆域 交通运输业 民族 农业 气候 人口 水资源 土地资源 自然资源 时事政治

2008山东潍坊市事业单位考试试题及答案(二)

时间:2015-01-31 12:57:4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 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6.【答案】c。解析: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 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 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这一科学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 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 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 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7.【答案】D。解析: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弘 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把所有这些战略和方针政策进一步付诸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能够逐步成 为现实。

 

  8.【答案】A。解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 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 物主义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坚持 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根据实际制定和实施 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战略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 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营养,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 的群众观点、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 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

 

  9.【答案】B。解析: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其前提和基础是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

 

  10.【答案】A。解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CD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措施。

 

  11.【答案】B。解析: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 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1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从《民法通则》第137条、第138条的 规定可以看出,诉讼时效适用于请求权。

 

  13.【答案】A

 

 

14.【答案】c。解析:为了规范行政处罚行为,防止在行政处罚中出现积极的和消极的冲 突,《处罚法》明确规定:第一,实行一事不再罚的原则。即对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 罚款的行政处罚。第二,明确了处罚管辖的标准,规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行政机关管辖。第 三,明确出现管辖争议的解决途径,规定对管辖权有争议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 管辖。 .

 

  15.【答案】A。解析:社会主义法制是指社会主义的法律制度,包括法的制定、法的执行、 法的遵守、法律监督等全部内容。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

 

  (1)有法可依。就是要求有完备的法律可供遵循,这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首要前提和 保证。(2)有法必依。有法不依,等于无法。要求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依法办 事,全体公民提高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这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关键。(3)执法必严。它 要求执法机关、执法人员要不折不扣按照法律规定的工作程序办事,执行法律必须严格、严 肃、严明。(4)违法必究。这是社会主义法制存在和巩固的一个必要条件。对一切违法犯罪行 为都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并予以制裁;保障一切无罪的人不受追究;任何人不得凌驾于法律 之上,不得享受法律规定以外的特权;更不允许国家公职人员滥用职权,逃避责任,逍遥法外。

 

  16.【答案】A 17.【答案】c 18.【答案】Dn

 

  19.【答案】B。解析:2004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 部地区崛起,引起中部省份极大关注;20063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促 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会议指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继作出鼓励东部地区 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 发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任务。

 

  20.【答案】D

 

  21.【答案】C。解析: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培养出规模宏大、结构合 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才能真正实现科教兴国。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可 宝贵的财富。人才强国战略是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所在,科教兴国战略在本质上是人才 强国战略。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22.【答案】B

 

  23.【答案】B。解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概括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 果,科学预测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 展战略。

 

  24.【答案】A。解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紧紧把 握我国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作出了科学 判断。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认为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是 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 关系和社会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 面,我们就能集聚起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25.【答案】c。解析:发展中国家自身的落后,“南南合作”太少,发展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 长期掠夺和剥削都是造成发展中国家落后,世界发展问题更加严重的原因,但是根本原因是 发达国家凭借其长期建立的政治、经济优势而建立的国际政治经济的旧秩序。

 

  26【答案】D。解析: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 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就在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 质所决定的。邓小平曾明确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 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乎,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重 要谈话中又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7.【答案】c。解析: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后就已经结束。我国跨 越了资本主义高度发展阶段,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我们的 生产力不发达,但现阶段不是补资本主义的课,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 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8.【答案】D。解析:犯罪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是指违法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 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三个基本特征中的首要特 征,也是它的本质特征。

 

  29.【答案】B。解析: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 利的先决条件。

 

  30.【答案】c

 

  31·【答案】c。解析:《刑法》第22条第1黼:“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 罪预备。”硎法》第22g-.2款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 罚”。预备犯罪只是犯罪的准备工作,犯罪行为事实上并未实际发生,侵害行为和后果还没有 产生。对此,刑法认为犯罪预备也是犯罪行为,应负刑事责任,可以比照犯罪既遂减轻或者免 予刑事处罚。

 

  32.【答案】C

 

  33.【答案】A。解析: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不 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应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但法律、法规对派出机构有授权的除外。

 

  34.【答案】c 35.【答案】c 36.【答案】A 37.【答案】c 38.【答案】c

 

  39.【答案】A。解析: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和增 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40.【答案】D。解析:贯彻“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 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41.【答案】D。解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对国家经济起着主导作用。但农业是 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农村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农业为经济建 设积累资金;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资源。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性地位。邓小平 强调的就是农业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否则就会影响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2.【答案】c。解析:可持续发展就是人ISI、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43.【答案】c。解析:“三个代表”构想是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解决国家统一的一种最 好的方式。从构想到成熟,目的始终是希望实现祖国统一。 ·

 

  44.【答案】c 45.【答案】c

 

  46.【答案】A。解析:我国《劳动法》第3l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 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47.【答案】B。解析:拘役处罚强调短期且就近执行。

 

  48.【答案】c。解析: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违约金和定金只能选择适用,而不能同时合并 适用,选择权属于未违约的一方。如果双倍返还定金,才只能返还8万元,如果适用违约金, 则可以得到6万元的违约金+支付的定金4万元=10万元,可以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的利益。

 

  49.【答案】D 50.【答案】B .

 

  51.【答案】B。解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 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 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 武器,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52.【答案】D

 

  53.【答案】c。解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是它的唯一宗旨。

 

  54.【答案】D。解析: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 承诺有效的以外,为新要约。

 

  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但因其他原因承 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承诺期限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 诺的以外,该承诺有效。

 

  55.【答案】D。解析:委托人可以介入受托人与第三人签订的合同中,对该合同直接享有 权利、承担义务,但并不是受托人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就可以直接约束委托人和第三人。这 里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按照委托人的指示与第--.LA.合同和履 行合同;二是第三人在订立合同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 《合同法》第403条规定:“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时,第三人不知道受 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的,受托人因第三人的原因对委托人不履行义务,受托人应当 向委托人披露第三人,委托人因此可以行使受托人对第三人的权利,但第三人与受托人订立 合同时如果知道该委托人就不会订立合同的除外。受托人因委托人的原因对第三人不履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5/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 招考公告汇总 ★ 
 ★ 考试真题汇总 ★ 
 ★ 报考指南及各地导航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