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1-31 12:47:48
2008年4月26日,各国都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一道,共同庆祝世界知识产权日。一些人可能有这样的异或:与防止全球变暖等重大的现实问题相比,与我们即将迎来的北京奥运会相比,知识产权日值得这么隆重地纪念吗?而理性思考要求我们做出的答复是: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用来解决全球变暖等重大问题的新的科学技术就难以诞生和得到应用,那些令我们激动的体育活动的盛况,也不可能传播到世界每个角落。
71. 世界知识产权日创立至今已经()
A 4年
B 6年
C 8年
D 10年
72.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07年受理的《十大知识产权典型案例》中,有三件是与网络传媒相关的侵权案。这说明()
A 有一部分案件与不正当竞争相关
B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知识产权保护成为重要的游戏规则
C 网络侵权依然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重点
D 网络侵权依然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难点
73. 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从“制定”转入“实施”,其标志是()
A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B 2008年的世界知识产权日 [事业单位考试]
C 今年“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
D 国务院常务会议2008年4月9日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74. 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期限,是到()
A 2010年
B 2015年
C 2020年
D 2025年
7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受到世界瞩目。我们已经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建立了覆盖各个知识产权领域的()
A 分类知识体系和宣传体系
B 教育体系和服务体系
C 宣传、教育和服务体系
D 行政管理、执法和服务体系
(二)
1981年5月,在冷泉港实验室召开的一个学术会议上,康奈尔大学一位24岁的研究生斯佩科特向与会专家讲解了他的最新致癌理论——激酶级联说。这个新理论的思路是那么清晰,实验数据是那么确凿,科学意义是那么重大,马上被认为是一个诺贝尔奖级的重大成果。斯佩科特与导师拉克尔联名将这一理论发表在1981年7月的《科学》杂志上。后来,人们慢慢地发现斯佩科特的实验结果别人无法重复,再后来,与他同系的一个病毒学教授终于戳穿了他伪造实验结果的造假行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斯佩科特伪造实验结果的事实千真万确,可他的理论却具备一定价值。有人说如果斯佩科特只把它当作一个假说写出来发表,而不是弄虚作假去“证明”,他就会被公认为天才;不做假证明,“斯佩科特假说”或“斯佩科特猜想”将受到该领域科学家的重视和敬畏;这个假说或猜想无论由他还是别人证明,都将成就斯佩科特的伟大,而不是作为一个反面教材,被钉在科学史的耻辱柱上。
76. “斯佩科特事件”是当代科学史的一个重大造假行为,它给人们的警示是()
A 以假证明的愚蠢葬送了真假说的价值
B 彻底毁了造假者的人格和尊严
C 科学道德“反欺骗”的基本诉讼
D 不诚实使斯佩科特远离了伟大
77.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客观真理,科技工作者要坚守科学道德,就要()
A 诚实地发布他的发现
B 客观地陈述他遇到的问题
C 确保证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D 立论、驳论、假说都有价值
78. 斯佩科特以惨痛的教训让人们铭记:保障知识可靠性的前提和基础是()
A 谨言慎行
B 崇尚理性
C 诚实守信
D 以自己的操守尊重科学
79. 科研工作者在项目设计、数据资料采集分析、成果公布以及在立项、评审等方面,必须()
A 实事求是
B 尊重学术权威意见
C 按领导意图行事
D 预测科研项目发展方向
80. 科研工作者对研究成果中的错误和失误,应当()
A 及时以适当的方式予以公开和承认
B 向所有的人公开和承认
C 坚持不宜公开和承认的部分
D 坚持既公开又不公开的态度
(三)
20世纪70年代,我国出现点源污染,80年代城市河段和大气污染严重,生态环境呈现边建设边破坏、建设赶不上破坏的状态,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呈现加剧发展的趋势,特别是1994年淮河暴发的特大污染事故和1998年长江、松花江和嫩江洪涝灾害敲响了生态环境全面恶化的警钟。有数据显示,目前农业对我国污染的“贡献率”已达一半。最近30年,农业成为高排放、高污染的农业。一般的化肥被农作物吸收20%多,最好的复合肥也不过30%,其余的70%要么进入大气污染空气,要么流入江河湖泊或进入土壤。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和高剧毒农药,不仅造成土壤、水源污染,更使得农产品化学残留严重,农产品安全成为普遍问题。环境问题已经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制约,成为“两会”期间代表们的热点议题,也引起了社会和国际上的关注。政府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重要任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提出了污染减排的约束性指标。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深入看展环保专项行动,坚决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为实现污染减排目标提供保障。
81. 当前,在环境执法方面,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
A 环境违法行为仍较普遍,并呈现出隐蔽性的新特点
B 一些小企业屡查屡犯,一些大企业有治污设施但不运行
C 在“招商引资”中,把工业园区作为“飞地”,规避环境执法
D 影响群众健康的环境污染问题仍未根本解决
82.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事业单位招聘]
A 一些地方和企业科学发展观尚未得到真正落实,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重形象工程、轻群众利益
B 一些地方环境监管职责不落实,措施不到位,掩盖、纵容环境违法、甚至干扰环境执法
C 一些地方环境监管体制不顺,执法能力严重不足
D 环境法律法规不完善,“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状况没有改变
83. 目前,我国的经济仍然是粗放式增长方式,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表现特征是() [www.91ExaM.orG]
A 高资本投入
B 高资源消耗
C 高污染排放
D 低效率产出
84.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概念,生态文明的基本含义是()
A 生态意识文明
B 生态制度文明
C 生态行为文明
D 生态规则文明
85. 当前,推进环境与发展战略转型,需要()
A 加快改进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体系,充分利用最新的环境技术、管理理念和法律框架
B 充分利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经济政策,推动环境发展战略转型
C 推进公众意识和公众参与
D 加速核心部门的生态创新
(四)
材料一:2007年中国正统部门制造业小时工资,为美国制造业小时工资的4.4%,韩国的10.9%,新加坡的16.7%,香港的17.1%,台湾省的21.6%,墨西哥的32.6%。如果以农民工作为非正统制造业部门的代表,其小时工资为美国制造业小时工资的2.3%,韩国的5.7%,新加坡的8.8%,香港的9.0%,台湾省的11.4%,墨西哥的17.2%。
材料二: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估计,在1980-2005年间,中国劳动生产率年增长率达到5.7%,制造业则高达7.9%。由于这个研究跨度太大,尽管该组织承认这种速度在全世界范围内属于最快的,仍未完全反映出今年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 为迅速的提高速度。据计算,在2000-2004年期间,中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率为24.1%,而同期制造业工资的增长率仅为7.8%。
材料三:2008年1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出席“2008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开幕式并致辞,重申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维护劳动者权益,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强调工会要履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神圣职责,致力于让广大劳动者更多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标准,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特别是要千方百计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86. 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提供的数据可以说明()
A 在很长时间内,中国的制造业工资水平仍然保持相对低廉的特点
B 劳动力成本提高的趋势,不会削弱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
C 即使劳动力成本提高,其幅度也没有超出平均工资增长的一般趋势
D 近年来表现出加快的工资增长,有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作为支撑
88. 说明这部法律()
A 与经济、社会关系的密切性
B 是一步“应时而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法律
C 出台时机尚早,可能助推中国劳动力成本提高的趋势
D 可能导致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丧失
89. 一个小煤矿不愿在安全设备上投入太多,而是向愿意下井的矿工提供高工资。对这种做法的认定正确的是() [www.91Exam.Org]
A 在自由契约原则下,这种交易似乎并无不妥
B 雇主要怎样选,劳工要怎样选,你情我愿就可以了
C 健康和安全等权利都是不可被交易的
D 政府干预只会事与愿违
90. 在《劳动合同法》的贯彻执行中应当()
A 保护好劳务派遣制度这个有效的劳动力市场形式 [事业单位招聘]
B 对劳务派遣制度进行必要的规范
C 在执法中与其他制度相衔接
D 统筹考虑企业因负担过重引起的雇佣关系短期化
四、写作题(本题包括给定材料和作答要求两部分,请仔细阅读给定材料,并按其完成作答要求。共20分)
给定材料:
1. 2008年1月8日《人民日报》报道:从2003年至今,全国育种机构培育的小麦新品种已累计推广1000多万亩,增产粮食4亿公斤,帮助农民增收6亿元。如果全国3.5亿亩小麦都用上这项技术,可以增加粮食140亿公斤。2003年10月16日,在内蒙古中部,航天英雄杨利伟安全着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成为现实。2006年10月25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升空,11月26日,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了“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高性能计算机、基因组研究、电动车飞驰……众多优秀的创新成果背后,我国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