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06 07:22:38
2016年1月新疆昌吉州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测验》真题
一、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中国共产党十八届 会的主题是( )。
A、深化改革
B、依法治国
C、以德治国
D、全面改革
2、新能源是指利用新技术系统开发利用的能源。下列选项中属于新能源的是:(1)煤炭;(2)石油;(3)太阳能;(4)天然气;(5)水能;(6)核能。
A、(2)、(3)、(4)
B、(1)、(5)、(6)
C、(3)、(5)、(6)
D、(4)、(5)、(6)
3、诗歌的演变历程是( )。
A、诗经—楚辞—唐诗—建安诗歌
B、诗经—楚辞—建安诗歌—唐诗
C、楚辞—诗经—唐诗—建安诗歌
D、诗经—唐诗—建安诗歌—楚辞
4、党和政府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其马克思主义哲学依据是( )。
A、人民群众掌握着真理
B、人民群众代表着先进生产力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人民群众是执政的对象
5、下列产品或劳务应计入当年GDP的是( )。
A、某人持有国债的利息收入
B、某人购买的一套二手房
C、某企业当年生产的库存品
D、某人在家从事家务劳动
6、下列选项中三国典故与哲学论断对应错误的是( )。
A、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B、草船借箭——人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
C、张飞醉酒失徐州,借酒破张郃——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D、望梅止渴——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7、下列关于一国领海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领海是国家领土的一部分,国家对领海享有充分的主权
B、在一国领海内,外国船舶不允许通过
C、领海在地理上是指与海岸平行并且具有一定距离宽度的带状海洋水域
D、世界各国划定领海外部界限的方法并不统一
8、下列说法对应不正确的是( )。
A、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科学管理原理》
B、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管理实践》
C、组织管理之父—马克斯·韦伯—《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理论》
D、管理过程之父—巴纳德—《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9、“一票否决制”体现的决策规划是( )。
A、全体一致规则
B、少数决策规则
C、简单多数规则
D、绝对多数规则
10、下列谚语与农业生产经验无关的是( )。
A、清明热得早 早稻一定好
B、冬雪一条被 春雪一把刀
C、春早谷满仓 夏早断种粮
D、冰天雪地蛇出洞 大鼠叼着小鼠跑
11、以下关于化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金属都能和氧发生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B、雷雨过后,人们感到空气清新,是因为闪电条件下生成臭氧所致
C、被科学家称为“防癌之王”的人体微量元素是碘
D、浓硫酸和稀硫酸都具有脱水性
12、对具有职位特殊性的公务员需要单独管理的,可以增设《公务员法》明确规定的职位之外的职位类别。下列哪一机关有增设权?(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国务院
C、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
D、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
13、下列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没有受到儒家思想影响的是( )。
A、隋唐的“十恶”
B、明代的“九卿会审”
C、汉代的《春秋》“决狱”
D、唐朝的“准五服以治罪”
14、下列有关基尼系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基尼系数在0.2~0.3之间表示收入比较平均
B、基尼系数在0.3~0.4之间表示收入相对平均
C、基尼系数在0.4~0.5之间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D、基尼系数在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1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于( )。
A、1950年10月1日
B、1959年10月1日
C、1960年10月1日
D、1955年10月1日
16、下列关于我国人口与民族描述,错误的是( )。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我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
C、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D、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各民族独有的趋势
17、下列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是( )。
A、天无三日晴
B、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18、发生地震时,在震中区附近的人们总是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后才能感觉到很强的水平晃动,这是因为( )。
A、人们的感觉所致
B、地震波纵波传播速度快,横波、面波传播速度慢
C、地震波横波、面波传播速度快,纵波传播速度慢
D、地震波横波、纵波同时作用
19、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中少数民族占全国总人口8%左右,下列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 )。
A、高山族
B、苗族
C、回族
D、壮族
20、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 )。
A、挤出效应
B、替代效应
C、收入效应
D、外部效应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21、古人提倡“吾日三省吾身”,_____,而今有些人则不然,总是_____,对比之下,实在不应该。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修身养性 瑕不掩瑜
B、兢兢业业 好大喜功
C、闻过则喜 讳疾忌医
D、博采众长 刚愎自用
22、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这段文字体现了( )。
A、民主思想
B、民粹思想
C、民本思想
D、民生思想
23、托尔斯泰创造了小说艺术的巅峰,他能把拿破仑进军俄国史诗般的战争场面驾驭自如,把安娜的人性刻画得_____,像这样的大手笔再也没有了。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惟妙惟肖
B、妙笔生花
C、入木三分
D、鬼斧神工
24、人总觉得不满足,而且很难为满足确定标准。一旦确立了满足的标准,人们又会不满足,这正是人可贵的地方。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
A、知足常乐
B、满足是没有确定的标准的
C、人要前进,就要永不满足
D、满足与不满足没有绝对的界限
25、如果把不同的异文化仅仅看成是认识的对象、认识的客体,就意味着主体对客体可以任意地处置。异文化作为客体也就成了被研究、被注视、被处置、被奴役的了,_____。殖民主义时期殖民者对土著文化采用的便是这种态度。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
A、这里就会出现不平等
B、这在当今社会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
C、同时也无法赢得对方的尊重
D、这样跨文化交际就难以进行
26、就行为特征而言,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期望值更高、融入城市并转换身份的更强_____、消费_____更为开放、对自身权益_____更加注重。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意愿 观念 维护
B、意愿 方式 维护
C、心愿 观念 保护
D、心愿 方式 保护
27、文化的本性在于创造,其使命与一切墨守成规、刻板一致、千篇一律是不相容的,创造必然导致多样性。在文化领域,只有_____才会呈现出丰富多彩和生机勃勃的活力,而同质性、统一性必然窒息文化生命。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别出心裁
B、独树一帜
C、推陈出新
D、不拘一格
28、目标是人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但塑造自我却不仅限于规划目标,要真正塑造自我和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们必须奋起行动。莎士比亚说得好:“行动胜过雄辩。”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
A、明确目标的重要性
B、人生不能受规划的限制
C、真正塑造自我的人生是成功的人生
D、行动是人生通向成功不可缺少的一步
29、在目前情况下,并不是所有的书籍内容都适合以电子书格式销售。相关数据显示,可以快速阅读,娱乐消遣功能较强的内容比较适合以电子书格式销售,而那些需要读者仔细研读甚至注释的内容(如学术著作)则不适合。另外,多媒体初级教育类图书也将有较大的市场。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能够以电子书格式销售的书籍种类
B、在推出电子书时应采取一定的内容区分策略
C、以电子书格式销售的书籍内容应该以娱乐消遣为主
D、电子书制作销售时要注意的问题
30、解放战争时期,湖南、湖北一带的国民党报纸常刊登贺龙已被活捉枪毙的消息。一次,某报纸又受命刊登这一“新闻”。原标题为“匪首贺龙昨被活捉枪毙”。一位编辑实在无奈,便在编排时有意在“被”字的前面加了个“又”字,出报时,变成“匪首贺龙昨又被活捉枪毙”。仅仅一个“又”字,使谣言不攻自破。文段中改后的标题意在说明( )。
A、贺龙这次可能真的被活捉枪毙
B、编辑对国民党捏造事实的不满和厌恶
C、贺龙这次被活捉的新闻和以前的一样属于谣言
D、编辑通过聪明的文字方式来保护贺龙将军
31、由于思想立场、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新闻理念,特别是新闻价值观上与我国存在差异,西方国家一些媒体常常会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往往我们认为好的东西,他们会极力寻找和揭露其“阴暗面”;我们认为不好的东西,他们会千方百计地进行粉饰,为之辩解。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西方国家一些媒体关于我们的新闻报道并不客观公正
B、我国与西方国家在新闻价值观上存在差异
C、西方国家一些媒体喜欢与我们“唱反调”
D、西方国家一些媒体更加注重辩证地看问题
32、近年来,网络成为青少年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互联网带来了方便和快捷,也带来了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问题。在座谈会上,来自各行各业的青年代表结合各自经历进行了广泛交流。大家认为,要维护互联网健康的环境和良好的秩序,广大青少年网友担负着重要责任。对这段文字概括准确的是( )。
A、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应慎重使用
B、互联网与青年之间的关系密切
C、广大青少年应该自觉承担起维护互联网环境的责任
D、青少年应自觉抵制互联网带来的不良影响
33、撰写历史的人对世界的认识也许尽可能客观了,但就在他尽可能客观的同时也无处不渗透着他的主观,在历史记忆中写哪些不写哪些?客观上要求写哪些?而我又不想写哪些?这些都是一种较量的过程,是一种主客观较量的结果。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可能都是被别人过滤过的东西。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撰写历史的人对世界的认识比较客观
B、历史是一种主客观较量的结果
C、不能相信书本上的历史
D、被写下的历史可能都是主观的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