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预览:
一、常识判断。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
下列人类的行为中,哪项与后天学习有关?
A、6个月大的婴儿在睡梦中发笑
B、司机晚上因受到前方远光灯的刺激而闭上眼睛
C、4岁的小孩听到“老虎来了”吓得大声啼哭
D、小学生小明的手碰到冰后迅速缩回
2、
学生要到野生动物园开展春游活动。在春游动员会上,班主任王老师以多起游人在野生动物园里发生的惨痛事件教育学生要遵守参观规定。以下哪一要求与避免动物伤人事件没有直接关联?
A、爱护环境,不随手乱扔垃圾
B、遵守规则,不随意投喂动物
C、注意安全,不去危险的地方
D、加强团队合作,不单独行动
3、
认知方式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下列关于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表述正确的是:
A、学生甲善于学习系统化、条理化的材料,喜欢与同伴进行讨论和协作学习,他是具有场独立认知方式的人
B、学生乙表现较为谨慎,不愿冒险,很容易受到批评的影响,他是具有场独立认知方式的人
C、学生丙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易受家长和老师的影响,他是具有场依存认知方式的人
D、学生丁喜欢自然科学,学习策略由内在动机支配,他是具有场依存认知方式的人
4、
王老师在教四年级学生解决数学应用题时,强调学生在认真读懂题目后,要画一些示意图来解决问题,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
A、熟练地运用计算技能
B、完成对问题的心理表征
C、有效地监控解题的过程
D、牢牢记住题目的要求
5、
关于竞争,下列表述恰当的是:
A、期末考试后公布班级成绩排名,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竞争的积极性
B、小学阶段应给学生提供宽松平和的环境,取消各种形式的竞争和评选
C、在竞争中,成功者会越来越骄傲,而失败者则会越来越自卑
D、恰当的竞争能给人带来成就感,但是竞争要尊重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
6、
下列人物与教育主张对应不正确的是:
A、荀子: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B、孟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老子: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7、
下列有关自我意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自我意识一般包括三种成分:认识成分、情感成分和意志成分
B、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C、自我意识的水平制约着个人对自己的人格形成和发展进行调节的能力
D、个体一般到青春期就形成了比较稳定、成熟的自我意识
8、
王老师发现学生经常将“己、已、巳”这三个字混淆,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她在教学过程中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把这三个字的关键笔画标出来,对这种做法解释正确的是:
A、突出需要辨别的特征,可以促进辨别学习
B、标识关键笔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C、可以使板书更加美观,吸引学生注意力
D、遇到难以辨别的细微特征时,可以
真题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9年上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云南/贵州/湖北/安徽/陕西/青海/甘肃网友回忆版)》真题及一万余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