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5-23 08:20:27
49.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
A新民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
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形成
C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
D新民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述
【答案】D. 解析: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1935~1945年,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这一时期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创作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哲学等各个方面。其主要成果,一是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体系,二是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是实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的构建。其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主要标志
50.下列关于刑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刑罚必须由刑法明文规定
B刑罚可用于一切犯罪嫌疑人
C刑罚是一种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措施
D刑罚只能由国家审判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决定
【答案】B. 解析:刑罚的适用对象是罪犯,而不是犯罪嫌疑人。在司法审判之后,一切都只是犯罪嫌疑人,只有判定有罪,才是罪犯,这时才能适用刑罚。
根据刑法的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选项A正确。刑罚的最高刑为死刑,所以刑罚是一种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措施,选项C正确。任何的刑罚必须经过司法审判以后才确定,因此刑罚只能由国家审判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决定,选项D正确
【考点】刑法 刑法总论 刑罚
二、多项选择题(51-60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
5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 )
A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具体形式
B 可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
C 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D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答案】ABCD. 解析:市场机制:是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市场主体对利益的追求、市场供求的变化,调节经济运行的机制,是市场经济机体内的供求、竞争、价格等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其功能.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有效地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种资源按供求关系的变化,在各行业和企业间流动,达到较好地配置,因此研究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及其特点是很有必要的。所谓市场机制,是指在市场经济中直接发生作用的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等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并共同支配市场活动的体系及其功能。它是价值规律的具体实现形式
56.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是( )
A社会公德
B 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D个人情操
【答案】ABC. 解析:根据《公民道德建设事实纲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考点】道德 公民道德 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59.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 )
A 人民主权原则
B 法治原则
C 基本人权原则
D民主集中制原则
【答案】ABCD. 我国宪法有四大基本原则,它们分别是:人民主权原则、法治原则、
基本人权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考点】宪法 宪法的基本原则
60.1945年,毛泽东在《联合政府》中提出的党的优良作风有
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B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C 自我批评的作风
D 谦虚,谨慎的作风
【答案】ABC. 解析:1945年,毛泽东在《联合政府》中提出的党的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考点】毛概 毛概重点著作 《论联合政府》
三、判断题(61-90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6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A)
【答案】A. 解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中来考察生产关系的。
【考点】马政经 马政经研究对象
6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A)
【答案】A. 解析: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大厦的基石。物质的概念指明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因此,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考点】马哲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65.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落脚点和归宿。(A)
【答案】A. 解析: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博大精深,其中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落脚点和归宿,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
【考点】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71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B)
【答案】B.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为故意伤害罪。因此本题答案是错误的。
【考点】刑法 刑法分论 故意伤害罪
74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A)
【答案】A. 解析: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
【考点】马哲 唯物史观 社会存在
78公文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组织行使法定职权、处理日常事物时常使用的一种文体。(B)
【答案】B. 解析:公文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各种法定的社会组织处理公务过程中形成并使用的一种文体。
【考点】公文 公文概念
79公文的标题一般需要标明发文的机关。(B)
【答案】B. 解析:有些公文的标题中是可以省略发文机关名称的,还有些公文如纪要标题中不体现发文机关名称。
【考点】公文 公文格式 公文标题
80刑法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经由特殊程序制定和修改的,综合性地规定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根本问题的,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一种法。(B)
【答案】B. 解析: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其阶级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何种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只有宪法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考点】宪法 宪法的效力
85债权转让时,债权人不通知债务人,债权转让也可生效。(B)
【答案】B. 解析:根据法律规定,债权人转移债务时应该通知债务人,未通知债务人的,债权转让行为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考点】民法 债权法 债权让与
86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B)
【答案】B. 解析: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这些是古代必考的内容;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就只剩下了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考点】人文常识 四书五经
88我国是在1999年提出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B)
【答案】B. 解析: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明确了实施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方针任务和政策措施。随着振兴战略实施,东北地区加快了发展步伐。
【考点】省情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