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08 12:24:31
C.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D.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11.【答案】B。解析:题干体现的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只有把满足需求与提高素质结合起来,把服务人民与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实现小康社会。故本题选 B。
A.统一 B.民心 C.稳定 D.法律
12.【答案】B。解析:略。
2
![]()
A.“富强” B.“和谐” C.“文明” D.“民主”
13.【答案】D。解析:富强即国富民强,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故本题选 D。
A.共同富裕不等于也不可能是所有社会成员在同一时间以同等速度富裕起来
B.只有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真正实现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才能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C.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富裕可能是完全平均的
D.共同富裕需要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14.【答案】C。解析: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也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上的普遍富裕。中国人多地广,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C 项明显错误。故本题选 C。
A.“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提出是为了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一国两制”政策以“一个中国”为原则,并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C.“一国两制”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
资本主义。
D.“一国两制”符合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门整体和长远利益,也符合外来投资者利
益。
15.【答案】A。解析:早在五十年代,中国政府就曾设想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因此,“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提出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A 项说法错误,其他三项说法均正确。故本题选 A。
A.科技与人才 B.战争与和平 C.和谐与发展 D.和平与发展
16.【答案】D。解析:1985 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故本题选 D。
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 D.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7.【答案】B。解析:“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故本题选 B。
A.质量互变原理 B.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
3
![]()
C.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 D.事物是普遍联系原理
18.【答案】D。解析:“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我们的必然选择”说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故本题选 D。
A.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
B.它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C.它否定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事业单位题库]
D.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9.【答案】C。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A 项正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B 项正确,C 项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 项正确。故本题选 C。
A.价值具有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