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研信息汇总 ★ 

2005年法律考研专业课真题-刑法学试题(一)

时间:2010-12-24 18:28:5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2005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刑法学试题


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辨析题法条分析题案例题单选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伪证罪:根据刑法第305条关于伪证罪的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构成伪证罪,因此D项是正确的。
1、下列哪一选项最恰当地指明了伪证罪的主体范围?( )
 A.证人  B.证人、鉴定人  C.证人、鉴定人、记录人  D.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妨害公务罪:根据刑法第277条规定,妨害公务罪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1款的规定处罚。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1款的规定处罚。根据罪刑法定原则,B项不属于妨碍公务罪的行为。
2、下列行为中,不属于妨害公务罪的行为是( )。
 A.甲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查处伪劣商品的行为  B.乙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有公司经理依法履行组织生产经营职责的行为  C.丙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市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行为  D.在发生重大洪灾中,丁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防疫职责的行为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犯罪的认定: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本题中,甲、乙双方发生性关系是完全自愿,而且未造成其他严重后果,因此符合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规定。C是正确的。
3、甲男(15岁)与乙女(13岁)在同一所中学上学,二人在参加校文体活动时相识并成为好友,关系日渐密切。某日二人在公园发生性关系时被发现。据甲交待,二人还曾在自己家中发生过一次性关系。甲、乙均表示是双方自愿。乙的家长要求追究甲的刑事责任。经调查二人确属自愿且未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甲的行为( )。
 A.构成奸淫幼女罪  B.构成强奸罪  C.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D.构成猥亵儿童罪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集资款为目的,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并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这是这两种罪的最关键的区别。故C是正确的。
4、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区别的关键是( )。
 A.是否涉及巨额资金  B.是否涉及众多被害人  C.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D.是否由单位组织实施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走私普通货物罪:根据刑法第155条第1款规定,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物品的,或者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其他货物、物品,数额较大的,以走私罪论处。故B是正确的。
5、境外走私人阿某向中国境内走私石油,偷逃关税50万元,王某得知后,向阿某收购了这批走私进境的石油。王某的行为构成( )。
 A.非法经营罪  B.走私普通货物罪  C.收购赃物罪  D.偷税罪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盗窃罪与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犯罪对象必须是正在使用中的交通工具,侵犯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盗窃罪的犯罪对象为一般公私财产,侵犯客体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本题中甲将发动机盗走实际上已经使该小轿车不能发挥交通工具的作用。因此甲的行为不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而只构成盗窃罪。
6、甲开办一间小汽修店,因修理一进口轿车缺零配件,便于晚间在一停车场将一同型号小轿车备用轮胎一个(价值1200元)和发动机(价值50000元)拆下盗走,甲的行为( )。
 A.构成盗窃罪和破坏交通工具罪,数罪并罚  B.构成盗窃罪和破坏交通工具罪,属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即破坏交通工具罪定罪处罚  C.只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  D.只构成盗窃罪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交通肇事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l款第1项的规定,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应该追究刑事责任。故C 是正确的。
7、交通肇事并具有下列哪种情形的,应追究刑事责任( )。
 A.致3人死亡,负事故次要责任的  B.致2人死亡,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C.致1人死亡,负事故主要责任的  D.造成财产损失无能力赔偿数额20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元,负事故全部责任的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犯罪金额的认定: 甲予1997年诈骗4000元,根据刑法第266条的规定最高刑为3年有期徒刑,但是到2003年甲主动交待该诈骗行为时已经经过了6年,超过了追诉时效,不应再追究刑事责任。甲与乙共同诈骗30000元,因为是共同实施的诈骗行为,双方的诈骗金额都应该认定为30000元,虽然后来分赃时双方平分,但是不影响诈骗金额的认定。因此应该选B。
8、甲于2003年6月与乙合谋共同诈骗李某30000元,甲乙平分各得15000元。在审查本案期间,甲主动交待曾在1997年3月间诈骗张某4000元的犯罪事实。在处罚甲诈骗罪时其犯罪金额应为( )。
 A.34000元  B.30000元  C.19000元  D.15000元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剥夺政治权利:根据刑法第55条第2款的规定:“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同时执行。”因此,选项C的说法明显错误,故该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9、赵某犯A罪,依法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合议庭提出以下四种量刑意见,其中必定错误的意见是( )。
 A.判处有期徒刑2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1年  B.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1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4/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考研信息汇总 ★ 
 ★ 考研历年真题 ★ 
 ★ 考研经验技巧汇总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