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7-02-24 12:57:52
1、单选题 教育家陶行知在《普及现代生活之路》一文中提出:“我们要求的是整个寿命的教育,活到老,干到老,学到老”,这体现了什么教育理论?_____
A: 远程学习
B: 连锁学习
C: 终身学习
D: 观察学习
2、单选题 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教学原则是_____提出来的。
A: 赫尔巴特
B: 布卢姆
C: 凯洛夫
D: 赞科夫
3、单选题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_____。
A: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 展
B: 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
C: 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D: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单选题 —般而言,_____程度的唤醒活动效率最高。
A: 最高
B: 中等
C: 较低
D: 最低
5、单选题 小学生根据课文描述想象出雷锋叔叔的模样,这属于_____。
A: 幻想
B: 空想
C: 再造想象
D: 创造
6、多选题 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的阶段有_____。
A: 前道德阶段
B: 他律道德阶段
C: 自律道德阶段
D: 好孩子定向阶段
E: 普遍的伦理原则阶段
7、多选题 学校教职员工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行为,情节不严重的,应当_____。
A: 由其所在学校责令改正
B: 由其所在学校将其开除
C: 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将其开除
D: 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E: 不予干涉
8、判断题 诊断性评价主要是针对在学习上存在问题障碍的学生,正常的学生不需要诊断性评价。_____
9、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_____。
A: 教师所在地的政府机关
B: 教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
C: 教师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
D: 教师所在地的教育督导机构
10、单选题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是_____。
A: 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
B: 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C: 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D: 具体形象思维形式不变
11、多选题 课外教育活动对提高教育质量的作用表现在_____。
A: 有利于端正办学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B: 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C: 有利于改变旧的思想观念和陈旧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D: 有利于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E: 课外活动因材施教,引导青少年立志向上,为培养科技人才奠定基础
12、单选题 教师上课伊始,直接从解释或发问教材的课题词语人手,帮助学生审析题意,了解所学内容的大致情况,为进人新课做好铺垫,这种导课方式被称为_____。
A: 温故知新式
B: 巧设悬念式
C: 开门见山式
D: 审题入手式
13、多选题 目标导向的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环节_____。
A: 目标设置与陈述
B: 教学任务分析
C: 教学资源分析
D: 教学策略选择与开发
E: 测量与评价工具开发
14、单选题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教学促进智力发展的最佳途径是_____。
A: 发展认知结构说
B: 习得知识
C: 培养认知过程品质说
D: 认识发生论
15、判断题 学生每天早上做广播体操是一种学习现象。_____
16、单选题 德育过程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一分为二”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德育原则是_____。
A: 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B: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C: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D: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
17、多选题 根据评价标准的不同和解释方法的不同,可以把教学评价分为_____。
A: 标准参照评价
B: 常模参照评价
C: 自我评价
D: 他人评价
18、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小明上小学时因经常把麻雀、青蛙、蚯蚓等带到教室而被老师批评和惩罚,后来他仍然经常把小动物带进教室,班主任发现后没有批评他,还在班里成立了动物兴趣小组。他非常激动,向班主任表示了决心,半年后,小明在班主任的引导下,通过对动物的探索活动,懂得了学好各门功课的重要性,并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逐渐改掉了散漫的习惯,学习有了很大进步,他完成并发表了《蚯蚓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的小论文,还在全市昆虫标本制作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请运用教育学的有关理论对班主任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评价。
19、单选题 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作出贡献的是_____。
A: 康德
B: 裴斯泰洛齐
C: 洛克
D: 夸美纽斯
20、单选题 一般认为女生心细、胆小、娇气,男生则胆大、粗心、傲气,这是社会知觉_____。
A: 投射效应
B: 光环效应
C: 晕轮效应
D: 刻板效应
21、判断题 形成技能、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_____
22、简答题 到了内化阶段,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23、判断题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法律法规、教师心理及健康教育等。_____
24、单选题 新课程提倡师生新关系,新课程中具有现代师生关系的模式_____。
A: 合作模式
B: 平等模式
C: 管理模式
D: 授受模式
25、单选题 _____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形成班级集体的核心力量。
A: 规章制度
B: 班干部
C: 学风
D: 任课教师
26、简答题 什么是注意?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27、单选题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不包括_____。
A: 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B: 是班集体的设计者
C: 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D: 是班级制度的贯彻者
28、填空题 教育最基本的职能是____。
29、单选题 _____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A: 分析与综合
B: 比较与分类
C: 抽象与具体
D: 归纳和概括
30、单选题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_____。
A: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B: 转变旧的学习方式
C: 倡导建构的学习
D: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31、单选题 “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_____。
A: 创新性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巩固性原则
D: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2、多选题 根据法律规定,教师享有以下权利_____。
A: 教育教学权
B: 学术研究权
C: 体罚学生权
D: 评定学生权
E: 获取报酬权
33、多选题 有些小学生喜欢与同伴和教师合作,把课堂看成社交的场所,愿意同他人交换意见,也乐意帮助别人,教师对这类儿童应该_____。
A: 注意发扬其温和、乐观、谦虚、自信等良好的性格特征
B: 注意防止他们在协作学习时,与他人交换意见变成被动听取别人意见
C: 鼓励其独立思考后参与讨论
D: 防止其轻率和冲动地对问题作出结论
34、单选题 以下观点属于从外观点对在动机下定义的是_____。
A: 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
B: 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
C: 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D: 动机由一种需求所推动,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为的作用
35、单选题 能够引起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是符合教育法律规范所设定条件的_____。
A: 教育规律
B: 法律事实
C: 教育政策
D: 教育事实
36、单选题 “拔苗助长”“陵节而施”是违反了儿童身心发展的_____。
A: 阶段性
B: 顺序性
C: 差异性
D: 不平衡性
37、单选题 课堂上有的学生会开小差,这属于_____。
A: 注意的分散
B: 注意的转移
C: 注意的分配
D: 注意的稳定
38、判断题 多次拦截殴打他人不属于未成年人的严重不良行为。_____
39、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
A: 学习评定是一种主观的价值判断
B: 测验是评价的一种特定的形式
C: 测量是评定的主要依据
D: 评定比测量和测验更为具体,更具操作性
40、单选题 儿童面前的桌子上放满了各种各样的糖果,然后研究者借故离开,并告诉儿童“如果你不吃这些糖果,待会儿我会给你更多的糖果”,看这些儿童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是否能忍住不吃糖果。这种研究方法可称之为_____。
A: 实验法
B: 观察法
C: 访谈法
D: 测验法
41、单选题 某一测试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称为_____。
A: 信度
B: 效度
C: 难度
D: 区分度
42、判断题 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_____
43、简答题 教育平等的涵义是什么?
44、多选题 对非义务教育阶段受退学处理、开除学籍处分的学生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_____。
A: 学校宣布退学处理或者开除学籍处分,同时告知学生可以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申诉
B: 在提起申诉期间,学校允许其继续在校学习,其修课、成绩考核按照在校生对待
C: 受处分的学生存在潜在危险的,经申诉受理机关同意,学校可以要求其暂时离校
D: 学校宣布退学处理或者开除学籍处分后,要求该生在48小时内离开学校
45、填空题 个人可能为了避免他人的____,避免受孤立,因而发生从众现象。
46、多选题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一条教育规律、没有一条真理是可以对一切儿童绝对适用的。培养人首先要了解他的心灵,看到并感觉到他的个人世界,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_____特点。
A: 示范性
B: 系统性
C: 复杂性
D: 创造性
47、简答题 简述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48、多选题 情感陶冶法的关键是要设置具有隐性教育意义的教育情境,其基本要求是_____。
A: 教师的最主要功能体现在教育情境的设计上
B: 教育情境必须能够引人人胜,具有感染力
C: 教师应当成为道德人格上的榜样
D: 教师作为教育情境的构成要素的条件是对学生的挚爱、真诚
E: 应当促进学习主体与教育情境的互动
49、填空题 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____阶段和____阶段。
50、多选题 班主任王老师在教室后面堆放清洁工具的角落旁边设置了一个特殊座位,凡是班上调皮和违反课堂纪律的同学就安排在特殊座位听课学习。王老师这一做法_____。
A: 是变相体罚学生的错误做法
B: 是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有效手段
C: 是既保证学生的受教育权,又履行了教学管理权的有效方法
D: 侵犯了学生的人格权